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的感覺真好

佛陀在世時曾說:「頭目髓腦悉施人。」早年看到這段經文時,心想:就算有人發大心要布施器官,對方也無法受用吧?想不到出家之後,做了慈善工作,接著建設醫院,隨着科技的進步,才讓我明白了更多的事情。

目前科學雖然很發達,但若是罹患白血病,在醫學上仍只有唯一的醫療方法,那就是靠骨髓移植。 歐美國家的民族性比較豪邁、開放。所以,當他們的國家在推動捐髓活動時,就有很多民眾熱心參與。

但是根據資料報告,當配對成功需要捐髓時,仍有一些人臨陣脫逃。不過,他們捐髓的風氣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打開了。在台灣,一般人都很保守,聽說要捐髓,有的人就說:「捐髓啊!龍骨水是最寶貴的,怎麼能捐呢?」

佛陀說:「頭目髓腦悉施人。」

慈濟成立「骨髓資料庫」是由於一個因緣——有一天,美國分會接到一件個案:有位在美國求學的華裔女學生,已經拿到碩士學位,很想再讀博士學位。但是很不幸地,她羅患了白血病,需要盡快進行骨髓移植。

由於骨髓配對和基因、種族有關,即使白人要捐給她,成功的機率也是零,所以她就到慈濟美國義診中心請求協助。當時我們特地為她舉辦「呼籲骨髓捐贈」的茶會,甚至開一場演奏會,用門票收入來幫助她。經過這件事之後,我認為台灣也應該有這項醫療技術,以提高台灣的醫療水準,救助血癌的病患。

佛陀在世時曾說:「頭目髓腦悉施人。」早年看到這段經文時,心想:就算有人發大心要布施器官,對方也無法受用吧?想不到出家之後,做了慈善工作,接着建設醫院,隨着科技的進步,才讓我明白了更多的事情。

只要配對成功,很少有人退縮

慈濟醫院開業後的第二年,我們就開始設立骨骼銀行,將捨身菩薩捐出來的骨骼,放在冰庫裏保存15年,布施給有需要的人。後來我又呼籲成立骨髓資料庫。很歡喜的是,一經呼籲就有許多人來響應。

記得第一次呼籲時,我問響應的人:「你們知道捐的是什麼東西嗎?」他們說:「不太清楚。」我說:「是骨髓。它是要從骨骼裏面抽出來的呢!」所得的回答是:「我們響應就對了!相信師父絕對不會為了一個病人而損害健康的人。」

所以,第一次呼籲,三天內就有800多人響應,然後一直推動到現在。目前,慈濟醫院的骨髓資料庫截至1999年10月底已有17萬人共襄盛舉(編按:截至2015年10月底,已累計有401563人志願捐髓),在亞洲排名第一。而且只要配對成功,很少有人退縮;但仍耳聞其他國家,配對到而不敢捐的人比例很多。

慈濟醫院開業後的第二年,我們就開始設立骨骼銀行,將捨身菩薩捐出來的骨骼,放在冰庫裏保存15年,布施給有需要的人。(Shutterstock)
慈濟醫院開業後的第二年,我們就開始設立骨骼銀行,將捨身菩薩捐出來的骨骼,放在冰庫裏保存15年,布施給有需要的人。(Shutterstock)

記得1997年11月11日那一天,有位年輕人來慈濟醫院捐完髓後,由委員陪同來精舍。我問:「是捐給哪裏的人?」委員說:「是給廣州的一個個案。」我讚歎捐髓者說:「你真是菩薩啊!你人在台灣,竟能救到廣州的人,真是功德無量,感恩你哦!」這位年輕人卻說:「師父,是我要感恩您才對。」

我說:「不對啊!是你捐髓救人,為何要感恩我?」他說:「因為師父創造慈濟世界,才讓我有救人的空間。救人的感覺真好!」「救人的感覺真好」,這句話我聽了很震撼!

受髓者是一個11歲的廣州少年,這個孩子十分上進,功課也很好,全校的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但是,很不幸地他得了白血病,家裏又很清寒。

院方對孩子的父母說:「若要救你們的孩子,必須做骨髓移植。」他們家的收入一個月才800元人民幣,除了生活費用之外,孩子又生病,需要龐大的醫藥費。所以,他們的學校還發動募捐,募得10000多元,但是仍然無法支付醫藥費。孩子的爸爸無計可施,只好向院方表示他願意賣器官,籌錢來治療他的孩子。

當時在大陸曾配對到一位老師,但是這位老師卻不願意捐,他說:「當初抽血是為了救我的弟弟,後來弟弟等不及就走了。我現在憑什麼要捐?」廣州醫院有位教授曾經來過慈濟,就由他和慈濟聯絡,提供協助。這個孩子很有福,沒幾天就配對到了;而這位年輕菩薩聽說有機會可以救人,馬上就來慈濟醫院做抽髓手術,這分無所求的付出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常存有防備之心,確實是人類的悲哀;如此惡性循環之下,不免造成社會一股不良風氣,實在令人擔心。而佛陀示現人間,最重要的是要教育我們清淨自心,發揮愛心,讓人人能互信互助互愛,生活得快樂幸福;如何才能輕安自在?只要付出而無所求,就能得到輕安自在。

原刊於《美的循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釋證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