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星期連續介紹了威尼斯畫派兩位主要人物提香(Titian) 與丁多列托 (Tintoretto),是時候委羅內塞(Veronese,也有譯 「維納內些」)出場了。三人中委羅內塞年紀最少,比提香少40歲,比丁多列托少10歲。25歲才從家鄉維羅納(Verona)到威尼斯發展,很快得到認可,取得當地一線畫家地位。
委羅內塞一生畫了五幅大型宴會畫,幅幅巨製。最小一幅151方呎,跟香港一個車位差不多,最大一幅 765方呎,相等於香港中產一家四口加外傭的住所。宴會畫可說是他的專長,最適合威尼斯這個喜歡慶典與派對的城市,也是他名揚畫壇的首本戲。兩星期後給大家介紹最大,最著名的一幅,與讓她著名的歷史故事。今天先介紹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幅《加納的婚宴》(The Wedding at Cana,圖1,註1)。
耶穌初行神蹟 清水變成美酒
《加納的婚宴》,取材自若望聖經(註1),耶穌就是在這宴會上行使祂第一個神蹟。故事說耶穌,聖母瑪利亞與門徒來到加里肋亞(Galilee)參加一個婚宴,中途聖母發現主人家備好的酒已喝光,悄悄告訴耶穌。耶穌命主人家的僕人把清水灌進酒罈,再從酒罈倒出來奉客。僕人先遞給主禮「司席」(總管之謂也)品嚐,司席喝了一口,跟新郎說「人家辦宴會,都是先上好酒,等大家喝的醉醺醺,不分美酒劣酒時才上次一等的酒。怎麼你反其道而行?」耶穌把清水變成了美酒。
畫面高中低像一家劇院似的的分成幾層。最高的一層藍天白雲,可以看到天上飛鳥,遠處的高塔與兩旁的建築。許多人探出身甚至爬出欄杆往下圍觀。接下來是建築的第二層,平台上有很多僕人忙碌的為賓客準備食物,右面有人把新的食物抬進來,中間幾人揮刀割肉,左面有人拿着盤子傳菜。地面分成兩層,賓客圍坐在稍為升高了的地台上,每一位賓客的臉容都清晰可見。地面一隊樂隊坐在賓客前正中央,好像正在討論接下來應該奏那一首樂曲。僕人四處張羅走動,招呼賓客。整幅畫面超過130號人物(有這麼多嗎?你數數看?),各有不同動態,加上幾隻貓貓狗狗(你找到多少隻?),一隻鸚鵡,有狗咬骨頭,也有小貓醉酒,構成一幅熱鬧生動的飲宴圖。幾層畫面由垂直的建築物樑柱連繫,縱橫有致,不致鬆散凌亂。
耶穌坐在賓客正中央,聖母坐在祂畫面左面,兩人頭帶聖光成為畫面焦點(圖2),旁邊坐了幾位門徒與修士。一對新人被安排坐在畫面最左面。
異國情調 時空轉移 人神共慶
有趣的是,畫家時空「大挪移」,把古人《聖經》人物安排在16世紀出現,把地處以色列的加納搬到了意大利威尼斯。《聖經》人物是耶穌時代的打扮,其他人包括一對新人,賓客與僕人,一概穿着16世紀中期流行的服飾。賓客來自五湖四海,反映當時威尼斯與世界交流的商港地位。有穿着歐洲最時髦衣裙,做了最新髮型,珠光寶氣的女士;也有頭纏各式頭巾的東方人。樂師畫面右側可以看到負責添酒的僕人,正埋頭把水倒進酒壺,旁邊站着宴會的品酒師(sommelier,也可能是司儀),正在欣賞剛倒出的最新美酒,奇怪為什麼比宴會開始時的酒要好喝多了?(圖3)
就是僕人也來自不同國家,不同人種。當時威尼斯人使用大量從非洲,中東買來的奴隸。左前方正拿着杯子遞給新郎的是一個戴着耳環,一頭緊密捲髮的非洲黑人男孩(圖4)。新娘後面一位侍役正俯身跟她身旁的賓客交談,這位侍役頭戴一頂飾有羽毛,充滿亞拉伯特色的帽子,畫家仔細描畫他的面容,可以看出他長得像一個埃及人。黑人小孩後面站着一位大胖子,衣着充滿胡人特色,一身鮮綠袍子,腰纏長劍,長着一把紅色鬍子,用一條頭巾纏着頭頂高髻,正在指揮各僕人運作,應該是宴會的「司席」(總管)。
名人薈萃 畫派巨頭 粉墨登場
傳說畫中賓客皆依據當時歐洲名人面貌(註2)描繪,包括神聖羅馬帝國王帝查理五世(Charles V),法皇法蘭西一世 (Francis I) 與他的皇后法皇路易十二的大女兒歌迪(Claude of France),鄂圖曼帝國的蘇里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米高安哲羅的好友意大利文藝復興女詩人維托麗婭‧歌隆納(Vittoria Colonna)等多位名人,惜缺乏正式紀錄,許多面貌已不可考,難以把畫中人與名人配對。
較可肯定的是,畫面前面的樂隊應是威尼斯畫壇當時得令的人物。前面最顯眼穿白衣服演奏中提琴的應是委羅內塞本人。一身紅袍戴着一頂小紅帽,拉低音提琴的是提香(Titian)。後面兩位是丁多列托(Tintoretto)與巴薩諾(Jacopo Bassano),他們一位吹長笛,一位拉小提琴(圖5)。而那位穿綠色袍子的大胖子司席據云是詩人兼文化評論家阿雷蒂諾(Pietro Aretino註3),委羅內塞非常敬佩詩人,讓他在畫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委羅內塞的弟弟亦是畫家,協助哥哥繪製此畫,得以在畫面前方贏得一個顯要位置,這是當時繪畫的一個習俗,畫家自己可在畫中出現。大家看那一位樣子與身形都跟委羅內塞相似的?有說那位站在提香後面,衣着華麗,叉着腰斜着頭端着酒杯在品酒的品酒師(也可能是司儀),就是委羅內塞的弟弟本尼迪圖(Benedetto Caliari),頭頂髮絲猶存,他哥哥已經半禿(圖5)。
委羅內塞喜歡描畫豐盛豪奢的飲宴場面,這裏他把杯盤擺設描畫的非常仔細,每一位賓客有自己一套銀製刀叉餐巾(圖4)。故事主題是清水變美酒,當然得突顯酒的角色。畫家呈現準備給賓客上下一輪餐酒的這一刻。下一刻,賓客就會品嚐到耶穌用水轉化的酒比原先的酒更好喝。品酒師(司儀)與把酒進給新郎品嚐批准的黑人小孩(圖3,圖4),拿着同一種闊口平底杯,應該是喝汽酒類如香檳用的杯子,最適合喜慶場合。紅色透明薄薄的材質,肯定用的是威尼斯名物慕蘭諾玻璃(Murano glass),至今還是威尼斯名產,在網上就找到一個接近的樣品(圖6),雖然委羅內塞畫中杯子的形制要比這個樣品美多了。
看完故事,就讓我們下星期一起分析此畫的宗教與世俗含義,與委羅內塞的處理手法。
註解
註1:天主教翻譯為「加納」(若望福音 2:1-11 「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基督教翻譯為迦拿(約翰福音「加利利的迦拿有一個婚宴」)。因威尼斯當時信奉天主教,在這裏採用天主教的翻譯名稱。
註2:有好幾位在繪畫此畫時已過世。
註3:讀者有興趣的可參考本欄2020年8月20日〈聖馬可奇蹟解救奴隸——三篇之第二篇〉(圖6),提香為阿雷蒂諾繪畫的畫像,看看跟畫中此人物像不像?我本人對此說是存疑的。阿雷蒂諾是胖子沒錯,但他的頭髮與鬍子應是深棕色而不是紅色,我也懷疑畫家會把他描繪成一個胡人而不是意大利人。
剖析《加納的婚宴》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