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愛緬懷父女生活點滴 為民請命有樂趣

為民請命,服務市民,是張天愛眼中的父親最重要的形象。張天愛說,當年她才6、7歲,便已跟着父親到醫院探訪病人,為病人籌款,又挨家挨戶了解居民的困難,向居民宣傳衛生。

回歸前,張有興是首名華人市政局主席暨立法局議員、香港公民協會的創會主席,曾擔任多個公職。2022年1月4日,張有興在寓所去世,享壽百歲。最近,張有興的女兒、著名演員兼時裝設計師張天愛,將其父珍藏的大批資料捐給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這批資料預計明年向公眾開放。張天愛接受記者訪問的時候,一再讚揚「父親是我們的英雄」,在為民請命幫助基層、促成九年免費教育、參與清潔香港運動等方面,貢獻良多。

訪問中,張天愛談到父女之間相處的點滴。她說,父親1922年出生於南美洲英屬蓋亞那(British Guiana),即現在的圭亞那合作共和國(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香港喇沙書院畢業,早年創辦貿易公司, 1954年成為香港公民協會的共同創辦人,1957年加入市政局,身為市政局議員,他曾要求港府提供免費小學教育,促成後來的九年免費教育。

張有興上世紀70年代檢閱皇家香港警察隊。(資料圖片/Hilton Cheong-Leen: First Chinese “Mayor” of Hong Kong插圖)
張有興上世紀70年代檢閱皇家香港警察隊。(資料圖片/Hilton Cheong-Leen: First Chinese Mayor of Hong Kong插圖)

前特首高度評價張有興

張有興逝世後,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張有興長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上世紀曾任市政局議員30多年,是首位華人市政局主席,亦出任立法局議員,深受各界敬重。他熱心社會服務,特別關心本地教育香港回歸活動文件展,積極推動建設校舍和實行免費教育,亦長年服務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貢獻良多。」

張天愛說,她從小學習芭蕾舞,拍過電影,還設計時裝,現在也是香港公民協會常務委員會的副主席,關心社會事務。她笑說與綽號「香港市長」的父親在一起,有另類的樂趣,因為自小父親常帶她去醫院、社區、護老院等探訪,見證父親用心幫助市民,深明服務人群的重要。受到父親行為的感染,她成立慈善基金幫助孤兒,目前亦接手30多個協會,延續父親未完的工作。

張有興(右)與已故港督尤德爵士。(資料圖片)
張有興(右)與已故港督尤德爵士。(資料圖片)

宣傳清潔香港 親自扮演「垃圾蟲」

為民請命,服務市民,是張天愛眼中的父親最重要的形象。張天愛說,當年她才6、7歲,便已跟着父親到醫院探訪病人,為病人籌款,又挨家挨戶了解居民的困難,向居民宣傳衛生。有一次到慈雲山探訪,張有興為了體驗基層市民生活,帶着她乘坐多程巴士「兜兜轉轉」才到達慈雲山;她當時不明張有興的用意,只想着父親說帶她去玩,後來才明白是想她體驗普羅大眾的生活。

1970年代,政府推出一系列宣傳片,提高市民清潔香港的意識。張有興「粉墨登場」扮演「垃圾蟲」,拍攝清潔香港廣告,同樣令令張天愛難忘。她說當時對爸爸扮演這個角色感驚訝,然而也明白他希望親力親為,做好每一件服務市民的事情。

張天愛手捧的雜誌,以張有興的專訪作為封面故事。
張天愛手捧的雜誌,以張有興的專訪作為封面故事。

為保尖沙嘴火車站 女兒與父親「搞對抗」

從小跟隨父親「呢度去,嗰度去」的張天愛,自言也會以「搞對抗」的方式與父親相處。1975年尖沙嘴火車站停用,3年後清拆,只保留車站鐘樓,原址興建香港文化中心和太空館。張天愛說,當時她希望保留整個火車站,曾發起保育行動,得到聯署數萬簽名;相反,父親張有興當時任市政局主席,正是興建香港文化中心的推手之一。張天愛形容,當時是抱着〝You do what you do, we do what we do”(你做你的,我們做我們的)的心態,互相尊重倒也無損父女感情。

張天愛說,父親鼓勵她從政,她也曾飛到美國的波士頓,與一群政治活動家開會,但有些人主張把國家破壞,從零開始重新建立,這令她不敢苟同,她直言「有你冇我」的革命,她做不到。她終於沒有從政,連帶她出任副主席的香港公民協會,也不參加政治競選。

張天愛在捐贈父親張有興珍藏資料的儀式上致辭。
張天愛在捐贈父親張有興珍藏資料的儀式上致辭。

推廣學習芭蕾舞 「冇錢都可以跳」

說到她的「老本行」芭蕾舞,她覺得「冇錢都可以跳」,因此1999年便成立了「天愛藝術文化基金」,不僅幫助香港的芭蕾舞團,還幫助了北京「太陽村」百多名基層小朋友學藝自立,培訓他們〝Dancing for the poor”(為窮人跳舞),而這正是繼承了父親張有興的精神。

不過,張天愛自言從小到過前蘇聯表演芭蕾舞,覺得「共產黨領導」的社會有一種特別的美感,儘管家裏當時因為擔心女兒的安全,不太贊成她北上工作,而她倒是挺樂意,尤其是做婦女的工作,「我們不只是培養女強人,還培養紀律,香港的 social awareness(社會意識)很強,這種文化背景可帶動內地婦女達到國際水準。當時內地一些婦女對外國所知甚少,只一心帶大孩子,亦不思自我改進,與時代脫節,孩子長大了便會離開」。

毛澤東主席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張天愛自言,能夠幫助中國的「半邊天」與國際「接軌」,很有滿足感。

回歸香港翻新頁 港人要作出改變

談到香港,張天愛說,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上中西合璧是一大特色,父親張有興不遺餘力強調「香港」的身份,但港人不能活在過去,要作出改變。張有興亦有參與回歸的活動,這從今次捐贈的物品中有回歸活動文件和邀請函可見。張天愛說,香港人到內地工作學習,對彼此加深了解很有用,她自言,2019年時年輕人上街,她在上環信德中心,也曾被大批黑衣人「嚇親」。她說,香港回歸就好比「換了人間」,年輕人迷惘,不了解,做了不該做的事,這很無辜。她認為,英國人有「島民心態」,很多香港人也有。張有興生前時常教導她:有些事情無法一下子改變,需要時間慢慢去改變,就像「八卦掌」般避開對手的鋒芒,化解矛盾。

張天愛發揚張有興精神2-2

延伸閱讀:<張有興珍藏資料 張天愛捐中大圖書館 明年向公眾開放 2-1>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