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香港精神

當年的獅子山下已是過時的神話,再也代表不了香港,至少新一代港人無法代入那個想像。何處再尋找到足以振奮市民、具有共識的香港精神?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人,往往見不到自己社會和周圍環境的美好。當年初到貴境,對香港的自由感和西化氣氛感受特別深刻;不過在港生活幾十年後,若非忽然失去的話,根本不會留意得到。

近日社交媒體上時常見到有種訴求,希望返回過去的好日子,其實那段時光才算是過去的好日子?相信人人心中所指的都有不同,比較多人會選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筆者來港的那段時間。

獅子山下代表不了現時的香港

抵步前對香港最深刻的印記是來自劇集《獅子山下》,那是一個住在獅子山腳下徙置區內的貧窮家庭和周邊的故事。窮等人家日捱夜捱討生活、窮孩子蹲在地上做家課,對着電視屏幕感同身受。那些年的貧民都會努力工作,一份工唔夠就做兩份,但求解決兩餐一宿;脫貧之道就是栽培孩子,力爭上游,然後帶領家庭有較好的生活。

劇集重拍時的主題曲《獅子山下》轉瞬走紅:「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我哋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果然成為名句,40年後的今天仍有人頌唱。但當中隱含的「獅子山下精神」,迄今還有幾多人會接受?在特區成立前後時期,港人曾以《獅子山下》代表特區、作為香港精神的象徵;甚至在內地考察交流時用廣東話唱出這歌,標誌港人身份。

所謂「獅子山下精神」,簡單地講就是「不怕捱窮、努力打工可以過活、遇上困難可變通、相信明天會好過今天」。但隨着經濟結構轉型、工業北移、樓價與收入脫節,加上社會諸事不順;努力工作不保證足以餬口、十年寒窗畢業未必有份好工。

當年的獅子山下已是過時的神話,再也代表不了香港,至少新一代港人無法代入那個想像。何處再尋找到足以振奮市民、具有共識的香港精神?

香港人熱愛返工的形象

世紀交疊以來香港景氣曾試過低谷、也試過再爬高;港人以「識得食腦」自豪,但卻遇上「high tech揩嘢」泡沫的爆破。

不論怎樣就是無法凝聚到一股全港市民既感受到又會認同的香港精神,可以振奮民心團結一致、引領香港再度前行邁進。尋找這種具有代表性的香港精神,確實是刻不容緩!

2018年超強颱風襲港過後,全港路面交通因倒樹做成堵塞;令人最為難忘的是一張改圖的二次創作──踏上無盡旅途都要返工的「香港打工仔」。

香港人熱愛返工確是事實,不少統計都顯示港人工作時數是世界之冠。有說事關生活逼人、高昂生活費,但帶着一腔熱誠去上班,卻是支撐打工仔捱世界的精神支柱。社運出盡百寶令打工仔「被罷工」,縱使攔路停鐵亦無阻返工人。即使耗費三、四個小時而才可抵達工作地點,打工仔仍然在所不計。

不論天災人禍都無阻返工意志,驅使港人拼命上班的動力應是來自背後的一份責任感。

專業責任會轉化成香港精神嗎?

八十年代之後香港建立了以第三產業為主軸的經濟體系,當中最為突出的概念是專業化。不同行業意欲轉型,首要變革就是走上專業化道路,一段時間後坊間湧現大量專業人士。專業者也,賣的主要是責任感。

只要和鄰近地區的行家做比較,香港從業員的優勢是來自專業責任心。外地顧客力求來港採購相同的服務,着眼點是本地從業員所建立的有責任信譽,不若其他地方徒具空名的專業人員。

回望過去建構專業的歷程,首先可依賴的是法律保障和法律對從業員的規範;其次就是從業員素質,不論責任感或業界所需知識技能,倚靠的絕對是教育。但最近出現的社運,法治和教育都備受責難。然而重建一個有助向前發展的社會氣氛,着實需要尋找一份能夠得到全港認同的香港精神;一如在過去的好日子時我們曾經擁有過的《獅子山下》和伴隨而來的「獅子山下精神」。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