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未必每個人都曾經購買或投資虛擬貨幣,但相信大家可能聽過比特幣(Bitcoin)這種加密貨幣。比特幣起源於約2008年的金融海嘯,由化名中本聰在10月31日發表論文,因其去中央化、透明度高、資料不能被刪改以及點對點傳輸等特點而快速崛起。儘管比特幣的背後並沒有銀行、國家或是實際財產支持他的價值,但由於不少人均看重他作為加密貨幣的優勢以及升值潛力,他的價格因而節節攀升。
時至今日,比特幣已經是最廣為大眾所熟知的加密貨幣,其價格更是達到驚人的一比特幣可兌換45000港元的水平,可見它對於貨幣市場的影響可能是很巨大。比特幣能夠掀起如此劃時代的一場貨幣革命,決定性的因素並不在於它作為貨幣的功能,而是在其背後的資訊科技──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套數據儲存以及傳輸技術,以其去中央化的運算模式而聞名。現時大部分電腦使用者的資料傳輸及儲存均是使用傳統的數據處理方法,就是將資料集中儲存在一個中央伺服器,當有使用者需要使用有關資料時,就將電腦連接至伺服器進行提取。在使用或是更改有關資料後,使用者需要再次將電腦連接至伺服器,並將已更新的資料儲存以及覆蓋原本的檔案。
傳統技術存在漏洞
這樣的模式大家或許已經習以為常,但細心想想,這樣的系統可能有些漏洞。首先,將資料集中放置在一個或數個伺服器,其實無異於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一旦伺服器出現損壞或是老化等問題,資料很有可能會一併報銷。
第二,將資料儲存在一個中央伺服器,不法之徒刪改資料的可行性得以提高。他們使用非常規方法存取伺服器的資料後,只要將新的資料檔案覆蓋舊的資料檔案並稍微掩飾有關紀錄,就能做到在神不知鬼不覺間偷龍轉鳳,更改一些重要的記錄,如某生產線的貨品出產日期或是某公司員的工上班紀錄,甚至是銀行的客戶存款等。
第三,在傳統的伺服器資料傳輸技術下,跨系統的操作其實非常費時失事。比方說假如銀行需要審批一筆公司貸款,該公司以交易單據作為證明其財務狀況的文件。銀行在收到單據後,需要先將文件傳至交易的另一方,以確認該交易單據的真偽,然後等待對方的回覆文件,最後確定能否批出貸款,並完成程序所需的相關書面工作。以上過程每個環節少則花費一天,多則能耗時一至兩個禮拜,非常浪費資源,而效率又不高。
基於以上問題,名為區塊鏈的新技術應運而生。區塊鏈與傳統技術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並不把資料放在一個中央伺服器,而是將其複製並儲存在不同的「節點」,達到去中央化的目的。這種儲存方式正正能夠針對傳統伺服器儲存的問題。由於資料儲存的節點眾多,使用者不需要擔心伺服器損壞或是老化的問題,而不法之徒亦難以通過網絡攻擊更改資料。即便不法之徒常嘗試刪改儲存檔案,由於其他節點存有一樣的複製本,只要系統稍加核對,即能知道有檔案出錯,並將有關資料摒除。此外,由於所有複製本均會在用戶更改資料時更新,因此能夠達到實時更新的目的,再不用因文件傳輸而浪費時間以及資源,方便銀行、運輸及保安等行業的溝通,加快工作效率。
現時外國已有不少區塊鏈使用的先例,例如連鎖超級市場品牌Walmart就使用區塊鏈監督生產線,以確保所有產品的生產資料在源頭上載後不能被偷偷刪改。最近,香港保險業聯會亦推出使用區塊鏈技術驗證汽車保險的計劃。由於運輸署查證汽車保險保單的真偽並不容易,有不法之徒遂利用這點設計偽造的保險單據騙財。在推出區塊鏈汽車保險平台後,查證保單真偽變得簡單方便,有關騙案發生的可能性大大減低,普羅大眾的財產亦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大家強調香港需要創新科技,才能帶動經濟發展;教育界現時應該關注區塊鏈的發展,在中學及大學積極推動學生們努力學習區塊鏈,對日後的學業及事業都會有所裨益!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