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打算潛心完成介紹文化基礎的系列,但又覺得最近《港區國安法》的出台,其實絕對涉及文化,值得探討。之所以值得探討,是因為這觸及了「一國兩制」的要害之點。從消極的角度看,這是「兩制」文化之間水火不容的對立;但是若採取積極的態度,這正是在文化相異很大的兩制之中,尋求共存的必經過程。
現在香港許多學校都在嘗試「正向教育」、「正向學習」、OECD最近也着意推動「長進心態」(Growth Mindset),都是旨在讓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香港,在今天,是否也可以嘗試用積極的態度來觀察與思考。客觀的事物也許是不變的,但是若我們採取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觀察,從而會思考不同的前路。
有人會說:「你這太理想化了!」意思是「你太離地了。」筆者的反應是,那好!讓我們就事論事、就實事求是吧!
文化差異 積極探討
就以有關《國安法》的法律討論為例。筆者沒有經過法律訓練,但是也知道,一部法律,必定會有灰色地帶有待闡釋。若是平常心對待,可以給予時間,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很難在一瞬間得出黑白分明的結論。因此,一時間有不同或者相反的看法,應該屬於正常。不一定就是「我對、你錯」。
否則,把自己不認同的意見,一律認為是敵意,不懷好意,別有用心,就難以真正明白對方的整套法律框架和法學理念,就難以樹立積極的態度;必然以對抗收場,或者表面同意而無法消除哽在心頭的一道牆。
就事論事,就是以平常心對待差異,懷着好奇的探索之心,希望從差異之中知道更多其中的文化底蘊。而不是離開「事」本身,隨意地為另一方的觀點,帶上政治的帽子,塗上政治的色彩,又或者揣測其動機;因而採取防守或者抗拒的心態。這樣的心態,不只是不能在差異之中找到出路,更會把本來沒有對抗性質的事情,變成了張力的根源。
認為「離地」的,馬上會說,「還說不是離地?搞政治的,哪裏會有這種心態。」又或者說,「還不是理想化?你採取探索之心,對方卻是攻擊之態,怎能讓步?」這裏不是作理論探討,而是要講究實際效果。《國安法》出台已成定局,是把兩地的文化差異(例如法律觀──什麼叫法律)當成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讓關係更加緊張而不可解決?還是趁這個機會,創造出超越文化差異的空間?
端的,這是對於「一國兩制」有無善意的測驗。鄧小平說的「馬照跑、舞照跳」,就含有這個意思(須知在那個年代,這在內地都是被認為不健康的)。習近平在香港說的「求大同、存大異」,恐怕也是這個意思。常有人說「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的。現在就是塑造這種「前例」的時候。北京有官員說,「沒有把泛民當作假想敵」,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若認為香港與內地沒有調和的餘地,不假思索就不承認差異,認為只有敵意,勢不兩立,那就不會靜心去了解差異。於是只有「獨立」、「癱瘓」、「攬炒」,就變成了「唯一出路」。試想,哪一種思路,哪一種心態,能真正為香港尋找出路?
就事論事,就是避免把沒有政治含義的事情,勉強加以政治解讀。避免把本來是尋找出路的機會,看成是政治鬥爭的戰場。
任意揣摩 自縮空間
實事求是,就是避免把沒有發生的,當成已經發生;避免把可能發生的,當成一定發生;避免把在中國內地發生的,當成一定會在香港發生。現在對於《國安法》的解讀,許多都是想當然;然後又把這些想當然的解讀,當成是出發點,再無限擴大。
比如說,「言論自由」。現在很多議論,關注是否可以允許提「香港獨立」、「光復香港」等,那是法律需要研究的。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會影響我們的言論自由?實事求是,香港的言論自由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不能把沒有受到威脅的,當成是已經受到威脅。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身在香港的,應該積極塑造我們的言論自由的空間,而不是自我縮小。
比如說,有人提出「是否不能夠批評(香港)政府?」這樣的問題是沒有理由的,香港現在天天有人在罵政府,與國家安全毫無關係。也有不少學術界的討論,在研究「是否還有學術自由?」當然可以討論,但是也有學者表示,繼續會研究中國,而不會計算研究會有什麼結果;這是香港學者當然的態度。這些學術空間,是香港學術界自己去塑造的,而不是去揣摩會有什麼政治壓力。說到底,香港的學術自由,也應該是香港的優勢,不然香港的大學不會有全球性的地位。
現在有國際媒體的文章,警告其他國家的學者,不要與香港學術界交往。也是想當然的把揣測無限放大。香港也有些言論,把「國家安全」的含義,沒有限制地延伸到香港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在這「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也許難免,但絕對不是一種可取的走向。
教育問題 切忌錯判
實事求是,就是避免把任何事都無限放大;把小範圍的事,說成是全面遍及;把少數的事例,當成是普遍的現象。
這裏難免要為「教育是重災區」喊一下冤。整個命題:(一)學生的「抗爭」行為,歸咎於教師,理由是學生的表現,當然是教師負責。(二)教師的政治表現,歸咎於他們是教協會員,而教協是反對勢力的據點。(三)教師之影響學生,是通過「通識」;而通識的內容,都是反華反共。每一點,都是站不住腳的。第一,只是有限的少數案例,就認為是整個教育界,甚至「教育制度」都有問題。第二,每一個命題的出現,都是靠猜想代替邏輯推理。本文不打算全面的討論,簡單來說,學生的表現,有社會與媒體的影響,教師很少嘗試左右學生的政治取向;教協是一個職工會,不是政黨;教師參加是為了職業權益,而不是遵從教協的「黨性」;通識的教材與教法,百花齊放,不能以偏概全。
這樣說,不是為教育界辯護,而要是判斷錯誤,就不能對症下藥,就無法改變現狀,也會打擊了教師的大多數。最近有校長說,目前學校正在遭受「兩種方向相反的『文化大革命』」。就如上文所說,假如不把教育界看作整頓對象(有媒體是這樣提的),而是信任教育界,讓教育界在新的形勢下,積極建立新常態。那不是更好嗎?
實事求是,當然最基本的,是不說謊話。沒有實證的,不當真相。不知道的,就不要裝作知道。自己做過的事情,就要承認。明知錯了的,就該認錯。最近有論者認為:「不要讓校園受到政治力量影響,讓師生可以安心教學」。真好!很多校長問:「是誰首先把政治力量引入校園?」
政治進入校園,已經是無法逆轉的事實。但也沒什麼可怕!社會影響的早齡化,已經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大趨勢。現在擺在教育界面前的挑戰,是如何讓我們的學生,作為新的政治形勢下的積極學習者。首先也是讓學生實事求是、完整地、不求表面地認識國家,認識香港與國家的關係,認識個人與國家的關係。這是需要長期才能達到的目標,也要實事求是,避免當成是可以一蹴即就的任務。
總的來說,香港無疑是進入了一個新的形態。是喜?是憂?端的在於我們現在的努力。採取積極的態度,壞事可以變好事,現在正是參與探討和建設香港新常態的時候。太樂觀了嗎?難道悲觀更好?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