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都離不開互聯網,資訊發達固然提升了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帶來危機。不法之徒利用保安漏洞犯案,學生一不留神就會中招,提升下一代的資訊素養,已成為教育裏不可忽視的一環。
資訊素養已被列入為中學及小學課程指引的7個學習宗旨之一,教育局亦早於2018年推出了《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並在2022年推出更新版,提出9個素養範疇,培育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雖然課題備受重視,但按筆者觀察所得,學校所推行的資訊素養教學,較為側重於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例如如何搜索資料、設定密碼等。然而,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知識與技能容易過時,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反而更關鍵。
學校:培育負責任數碼公民
近來,筆者樂見不同機構作出突破,開始從價值教育的方向着手,幫助學生善用資訊科技。以筆者服務的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為例,系內不同學科都加入了資訊素養和價值觀教育元素。
上月底,學系更舉行了「21 世紀課程的學校實踐:媒體及資訊素養課程」講座,邀請到警務處多個部門,包括刑事支援部、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毒品調查科、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的代表,就「提升數碼素:如何引導年人成為『世一』網絡公民」為題,與教大學位教師教育文憑、教育學士、教育碩士、教學碩士學生交流,講解近年青少年網絡罪案趨勢,並闡釋科技帶來的道德危機,如網絡欺凌、深偽技術、散布虛假信息等。是次交流促使一眾準教師思考,未來如何進行全面的資訊素養教育,裝備學生在變化萬千的網絡世界裏,負責任地行使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
社區:群策群力 推動社會智能
前文筆者談及社區和家長在生命教育中的參與,資訊素養教育當然也需要連結家校與社區。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就透過舉行比賽,動員不同持份者,發揮社區力量。該校持續推行資訊素養課程,讓學生了解使用科技的倫理準則、社會影響、益處與風險等;又舉辦影片製作比賽,邀請全港中、小學生製作短片,向大眾推廣AI素養的正面運用,推動正面的資料科技使用文化。
而連續3年舉行的全港性青年STEAM比賽,就以「由AI到SI」為主題。陳立禮副校長解釋指:「學校不能只教知識與技能,更重要是使用資訊的態度」,因此要推動中、小學生將人工智能(AI)應用至社區,幫助社區中有需要的人,達至社會智能(SI)。
來到第三屆,比賽愈見規模。學生在AI與SI工作坊中,接受資訊科技(IT)公司等不同持份者的指導,配合概念設計、成品展覽等過程,將知識與技能應用,進行創作和展示;同時在過程中會探索社區不同人士的需要,培養出人文關懷精神。筆者認為這正是結合了知識、技能與態度的示例,甚具參考價值。
家庭:家長角色 舉足輕重
而家長的力量,則可從保良局雨川小學的經驗談起。蔡曼筠校長指出:「沒有學生是在校內沉溺的,大部分網絡問題不是發生在學校,而是在家裏」,在資訊素養教育上,家長不能假手於人。該校舉行家長會、講座、進修班等,促進家校合作。現時很多家長着重保護孩子,例如監察上網情況、安裝鎖機應用程式等,在發展孩子的資訊素養,仍有很大空間;該校強調家校合作,攜手營造出良好的資訊學習環境,筆者認為是很好的方向。
另外,該校去年11月以「兒童保護」為主題,透過閱讀新聞、分組討論等,讓學生認知裸聊、網騙等陷阱,學習辨識和拆解不法之徒的套路,並明白到在網絡世界裏,要持守尊重、自愛的態度。當中最特別的是「學生教學生」的教學策略,即由老師安排部分學生擔任資訊素養大使,他們要製作短片,並到各班課室「快閃」宣傳,提醒同學提防網絡陷阱。
因應是次教學設計,學生們接受了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上完兩節資訊素養課後,他們已基本掌握如何正確處理網絡危機,包括向家人及老師求助、提高警覺性等。可見資訊素養的教育,尤其是價值觀的部分,不能靠填鴨式灌輸,經過自主探索的過程,學生更能建立內在價值觀和態度,而同儕的互動亦有很大影響力。這為日後資訊素養的教學設計,帶來了重要的啟示。
下期預告:在成績掛帥的社會,學術表現未如理想的年輕人,很容易失去人生方向和價值。下期筆者將透過幾個弱勢學生的生命故事,探討怎樣為學術表現未如理想的弱勢學生開展價值觀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