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良校長:教師應具備什麼特質?

最重要的四個特質依次是正面人格、積極的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人際的溝通能力,第五個才是專業知識。

編按:2014年10月22日,灼見名家傳媒舉辦香港十大校長教育論壇暨開幕典禮,邀請香港10家大專院校的校長共聚一堂,探討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議題。以下為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張仁良教授在論壇上的發言摘要:

首先感謝文灼非先生給予這次機會,讓我們那麼多所大學的校長可以坐下來交流,尤其是針對一、兩個專題去表述自己的意見及交換意見。最近交換最多的意見就是關於學生佔中了,每天看着24小時新聞,憂心學生。現在終於有機會談一談有關教育的問題。香港教育學院是八大公立大學的其中一所,也是比較年輕的一所,今年剛滿20周年。

但香港培訓老師的歷史遠遠不只20年,只不過在20年前香港政府將五所師範學院合併成一所,並改名為香港教育學院。我們的校址在大埔工業邨,在座很多朋友可能都未到訪過,那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旁邊有李嘉誠先生出資興建的觀音像,教院是有神靈保佑的地方,大家可以多來參觀(眾笑)。

大學是精緻餐廳還是快餐店?

今天的討論題目,我認為有兩個重點:首先是高等教育。要知道到底高等教育所為何事,儒家思想論及大學之道,將之歸結為「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認為尋學問就是要透過超越自我和物質的價值,追尋更高境界。西方的大學則從12世紀的歐洲開始,薈萃各界學者,一同發現及創新知識,並透過教育將知識轉移外界,啟迪人群,所以西方的大學一直受到社會大眾景仰。以今天的說法,高等學府乃創造知識及培育人才的地方。人才並沒有絕對的定義,但總的來說,可概括為具備相當學識、有人文關懷之心、對社會有承擔、懂得明辨是非等等。

在10月初,香港教育學院主辦了兩岸四地師範大學校長論壇,在論壇上我曾提出一個比喻,高等教育本應有如精緻的高級餐飲,要慢功出細貨,經長時間浸淫創造知識;可惜現今世界追求高效率的「快餐文化」,凡事要收立竿見影之效,高等教育亦不例外。於是,學生失去深入學習的耐性,要求在短時間內取得一紙文憑,助他們順利踏足社會。因此,高等學府一方面要負起創造深度學問的責任,同時又面對外界「多、快、好、省」地傳授謀生技巧及知識的要求,在大學內形成一股強大張力。

面對這個困難處境,不少大學都希望可兩全其美,在質和量之間作平衡。而我們作為大學校長則責無旁貸,必須為學校定位——到底大學應該是生產優質食品的餐廳還是快餐店?大學與學生的關係,是否僅是服務提供者和顧客?

第二個重點是國際優勢。到底什麼是國際優勢?多年來,我們都追隨西方標準,力求與歐美大學平起平坐,而衡量的準則就是要躋身西方的大學排名榜如 Times 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前列。於是,學界及社會各界對本地大學的榜上排名耿耿於懷,而「某地的學府即將迎頭趕上,甚至抛離香港的大學」這一類議題亦不時出現,牽動我們的神經,甚至影響我們規劃大學未來發展藍圖的思維。

不過,大學排名榜傾向以量化方式量度大學的成績,例如教授在著名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大學所得的研究經費、師生比例等等。但這種量化量度方式,無法體現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培育優秀人才。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重視排名,因為它直接影響大學對優秀教研人才及學生的吸引力;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躋身排名榜並非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

香港教育學院一直以培育未來之師為使命。我們重視的,不是畢業生的薪水、大學排名榜上的位置,而是培育人才,更重要的,是培育本着良心做事的好人、具工作操守及專業知識的好員工以及對社會有承擔的好公民。只有這樣的好人才能成為好老師,將正確價值觀傳授給香港的新一代。這一切,國際排名榜的量化量度方式均無法反映,卻是本校的核心使命。

校長最希望老師具有的特質

為了迎合社會的需要,我們這幾年設立了其他的學科,即除了教育專科(Bachelor of Education, Master of Education)之外,我們還有社會科學、人文學的科目。這可以配合達成一個新的使命,就是老師除了自己學科的知識之外能夠有一個更廣的知識體系。這樣老師才不會像以前一樣,教數學的只懂數學,而是也懂得基礎的人文科學 。所以我們由一個學系,升至現今三個學系, 但其他兩個學系 (社會科學和人文學)抱持着 Education Plus 的目標,即所開的學科都是和教育有關係的,旨在拓寬老師訓練的範圍。如灼非所提到的,我的專業並非教育,我是行外人進入行內,領導一間教育學院。

我進來之後,第一個工作便是做了個很簡單的問卷調查,只有一條問題,面向所有香港的校長(中學、小學、幼稚園)大約2000多人。問題是:請問校長,如果您將來聘請老師的話,您最想看到這些老師具備哪些基本條件?參考其他相關研究,我的同事們列出了15個特質選項(attributes)。1,000多個校長,在兩周內寄回了問卷調查結果,這反映出兩點,第一可能是張仁良很有吸引力(眾笑),第二就是很多校長對於香港教育很有意見。他們很踴躍地告訴我希望未來聘請的老師所具備的條件。

我們分析了之後發現,最重要的四個特質依次是正面人格、積極的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人際的溝通能力,第五個才是專業知識。他們認為在經過四到五年的大學訓練之後,專業知識已經充足,但他們希望老師在EQ、人生觀和工作態度上,可以為未來的下一代作正面的榜樣。我把這個結果分享給教院的副校長及各院長,希望在所有的課程和活動中都將四個特質融入,從而提升學生的EQ,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訓練出一批能夠給予下一代正確人生觀的老師。

加入實習讓學生多接觸社會

在其他課程改革方面,比如特殊教育訓練這種社會熱門話題,目前教院除了在課堂內教授學生相關內容外,還讓學生用一半的時間前往相關機構實習,了解應如何應對他們將來的服務人群。尤其重要的是將特殊教育放在學前教育(幼稚教育)部分,因為小孩愈早被識別出有特殊教育的需要,我們能夠愈早做出準備的話,將之改變(make a difference)。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令學生多接觸社會。

最後,我認同各位校長所說的全人教育,即除了主修學科之外,掌握其他更全面的知識,包括在應對能力方面。作為老師要有一定的水準和修為,在將來有機會到海外時仍能夠發揮作用。所以,要全面培訓老師,最好是讓學生有機會到海外交流學習。

對於學生的國際競爭力,我希望學生在將來不僅僅為香港教育界服務,還可以在地區內或海外可以做出貢獻。比如說作為一個小學中文老師,應當具備到海外教中文的能力,尤其是現在海外學習中文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趨勢。所以我覺得要提升我們學生的素質,提高他們的競爭力,讓他們覺得有機會和動力去發掘知識,令他們有比較豐富的人生。

答問環節

問:現在常有僱主投訴香港大學畢業生的語文能力、寫作能力每況愈下,請問校長們如何改善這個情況?

答:剛才沈校長提到在他的年代只有4%的學生進到當時香港的兩間大學,那現在香港讀大學的機會多了,大約有三、四成的學生在香港有機會讀大學。有些人就質疑說香港大學生的水準變差了,但其實差的意思不代表好的大學生不存在,只不過我們給了更多學生進入大學的機會。

在語文能力方面,方法很簡單,可以在大學課程裏給學生多點機會到外地做交換生,讓他們自己去放眼世界,了解不同文化,學會用外語與外國人溝通,加強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能力。在本地來說我們盡量把校園國際化,即多招收些外地來的交換生,讓學生即使不去外地也能和外國學生一起上課,進行文化交流。我們也給學生在學習語言上提供很多支援,譬如在教育學院我們請了很多 國際語言導師跟學生在宿舍一起生活,我常把這種情況形容為「困獸鬥」,學生無論白天夜晚見到的都是這些外國人,給他們溝通和交流的環境。我希望即使學生將來是做中文老師,也要學好外語,因為以後有可能到外國或本地國際學校教中文。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