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能走出寒冬?

在這個非常時期,幼稚園業界深切期望政府伸手相助,讓幼稚園捱過寒冬。

疫情持續至今4個月,幼小中學校停課已久,而當中對管理者影響至鉅的,一定是幼稚園了。中小學絕大部分是政府資助的,一無租金壓力,二是政府每月照常撥款支薪,三是中小學生無論如何均要在校就讀,不會隨意退學,小學至初中更是強迫教育階段,學生不在學,父母是要犯官非的,而高中階段則要面對公開考試,準備升學了。

幼稚園則是另一回事。雖然政府近年已資助了近8成的非牟利幼稚園,但此筆資助不是百分百彌補到幼稚園開支,大部分必須收取一些學費,而在2歲的幼兒班(PN)更不被視作必須而沒有資助,家長要支付比較高的學費。因此在長期停課的情況下,不少家長替子女退學或不交學費,因雖然幼稚園有提供網上教學,亦難以要求幼兒長期望着電腦螢幕學習的。筆者估計有5至7成幼兒班學生退學了。此外,高班(K3)學生已獲小學取錄的,其家長或覺得沒有必要留在幼稚園,付學費而只得水平參差的網上教學,故退學的也不少。 幼稚園業界向教育局力爭高班、中班(K2)復課,至今只准高班可於6月中復課,但屆時有多少學生返校,也不樂觀。

退學潮下鞎苦支撐

上述困難,對獨立私立幼稚園而言,更是明顯。闡述之前,先談談獨立私園的價值和定位。近百年以來,政府一直沒有把幼兒教育當作義務教育一部分。理論上完全沒有讀過幼稚園的適齡兒童照樣可升上小學。當然實際上差不多全部家長也會把孩子送到幼稚園,而這些幼稚園不論牟利非牟利都是私立的,因而辦學相對自由,在管理、課程、教學法、活動各方面均百花齊放,呈現相當多元化的活躍局面。其後眾多業界人士要求政府應有更大承擔,肯定幼兒教育階段的重要,以及幼兒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亦要紓解家長支付學費的重壓,於是提出政府全面資助幼兒教育的訴求(筆者當日曾私下向業界領袖提及,如接受資助,便要問責,文書工作會增加,辦學自由度會減少等,但利弊相衡下,筆者看法未受重視)。

經過多番爭取,終於特區政府答應以學券方式資助幼稚園,其後在兩年加大資助額,致使現時約8成非牟利幼稚園接受資助,餘下獨立私園及非本地課程幼稚園各約佔一成。獨立私園沒有接受政府恆常資助,靠收取比較高學費應付開支,月費約2000至過萬文不等。其仍有立足之地,以至受中產或以上背景家長歡迎,因為辦學自主、教師專注教學,不用分心處理各項因問責而需的文件工作,而營運者面對家長的期望,會比較積極回應、創新、求進。而家長至於關注孩子升學,故此學校亦會作配合,協助學生能入讀心儀的小學。當然如此說,不是指獨立私園比較非牟利幼稚園優勝,而是把實況說明,在香港幼兒教育埸境,有此兩種實體在運作,可供家長按其需要和條件作出選擇而已。

疫情持續下,幼兒班以至高班的退學潮湧現,無論獨立私園或非牟利幼稚園均受衝擊,收入大減,而同時家長又施壓,要求減學費。部分營運者只好削減教師人手,或以五折六折支薪方式應對,至於租金,減或不減,減多少,視乎業主意向,因此大部分幼稚園在艱苦支撐中,有些更瀕臨結業邊緣。教局表示至今有5所幼稚園(皆獨立私園)結業,包括英國政府支持的英國文化協會屬下幼稚園,及源自新加坡,位於大埔某豪宅屋苑的伊頓國際幼稚園。如果更多幼稚園結業,家長要焦急地另覓幼稚園,孩子要另外適應新學習環境及老師,幼師要失業……幼兒業界人心惶惶,影響管理者及教師心情,不利幼兒教育的開展。

極需政府出手解困

在這個非常時期,幼稚園業界深切期望政府伸手相助,讓幼稚園捱過寒冬。至今政府推出兩輪防疫資助計劃,每間幼稚園可獲一筆過8萬元撥款,幼兒班每坐資助2000元,由2月至5月。獨立私園工資一半,上限9000元,為期半年,每名學生一次性資助3500元等。但始終獨立私園要自負盈虧,而租金高企,教師工資不便輕易調減,致影響士氣。

政府因應業界困境,可以考慮以下措施,並盡快施行:

資助家長一半學費,上限為2000元,至本年學期結束。並且提供誘因予業主減租金至三到五成,為期半年。最後,資助幼師工資一半,上限為15000元,為期半年。因老師工資在2萬至4萬之間。深信政府如實施此三項措施,幼稚園暫時挺住,艱苦經營,待8、9月新學年開始,繼續為莘莘學子提供優質教育!

曹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