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的二三事

徐光啟的一生為家國鞠躬盡瘁。他引進西方科學、數學、天文、農業、軍事等,不愧譽為明末愛國科學家、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徐光啟(1562-1633),上海人,是明朝末年的文淵閣大學土。若說他是政治家,可能因為他抗清;若說他是科學家,可能因為他研究天文、曆法、農學,尤其是種植番藷(薯)一事,他居功厥偉;若說他是翻譯家,可能因為他翻譯了《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學書籍,以下二三事或可解釋人們為何有此想法。

徐光啟與利瑪竇、天主教

1581年,徐光啟考取秀才,時為18歲。1588年他參加鄉試落第,未能考取舉人,期間他只好到廣州韶州教學為生,正就在此段時間,他結識了耶穌會士郭居靜(Lazzaro Cattaneo),在郭居靜的家,第一次看到利瑪竇(Matteo Ricci)所畫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

1597年,徐光啟到順天府應鄉試,成為舉人。1600年的春天,徐、利二人終於在焦竑的家相遇,38歲的的徐光啟與大他10年的利瑪竇甚為投契。1603年1月15日,徐氏接受洗禮,由羅儒望神父(João da Rocha)執行儀式,聖名保祿,是第一位舉人身份的天主教徒。到1604年徐光啟在北京參加會試,中進士,並任翰林院庶吉士。舉凡選入翰林院受訓的進士,都非等閒之輩,因朝廷儲才,日後當委以重任。

徐光啟與《幾何原本》

楊澤忠老師的〈利瑪竇和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的過程〉一文引用了利瑪竇所寫的《利瑪竇中國札記》(下稱《札記》),解釋徐氏向利氏提出翻譯歐洲科學的書籍,利氏贊成並參與。但是選哪一本科學書籍來翻譯呢?利氏於《札記》說:「中國人最喜歡的莫過於關於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一書,雖則他們的數學方法與我們的不同;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命題,卻都沒有證明……歐幾里德則與之相反……命題是依序提出的, 而且如此確切地加以證明, 即使最固執的人也無法否認它們。」於是,他與利瑪竇決定合作將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譯為中文。

《中國圖說》中的完整插圖。(Wikimedia Commons)
《中國圖說》中的完整插圖。(Wikimedia Commons)

翻譯工作開始之時,徐光啟只委任了一位人士來協助利瑪竇。但工作並不順利,因此,從1606年9月至1607年5月,每一個下午,徐氏都到利宅加入翻譯工作3至4小時。梁家勉老師的《徐光啟年譜》記錄當利瑪竇翻譯《幾何原本》時, 因不熟悉中文的表達和書寫,就由徐氏協助;但徐氏對天文曆算方面一無所知,就由利氏講解。兩人合作無間,並在其他對數學有認識的學者如李之藻、龐迪我神父和熊三拔神父等人協助,《幾何原本》前6卷(平面幾何)終於大功告成。許多數學概念,如點、線、直線、曲線、平行線、角、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四邊形……幾何等這些專有名詞,一直沿用到今。

徐光啟與番薯

話說當徐光啟丁父憂回老家上海。徐氏守孝的第二年,江南一帶水患頻生,農作物受損,飢荒連年。徐光啟得知福建有一種產量高又耐旱的農作物番薯,可解決糧食不足的困境。他於是請朋友從福建帶來番薯種子,在江南地區種了第一株番薯苗。番薯是熱帶農作物,於廣東、長江流域、江南平原等不宜種植。但徐氏以科學的頭腦去解決此難題,克服種種困難,番薯終於在上海松江地區試種成功。徐氏還撰寫《甘藷疏》一書,大力宣傳推廣種植番薯的13小節:敘源、傳種、種候、土宜、耕治、種栽、雍節、移插、剪藤、收採、製造、功用、救荒等,廣傳中國各地。

因在上海松江試種成功,故稱為「松江法」。明朝末年人口只得5000萬,到了清 乾隆人口升至2億5000萬。僅百年人口增值4倍。曾有學者指出這與番薯的引進,不無關係。

徐光啟的一生為家國鞠躬盡瘁。他引進西方科學、數學、天文、農業、軍事等,不愧譽為明末愛國科學家、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劉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