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的教育現場

我們面對的是後疫情的學校現場,疫情對不同持份者都帶來了轉變。新學年即將開始,後疫情的學與教、學生成長支援、老師培訓、家長教育等,都需要重新思考及規劃,當中掌握校情、訂定優次緩急、調動資源。

早前編輯校慶刊物,整理20載校史,頓覺近5年學校面對的問題複雜多變,當中艱辛實不足為外人道。的確,自2019年以來,校園遭逢歷史上前所未見的衝擊,包括社會事件帶來的撕裂、疫情的反覆持續,大大影響校園的正常生態,雖然教育界的應變能力迅速,教學科技急促發展,種種電子教學、實時教學平台紛陳,不單老師學生,連家長都能華麗轉身,實體校園化作雲端教室,務求停課不停學。事實上,以上種種是在無可奈何下,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萬眾期待的社會復常,關口重開,校園回到常軌,終在本年新春過後實現。然就暑假前的下半學年觀察,疫情3年在教育現場遺留下的問題多的是…….

專注力下降 群性發展薄弱

首先,在學習方面,學生的專注力下降,復常初期,不少初中生上課至下午都感困乏。此外,學習習慣,諸如整理書包、寫筆記、準時交功課等習慣都時重新訓練。其次,3年來師生、生生雲上相見,少了實體的社群相處時間,學生群性發展明顯較疫情前薄弱,變得更為自我中心,與同輩相處的技巧、與師長溝通的禮儀,也有不足情況。

加上3來長期使用電腦,缺少運動,不單視力受損,體能變差,更嚴重的是不當使用電子平台,於網上隨意發表言論,輕則引起朋輩相處問題,重則構成網絡欺凌而不自知等等。再者,個別情緒個案、家庭管教問題,也因着疫情3年無法如疫前般緊貼跟進、即時實體支援,至復常後,舊有個案累積,新個案隨着復常「蜜月期」過後即一一湧現,學校訓輔、社工、老師都感應接不暇。

教師新力軍 有待適應職場文化

另一方面,因着疫情3年間,家長日、家校活動也只能以線上模式進行的緣故,家長與學校、老師少了實體的交流,對學校方向、理念、文化及要求的掌握,也較疫前稍遜,以至老師在復常後都較前花多了時間與家長作溝通,以解釋、梳理及說明學校的政策,以達家校合作的目標。

除此之外,老師團隊在過往3年進行疫下教學,教學模式隨疫情變化、防疫措施更易而需隨時應變,加之要重新預備電子教材、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有責任感的老師,在過往3年確實疲於奔命。復常後以為可回到常軌,而實際上很多做法也回不去。站在疫後的教育前線,面對不一樣的學生及家長,是另一種試煉。還有,這幾年入行的教師新力軍,部分大學課程因着疫情也只能在線上完成,教學實習也未必能實體進行,他們在適應職場文化或教師角色方面,或需要學校更多的指導及提點,方能掌握教師教學育人的專業職能。

總結而言,我們面對的是後疫情的學校現場,疫情對不同持份者都帶來了轉變。新學年即將開始,後疫情的學與教、學生成長支援、老師培訓、家長教育等,都需要重新思考及規劃,當中掌握校情、訂定優次緩急、調動資源,最終以學生為本,個人認為是當中關鍵。執筆之日,得知世衞公布病毒變種,且傳播急速,深盼不要捲土再來,讓後疫情的校園有空間發展,為過往3年補白。

陳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