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良校長:提升畢業生競爭力 迎接教院升格

如果覺得自己有做老師的耐性,有這樣的堅定信念,那才應該去從事教職。

編按:2016年1月26日,香港教育學院獲授大學名銜,正名為香港教育大學(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教院20年來爭取正名,終在張仁良校長的任內達成。下文為2014年末本社訪問張仁良校長的專訪稿,談及他的辦學理念,以及對教育大學的期許。

張仁良教授擔任香港教育學院(下稱教院)校長以來,將很多教育以外的概念(人脈、商界關係)運用到對學校的管理上。他承認,找一位教育專家做校長自然有他的好處,那就是對教學非常熟悉;而非教育專家做校長的好處,則是把社會其他方面的資源帶入學校。「無論是哪一種,靜心聆聽都是至關重要的。要多聆聽、多篩選,比如哪些應該做,不該做;哪些應該馬上做,哪些不應該馬上做。」

問卷調查了解僱主的需要

「我雖然教了幾十年書,但我對教育政策、教學法完全是門外漢。所以我先做了一個調查去了解市場的想法,聽多些受影響的持份者的訴求及要求。」張仁良教授一到教院上任,便邀請全港約2,000所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的校長就「未來教師主要能力之重要性」進行問卷調查,回收率超過50%。「通過調查結果我們發現,校長們更注重的是老師的 EQ」,張校長解釋道:「其中我們總結出的學生前五個重要特質,依次是正面性格、正面工作態度、團隊合作能力、人際能力以及專業知識能力。」可以看出,前四個都是關於個人態度及與人溝通相處的能力,這說明對大多數僱主來說,積極正面的態度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尤為重要。針對這些市場的回饋,教院重新檢視現有教育學士課程的內容重點並順應僱主需求作出調整,以提升學生在畢業後的競爭力。

「比如說,我們加強了學生在特殊教育這一部分的訓練。因為特殊教育是從三歲開始,愈早愈好,未來對於特殊教育的需求將愈來愈大。」目前教院推行先導計劃,初步讓100名參與學生接受15個小時的特殊教育訓練,亦會被安排前往相關機構實習,然後視乎成效將特殊教育課程正式納入為教育榮譽學士課程中的聯課課程。

「還有許多中學校長欣賞我們的課後支援計劃,給他們解決了很多問題。」課後支援計劃是指教院由2013年9月起與大埔區內八所中學合作,為特殊學習需要的初中生提供課後輔導服務。參與擔任導師的教院學生要接受九小時的課堂訓練並接受考試。「鑒於課後支援計畫的有效性,接下來我們會延伸到新界北四個區,讓區內學校之間形成網路。」張校長自信地說。「另外,教院將安排學生參與社會服務,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培養正面的生活態度。」

加強師徒制提升學生水準

張仁良教授到教院後,進一步將課程的英文授課比率提高到80%,希望提升教院學生(未來老師)的英語水準。有學生質疑「我將來會去到小學教中文,英文不需要那麼好」,張校長的回應是:「就算你教小學中文,你不能排除自己有機會去國際學校教書,到時同事之間交流、探討新的教學方法一定是用英文而非廣東話的。」從2012/13學年入學的新生開始,校方規定學生在畢業時必須符合語文政策對個別學科的「出關」要求。「在這一環境下,尤其是在兩文三語,我希望可以提升香港教育學院現有學生的水準。」張校長充滿信心。

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張校長將引入 mentorship(師徒制)。與過往師徒制不同的是,以前大多是找社會領袖,今年開始是請一批中學校長來做學生的 mentor(導師)。「這可以讓學生更直接的了解自己未來的工作環境、所承受的壓力是怎麼樣的,讓他們能在入學開始就進行準備。」張仁良強調要構建這種聯繫,讓學生在之後能夠更順利地找到實習及工作機會。

這個過程牽涉到一個關於學生在未來是否應從事教職的問題。「我跟學生講,如果你覺得自己未決定好做老師的話,就不要去找教學的工作。」張校長直截了當地指出,現今香港失業率3.1%,工作機會還是很多的,「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有這樣的耐性,有這樣的堅定信念,那才應該去從事教職。」

不是尖子也可以成為好老師

在被問到如何改善家長對教院畢業生的偏見,以及有批評指教院培養出來的老師欠缺信心,張校長斬釘截鐵地回應:「這些全部都是錯誤的觀念。我自己在50年代出生,從小到大都沒被尖子教過,不太明白為什麼現在的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以前的人並不會抱怨教自己小孩的老師並非尖子,沒有尖子老師教學生不代表就教不出尖子學生,這是兩回事。」例如小學數學老師如果讓一個可以做金融交易的人去教,那並不合理,並非資源的最優配置。在全世界,社會風氣一向是尖子是去做醫生、律師、銀行家,雖然尖子也可以做老師,但做老師所需具備的特質並不一定要所謂尖子學生才能做得到。「尖子學生要做到這些當然沒有問題,但我希望做老師最重要是有愛心、有耐性。」

那麼尖子要如何定義?張仁良教授認為,首先要搞清概念。香港的大學入學率是18%,這意味着最優秀的18%學生才能進入大學學習。「如果尖子是指頭1%那批學生的話,那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然而,若這18%都能被稱為尖子的話,那教院的學生也不差,只是相對沒那麼尖而已。」

對於這些根深蒂固的錯誤看法,張校長感到釋然的表示:「沒問題,你可以繼續去抱怨。如果家裏經濟可以負擔得起,那從小就可以讓小孩出國去接受教育。但問題是,你一方面對這批老師抱怨,一方面又是需要這批老師去教你的小孩,我想這批老師也是需要家長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社會地位的。」過去香港只有一、兩家大學,進不了大學的可能才會選擇師範學院,畢業的學生資歷確實會比大學畢業生低,這是實行了多年的制度。時至今日,大學畢業已不稀奇,大學畢業生做老師也是很正常的。「一方面口口聲聲強調教育重要,一方面又貶低老師,那社會真的應當要想清楚了。」張仁良教授苦笑道。

「此外,家長、老師與整個學校體系之間的信任消失了。」以前的家長對整個學校體系、對老師的信任,表現在他們認同老師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包括批評。但現在,一旦小孩因為自己的錯失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不問緣由就立刻幫子女出頭,究其原因便是缺乏信任。「這讓老師更加難做,尤其是現在老師的責任和壓力比以往大很多。家長要多與老師溝通,多配合老師的工作,從多方面考慮來做好小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不只是一味溺愛。」張校長語重心長的表示。

香港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

在被問及香港高等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張校長先對現有成果給予肯定,再一針見血地挑明了問題的癥結所在:「香港的基礎研究做得不錯,大學資源也相當充沛。就教院的經驗而言,我們的知識轉移做得比較差。」教授們獲得研究經費後,在國際期刊發表文章,目的是為了學校排名及個人升遷,所以目前的最終產出(end product)就是發表的文章。「如何將研究成果用於社會,變成商業化,我們是不足的。當下香港社會很多市民都希望研究成果能使社會受惠,這也是我希望教授們可以認真考慮的。」

教院逐步邁向升格之路

在正名的過程中,教院須通過課程覆審、學科範圍評審以及完成教資會的院校檢討。在完成三部曲後,教育局會將正名申請提交行政會議考慮及通過,立法會亦需修改《香港教育學院條例》。

教院已於去年中及今年4月分別完成課程覆審及學科範圍評審。張校長表示,已收到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對教院的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的相關學科範圍評審的正式報告,評價正面。

7月初,教院向教育局提交正名大學的申請,標誌着教院進入正名的最關鍵一步,即院校檢討。在收到教育局的邀請後,大學教育資助委員可望最快於2014年底對教院展開相關檢討。

張仁良校長認為,教院已具備大學的條件,通過正名能夠進一步肯定教院,同時使教院成為以教育為本、開辦多元學科兼具研究實力的大學。在2014年入學禮對新生的致辭中,張校長表示:「雖然入學時大家仍是香港教育學院學生,但畢業時將會從一所專門培育優秀教育及相關學科人才的大學取得學位。」

張仁良校長簡介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數學;於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取得統計學博士學位,及於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取得金融學博士學位。張教授積極從事學術研究,集中於探討企業管治、企業社會責任及金融市場發展,研究著作廣泛刊載於國際學術期刊。

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及金融學講座教授,亦是該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諮詢委員會的召集人,就大學內本科生、碩士及研究生課程的學術評審與評估、學術發展及策略發展等多個範疇出謀獻策。張教授亦曾為香港城市大學設計三個碩士課程,包括:銀行學理學碩士、金融工程學理學碩士及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2013年9月出任香港教育學院校長。

張教授積極參與多項公共服務,出任多個委員會的工作,現為香港金融管理局 ABF 香港創富債券指數基金監督委員會主席、醫護人力規劃及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督導委員會轄下的護士及助產士小組主席、太平洋經濟合作香港委員會主席、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主席,他亦是扶貧委員會成員。過去的公職包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諮詢會主席及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等。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