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投放紛亂

當感覺到資源不足時,除了增撥資源外,其實還可以反思資源運用的效率,甚至檢視資源分配的策略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百廢待興的參戰國或取得獨立的新興國家都把教育視為發展國家振興經濟的不二法門。現在發展中國家也是如此,只要政治社會安穩的話政府都會投放資源發展教育。因為透過教育投資可以提升國民的素質,藉此改善國家未來可發展的基本要素。不論什麼國家,政府投放於教育的資源都必須與其他範疇爭奪;所以歷來教育投資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而且,不論何時何地,教育資源永遠都是不足夠的。
 

資源運用效率值得檢討

 
香港不是一個獨立國家,然而擁有「特別行政區」的獨特身份令香港免於為國防外交付鈔,亦不需上繳中央;所以香港庫房的開支規劃比起其他國家或中國內地城市都鬆裕得多。過去有不少評論指香港教育投資不夠;近年來政府撥給教育範疇的開支大致維持在25%左右,從歷年開支金額來看也不是個小數目!況且,除了教育外社會上其他範疇,包括有社會福利(如展望未來人口高齡化的準備)、醫療衛生(如做好防疫和加強醫療服務)、房屋政策(如多建公屋或平價房屋),甚至境內公眾治安等等都是需要求財。所以教育界在渴求增撥資源之餘,實在也應該承認當前投放在教育範疇上的公共資源並不薄。當感覺到資源不足時,除了增撥資源外,其實還可以反思資源運用的效率,甚至檢視資源分配的策略等等。探討這些課題當然需要有研究和數據的支持;在這個小欄位內可以做的,或者從觀察和感覺說起吧!
 
就以一般中學校園作為個案來討論。大多數80年代後建成的官津校舍的設計和營建都是依照政府標準,加上各校編製教師人數是由教育局統一計算,而且老師入職資歷限制都是相若的。可是學校學生人數卻有很大差別,那是因為「家長的選擇」導致有些學校比別的更受歡迎。因為本地升中派位策略並非就近入學,也不是完全隨機;結果在自由選擇下漸次出現不同組別的中學,各組別學校都有不同的照顧對象,也有各自特色。以取錄第三組別學生為主的學校,主要的服務是照顧學生的情緒、家庭相關的問題,甚至提供特殊教學的方針等;這些都是學校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優異表現。可惜社會上似乎沒有客觀的量度準則,一般市民對此亦沒有給予充分的肯定!
 

非教學工作量大增

 
近年來政府在支援弱勢學生和協助照顧這類學生的學校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傾斜,提供多些資源:例如以合符資格學生人數為計算基線來提供的學習支援津貼,但學校必須提交計劃書和採購相應的服務。最近又提出會撥出關愛基金給取錄較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校,運作模式與前者相若。由於要問責,學校在獲得資源後必須提交年終報告。所以教師就因為這些「額外」而做計劃書、採購招標、收集評估數據和報告,這就是教改以來遭人詬病的行政工作量的起源!其實為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而提供更多服務,根本不是額外,而是學校的一個必須。
 
類似投入校園的資源,尚有支持新高中的多元學習津貼和生涯規劃津貼、支援取錄較多非華裔學生的特別津貼(按人頭線計的);另一方面,社署亦提供資源讓社區組織申請為中學提供類似的服務;為了抗衡社會上的濫藥風氣,禁毒處與教育局設立「健康校園計劃」;其他大大小小的可供申請的資源還有環保基金(ECF)和優質教育基金(QEF)和難以逐一列出的基金或計劃。不過這些資源在申請程序和報告模式也大致一樣,都會引伸一定數量的非教學工作量。
 
由此看來我們的資源並不缺,甚至是過多,向同一群組學生提供重疊的資源。站在最前線的人員卻可能因為那些問責程序而懼於申請,有時更是未能針對最有需要的焦點而浪費了資源。若加以整合,相信發揮的成效會更大!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