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關國共內戰的電視劇看和平

在烏克蘭戰事風起雲湧的今天,從兩岸有關國共內戰的電視劇立體地了解一下真正的戰爭,或許對於沒有真正接觸過戰爭的我們,有更深刻的「體會」。

上文(見本欄2022年4月1日〈革命電視劇《外交風雲》與現代政治〉)提到,從國家革命電視劇《外交風雲》看到新中國成立後,如何一步步由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中進行「革命」,尋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平等。

正如《外交風雲》中新中國首任外交部長周恩來總理所言:「軍事,打的是武仗;外交,打的是文仗」,在國與國的關係中,「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只是用「外交」還是用「軍事」的方式而已。在烏克蘭戰事風起雲湧的今天,從兩岸有關國共內戰的電視劇立體地了解一下真正的戰爭,或許對於沒有真正接觸過戰爭的我們,有更深刻的「體會」。

電視上的國共內戰

近年,1945年-1949年的「國共內戰」依然是國家革命電視劇重點描述的時期,單是2021到2022年已經連續播出了共49集的《大決戰》和共34集的《香山葉正紅》。《大決戰》在香港電台31曾有播出,甚至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女士也有推介。

之前我也提及過我為了準備「公民及社會發展科」的課堂,我第一齣嘗試欣賞的革命電視劇就是2011年的《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30集的內容就是圍繞「雙十協定」談判的故事。之後經過《外交風雲》、《熱血軍旗》、《長征大會師》、《延安頌》總共184集電視片集加上6個小時的電影欣賞後,基本上對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至新中國成立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

《大決戰》的開始,就是回到「雙十協定」,然後如何演變成不得不打的內戰;而《香山葉正紅》就描述了毛澤東等領導人1949年3月進京,進駐北京香山雙清別墅,和談、渡江、經濟建設、籌備召開政協、「進京趕考」決心不當「李自成」的故事。

從《大決戰》,可以看到原來打仗不是純粹軍人數字上的較量,軍人的心理狀態、補給狀況,也是決勝的關鍵。(《大決戰》海報)
從《大決戰》,可以看到原來打仗不是純粹軍人數字上的較量,軍人的心理狀態、補給狀況,也是決勝的關鍵。(《大決戰》海報)

1945年「雙十協定」談判時期,國民黨兵力500萬、共產黨兵力130萬,加上國民黨有美國背後撐腰,了解一下「民心」、「軍心」的重要性,解放軍如何艱苦了扭轉兵力上弱勢,也是一個值得學習的課題。

從《大決戰》,可以看到原來打仗不是純粹軍人數字上的較量,軍人的心理狀態、補給狀況,也是決勝的關鍵。縱然在電視劇的表達上,可能是有簡單化的情況,也可能有藝術修飾的成份,但從電視上看到,解放軍的一往無前,對比着國民黨士兵面對着戰爭目的的迷惘、國民黨軍隊的腐化,有不少國民黨士兵向解放軍投降,解釋了為何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兵力會有此消彼長的情況,最終解放軍能取得最終勝利。

國民黨軍隊雖然擁有先進的美式裝備,但先進裝備也需要燃料驅動,士兵也需要不斷的糧食補給;切斷了燃料、糧食供應,任憑你有多精良的軍隊也是徒然。從電視上,可以看到每一個城鎮也是解放軍的補給線,而鄉民見到國民黨軍隊就好像見鬼一樣。沒有燃料、後勤補給,國民黨軍隊又能堅持多久呢?

《一把青》

令我印象更深的是,太太在這個時候,介紹我看台灣在2015年的一套共31集的電視劇《一把青》,故事由白先勇的短編小說改編,內容是講述數位國民黨空軍機師在抗戰結束後對抗共產黨,以至國民黨政府遷台之後的故事,其中講到由於機師門都不知道出任務後是生是死,往往會把自己的家眷「交接」給自己的戰友,期望家人在自己戰死後也能得到適當的照顧。

太太本來是抱着看台灣明星的心態看《一把青》,但或許是由於節奏太慢,在看了一集後便放棄了。但我卻對《一把青》很感興趣:第一,我之前看的所有革命電視電影也是由中國大陸方面製作,我一向也很想知道從國民黨的視角如何演繹國共內戰,尤其是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由「勝算在握」到最後戰敗。

第二,在看1921到1949年的故事(甚至是之後有關韓戰的故事),國民黨空軍往往是妖怪一樣神出鬼沒,一出現便血流成河,對方幾近無力招架,但機師的樣子卻連露一面的機會也沒有。可以立體地了解空軍機師有血有肉的一面,可是非常的具吸引力。

第三,《一把青》的作者白先勇不就是那位我在電視上多次看到的國民黨將領白崇禧的兒子,更在1948年在我工作學校的小學部就讀,以上種種的因素,把我吸引進了《一把青》的世界,最後我便在看《大決戰》的同時,同步看《一把青》,立體了解1945-1949年間的世界,不能自拔。

由台灣拍攝的《一把青》讓我對國共內戰的感受反而更深刻。(《一把青》海報)
由台灣拍攝的《一把青》讓我對國共內戰的感受反而更深刻。(《一把青》海報)

老實說,看《一把青》的心情真的很沉重,因為在看一般「革命電視劇」的時候,縱然有不少犧牲的場面,但整體的旋律也是光榮的、光明的,但《一把青》31集中,可以說頭30集也是有一種很淒涼的感覺,反而在最後一集(那時應該是70年代了)正如女主角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說話「日子過了就好」、「日子終於到頭了」, 到了生命將近結束才有一種喜悅、解脫的感覺。

拋開主角們的男女私情,看到開着機戰的男主角們為了不讓解放軍得到補給,向地面上手無寸鐵的農村小女孩亂槍掃射,落地後抱着小女孩的屍首痛哭;男主角提到同僚的戰機在自己的機場上被抽光電油,以防連人帶機投奔共產黨,這由台灣拍攝的《一把青》讓我對國共內戰的感受反而更深刻,也反思到一個國家的政權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任憑該政權擁有多少的軍力,也是不能持久的(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人民民主吧)。

戰爭無情,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其實就如家庭內的糾紛一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能外交調解當然最好,真要大打出手,也不容外人或普通人給什麼意見。但有一樣可以肯定的是,戰爭一定會帶來損失,能避免就最好;當然,國家主權也是不能妥協,如何取捨,就要看真正政治家的智慧了。

陳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