香港正積極發展盛事經濟,吸引大型文化藝術活動落戶香港。這是特區政府定下的方向,也與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一脈相承。盛事經濟產生的效益不只限於文化界,更能夠帶動零售、餐飲及酒店等經濟活動,對民生也是非常重要。在經濟以外,文化藝術能夠增加城市的魅力、加強社會認同等。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香港在文化藝術設施的建設上不能落後。筆者在此提出多個未來發展需要留意的重點,藉此拋磚引玉,引起社會討論。
年輕藝術家 缺乏實驗空間
現時香港雖然有不少文化藝術設施,可是大多都是為傳統或主流的藝術而建設,除了北角油街實現、土瓜灣牛柵、黃竹坑Current Plans以外,較為缺乏讓年輕藝術家做實驗藝術和當代藝術而設的另類空間。年輕藝術家是香港藝術界的未來,需要有適切的空間和設施作培養土壤。建議在計劃新的文化藝術設施時,可以考慮在私人發展項目內提供這類設施,又或者是在現有的建築加入創作的空間。
在位置和地點方面,藝術文化設施基本上集中在九龍。香港島的主要設施都是在中環(大會堂、大館),代表港島區居民很多時候都要過海才能看到表演。在城市的環境,把同類設施過分集中在同一個地點會造成一些問題。例如交通,由於同類設施的使用者的交通時間相似,因此把藝術文化設施分散在不同的區域有其好處。考慮到文化藝術設施需要交通和訪問便利性,確保市民和遊客能夠輕鬆前往,政府可以考慮在港島區增加這類設施。
鼓勵市場參與 多元經營方式
在經營方式方面,我們看到西九文化區近月傳來令人擔憂的消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在2022至2023年度錄得7.18億基本營運赤字,更提出要賣地籌錢。另一方面,演藝綜合劇場落成日預計再延後至2026年。第三批設施例如音樂中心、大劇院,在西九財困之下更是不知道何日才能建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需要考慮其他方式提供文化藝術設施。
環顧全球,推動藝術文化活動和提供設施基本上都是需要有外來支持。除了政府的直接補貼,還有由非牟利基金會資助、學術資助以及商業資助的模式。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案。根據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的非牟利藝術表演團體和博物館的收入只有約四成是來自門票、表演等直接收入。個人的捐款佔了約兩成,基金會佔了約一成,而企業資助約有8%。可見藝術團體和文化設施大多需要外來的支援。
要鼓勵市場參與,政府可以考慮通過提供優惠租金或土地使用權等方式,鼓勵和支持文化藝術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以最近銅鑼灣的加路連山道正在計劃的商業設施為例,發展商原本建議在商業設施內騰出一些空間讓非牟利機構營運文化藝術設施,這種模式就非常值得參考。無奈地,據悉,發展商正在考慮以平台公園取代文化藝術設施,原因是地政總署把文化藝術設施的補地價以商業用途計算。正前所述,全球的藝術文化設施基本上都需要補貼,以商業用途計補地價並不合理,也阻礙了藝術文化事業的發展,應予以修正。
筆者希望各界有心人能夠提出更多發展文化藝術的意見,共建盛事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