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孝道──從福建小學推行「孝道」課程一事說起〉一文登出後,我收到幾位家長的郵件,各自訴説孩子的無禮和不孝。自己費盡心思培養孩子,不但缺乏感恩,更視父母的付出如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在其中一封信中,那位母親用了一句成語,來形容令她傷心欲絕的兒子──「忘恩負義」。在信中她說了好幾次,「他以前不是這樣的。」
看了這幾封信件,我不禁想起了台灣散文大家王鼎鈞先生的一句話:
「上帝使每一個嬰兒都非常可愛,誘惑天下父母甘願辛勤勞苦撫育兒女,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獨立的能力,就循序漸進去傷父母的心。」
王先生生於1925年,經歷過抗戰和内戰,是見過大世面,人生經歷豐富的人物,他說得出這句話,可就意味深長了。不過這句話放在今天,倒要稍為修改。現在的孩子無需多少思想和獨立能力,就能夠一步到位,傷父母的心。這裏與社會機制及家庭結構,以及社會上缺乏孝道教育息息相關,這些都在前文中討論過。
這位母親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亦愛莫能助。但她多次提到的「忘恩負義」,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認爲孩子變得「忘恩負義」,我卻想如此安慰她──「忘恩負義乃人性本質」,乃自私天性的外在體現而矣。在現實生活中真的碰到了,雖屬不幸,但也不用太過訝異,更無需過於傷心。
因爲這是人性本質。
在〈單純的「孩子」?純真之外的複雜面向〉一文中,我引述了近代著名心理學家對於孩童本性自私的研究,但篇幅所限,未能深入。這位母親的來信,促使我進行更爲深入的人性探討,弄清楚現象背後之本質,某程度上也有助問題之解決。
了解人性,是一切之開端。
與人類社會密切相關的忘恩負義
探討「忘恩負義」一直是中西文化中的重要題目,遍及多個領域,包括哲學、倫理學、政治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和法學等範疇。在法學方面,在公元520年的《羅馬法》中最爲重要的法典──《國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有關忘恩負義的法律條文相當豐富,也直接影響到西方世界的歐陸法系(Civil Law System)。
故此,因受贈人忘恩負義,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合同,是很多國家或地區法律上普遍存在的一項制度,我們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也有相關條文。
在古羅馬時期,對忘恩負義予以深入探討的,就是集政治家和哲學家爲一身,同時也是斯多葛學派(Stoicism)的代表人物──安涅烏斯·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他致力探討人性中的忘恩負義,分析深刻,對《羅馬法》的形成有相當影響力。他的洞見,也有助我們對於人性和孝道的深入思考。
「忘恩負義」的詞義
「忘恩負義」在《倫理學大辭典》中的意思是「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或者接受恩惠,不知回報或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是失德的行為」;而在英語中,”ungratefulness”與”ingratitude”都帶着忘恩負義的意思,其字根來自拉丁語ingratum。
故此,在中西文化中,忘恩和負義存在對等和必然關係。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塞涅卡是如何看待和分析這個亙古不變的人性現象。
在《論恩惠》(De Beneficiis)一書中,塞涅卡對於忘恩負義問出了兩大問題:
一,「忘恩負義」到底是什麼?
二, 為什麼人們會忘恩負義?
忘恩負義的相反──感恩
塞涅卡首先提出,與忘恩負義對立的概念就是「感恩圖報」,可分爲兩種類型。第一類是知恩圖報,回報善物;第二類是感恩之心,回報善意。
在他眼中,真正決定感恩與否的應該是人的心智狀態──善意。知恩圖報只是感恩的外在形式,不可能涵蓋感恩的所有形式。也就是說,感恩不一定要以「物」的形式進行回報。
現實生活中常有這種悖論,即使回報了善物,但不懷感恩之心;雖沒有回報善物,但仍懷感恩之心。在塞涅卡看來,感恩的本質不存於回報善物,而在於回報善意,即回報者的「心智狀態」恰如其分或有「良知」。
忘恩負義的4大類型
與感恩圖報相反的,就是忘恩負義,其主要類型共有4種:
第一種是拒絕回報,即承認受惠,但是不肯回報;
第二種是隱瞞恩惠,即得到他人恩惠,卻不肯承認;
第三種是否認受惠,即實際得到恩惠,卻否定受到恩惠;
第四種是遺忘不報,即忘記了別人施予的恩惠。
簡而言之,第一種是拒絕回報(拒絕),第二種是隱瞞恩惠(隱瞞),第三種否認受惠(否認),第四種遺忘不報(遺忘)。
塞涅卡認爲在這4種忘恩負義中,第四種的遺忘不報最爲糟糕和可惡。因爲前3種,即使沒有回報,但在内心深處仍然知道/承認接受恩惠這一客觀事實。這種内心承認相當重要,因爲一經良心發現或者内心喚醒,仍存在恍然大悟,恢復善念的可能。
但是遺忘就很不一樣,因爲其表現為全然忘記接受恩惠這一客觀事實,而且一旦遺忘就很難喚醒。
故此,忘恩的性質和形式不同,負義的程度也不同。
根據塞涅卡的看法,「忘恩負義」的邪惡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
遺忘不報>否認受惠>隱瞞恩惠>拒絕回報
忘恩負義的主要原因
塞涅卡列出了幾個導致「忘恩負義」的主要原因,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自大和貪婪。
第一是過分自大。
所謂過分的自大,即是「凡人身上與生俱來的缺點,它表現為對自己以及自己擁有的任何東西都是一副驕矜自美的心態。」如此直接導致對自己過分寬容,「認為他得到的每一個東西都是應得之物:他認為那是他的報酬──並且他還認為,他的真實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估計。」
如此論述可以用經濟學的邊際效應作爲解釋。用在此處,姑且可稱爲「感恩的邊際效應」,即是對於受惠者而言,伴隨著受惠的次數增加,對施助者的感激之情會不斷遞減,最後甚至認為一切給予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
第二是貪婪和野心。
貪婪與野心如何導致「忘恩負義」呢?這兩個人性劣根使人更關注利益和榮譽,而缺乏自我反省。由於慾念不滿足,忘恩負義因此而生,故此,「我們得到的愈多,我們貪圖的也愈多。」
故此,塞涅卡指出忘恩負義是萬惡之源,且是普遍之惡,而理論上任何人都會忘恩負義。
「比起這些邪惡來,等而下之的還是忘恩負義。當然,問題可能是:所有的這些邪惡都是由於忘恩負義,如果不是「忘恩負義」,那些罪惡也就不會發展到那麼嚴重的程度。」
既然是萬惡之源,塞涅卡有沒有談及防範或處理之道呢?我們將在下文具體介紹。
從孝道看人性本質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