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管理學院獲一億捐款的啓示

從創辦伊始,恒管便專注於本科教育,加上作為自資院校的自主性與靈活性,有利於把這所學校辦成較接近美式文理學院或博雅型的大學。

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兆基與恒生管理學院(恒管)於 5月初簽訂捐款協議,李氏以李兆基基金名義捐出港幣一億元予恒管,支持學院長遠策略發展。恒管校董會主席李慧敏女士表示,是次捐獻肯定了恒管的獨特教育理念及在高等教育界的重要角色。

她更指出,憑藉李氏的慷慨捐獻,恒管能從政府的配對補助金計劃獲得額外資源,更有效地開展具前瞻性的策略發展計劃,邁向成為地區內一所具領導地位的私立博雅型大學。相信恒管往升格大學之路又邁向一步,是繼樹仁大學之後香港第二所私立大學,得來不易。香港的大地產發展商過去較多捐助教資會管轄下的八所大學,這次大手筆捐助一家申請升格中的私立學院,比較罕見,證明恒管的努力得到社會的肯定。

過去幾年我有參與恒管的新課程評審及基金會的籌辦,也與個別學系合作舉辦論壇和協助出版專題報告。另外有參觀新落成的學生宿舍,出席學院的盛大高桌晚宴,對這所學院有較多的接觸與體會。我也有聘請恒管的畢業生,了解他們的素質與技能。可以說,這所新興的學院很有朝氣,何順文校長事事親力親為,老師與職員幹勁充足,士氣相當高昂,爲爭取升格而奮鬥。本文嘗試綜合恒管的最新發展資料及何順文校長最近的訪問內容,讓讀者有所了解。

突破性發展 教人眼前一亮

恒管2018年初發表的五年策略發展計劃2018-2023——「邁向新時代:不一樣的私立大學」,明確訂下了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何順文校長指出,策略發展計劃涵蓋五大策略發展領域,以及一系列具突破性的發展。

五大策略發展領域包括:一、完善的課程架構;二、創新教學及研究;三、轉化式學生體驗;四、積極的公眾參與及發展;五、可持續的校園及資源管理。

具突破性的發展包括:

  • 設立藝術及設計院系,開辦全新的創意學科;
  • 提供多元外語及認識不同文化的學習機會,包括:東南亞、中亞、拉丁美洲及歐洲地區,成為香港首間高等教育院校全面提供東南亞語言培訓;
  • 加強課程融入創新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科技、區塊鏈、電子商貿等;
  • 設立創新和創業中心;
  • 推出「一學生一實習」計劃,讓每個本科學生都有實習的機會,成為香港少數要求100%實習的高校;
  • 全面落實住宿書院制度,讓更多非宿生及教職員參與住宿書院活動,以及在書院內提供帶學分的共通核心與通識科目;
  • 設立全港首個社區協作中心;
  • 推動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成為香港首個實踐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研究中心;
  • 作為香港高等教育界唯一獲邀參與的院校,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人文網絡活動;
  • 擴大創先河的恒管商業新聞獎的涵蓋範圍和深化其影響;
  • 設立文化創意樞紐,籌辦更多文化創新活動;
  • 發展恒管成為智慧型大學,全面使用智能科技、開發智能應用,和引進智能操作,以優化管理和運作及提升教學。

以上各個新發展,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沒想到這所在恒生商學院的基礎上成立短短數年學院,有這麼全面的發展。何校長在接受訪問時強調,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地區的大學,不可永遠跟隨英美的制度跑,在參考國際經驗的同時,應汲取中華傳統價值教育,融入本土社會政經環境,作適當的調整與適應,填補西方大學模式制度、文化的不足,是華人地區大學的未來發展關鍵所在。他強調恒管將美式博雅院校模式作改良更新,除了迎接全球化、網絡化及中國崛起年代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外,以「博雅+專業」教育模式讓學生終身受用。

何順文校長過去多次強調,人文關懷是恒管人的共同價值,不論是立校之本,還是課程設置,都貫穿這一共同價值理念。他批評香港高等教育以往過分指標化、商業化,為了追求科研、論文,忽略了對本科生成長的關顧、指導。他表示恒管的課程設置是要着力回歸本科教育的核心──人文關懷。

從創辦伊始,恒管便專注於本科教育,加上作為自資院校的自主性與靈活性,有利於把這所學校辦成較接近美式文理學院或博雅型的大學。何校長認為要在博雅和專業之間作出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院力求在知識的發掘和學術追求的同時,令學生形成誠信、倫理、關愛的基本人文素養和價值觀,找到自己對社會具有價值的定位。

恒管這個發展模式,爲香港的高等教育開拓了新的領域,走出一條與別不同的道路,值得各界支持。

原刊於《明報月刊》,本社獲授權發表。

文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