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漫筆:木雞集序

《木雞集序》是文天祥應同鄉張强的詩集而書,内題創作年份為咸淳癸酉,即宋度宗九年(1273 CE),約文天祥投筆從戎,領導抗元之前兩年。

《木雞集序》紙本手卷,縱24.7厘米,橫278.4厘米,是文天祥(1236 – 1282 CE)的草書墨迹,現藏遼寧省博物館。這卷書法是文天祥應同鄉張强的詩集而書,内題創作年份為咸淳癸酉,即宋度宗九年(1273 CE),約文天祥投筆從戎,領導抗元之前兩年。

文天祥的書法名氣當然會被他精忠衛國的大節大義所掩蓋,但後世的藝評家亦有人論及。例如《文天祥墨迹兩種》的簡介中引明王鏊在《震澤集》裡的話,說:「公之精忠大節,焯焯天地間,……,而字畫精妙,雖紙墨之微,亦皆不苟。」又引清吳昇在《大觀錄》說:「信國公精忠大節。以一身任有宋三日祀網常之重。臨池小道耳,無足為公軒輊。而世之寶公翰墨者,比於唐之顏平原。蓋兩公書不必同,其忠節同也。」都說文天祥精於書法,而且他的一字片紙都被人珍藏,可比唐顔真卿的墨寳。(顔真卿曾任平原太守,後人尊稱他為顔平原。)

《文天祥墨迹兩種》的簡介中又引明張丑《管見》的話:「信國公書體,清疏挺竦,其傳世《六歌》等帖,令人起敬愛。」我們現在雖然看不到《六歌》帖,但《木雞集序》這篇字給人的感覺與張丑的點評是相符的。《木雞集序》通篇疏朗,不單行距寛敞,字内的空間也十分疏朗,給人温文儒雅和完美統一的感受。草書當然是以簡捷為目的,但這篇書法的结字更加簡約。它不事繁複的纏繞,又不取大動作左右開弓,而每每用點或小折曲來點出字的結構。如圖一中的雞字和集字的隹部都以極簡的筆畫交待。雞字奚部的微曲,宗字冖部化為短橫鈎,都是例子。這些簡約的用筆正做成疏朗平和的書風。

圖一 《木雞集序》片段:「予言之而莫予信也,一/日吉永張彊宗甫以木/雞集示予,何其酷似選/也。從宗甫道予素,宗...…」
圖一 《木雞集序》片段:「予言之而莫予信也,一/日吉永張彊宗甫以木/雞集示予,何其酷似選/也。從宗甫道予素,宗...」

《木雞集序》的筆畫輕盈漂渺,有時纖幼如髪絲。但都以中鋒用筆,纖而不弱。米芾的《學書帖》說:「得筆,雖細為髭髮,亦圓;……。」這篇書法正是米芾所指出用筆細而圓的好例子。它的豎筆常作微彎,柔靱有致,而字的結體修長,尤使豎筆卓立,峻峭挺拔,灑脫超塵。這又和張丑「挺竦」的點評契合。

這篇字在輕入輕出之間蘊含著微妙的强弱變化,學書的人要細心領會。它的字大小參差隨意,如圖一第二行的彊字和第四行的道字,用行書寫出,使字特別大,增强了篇章的節奏感。另外,在圖一的永、宗、集、示、素等字中,它們的鈎都沿左下方向出鋒。寫完鈎之後,筆鋒自然而然地已飛出左下比鈎尖更低的位置,這時跟着寫鈎旁的兩點,左邊的點便特別低,使字顯出斜倚的姿態,而飛出主軸的點畫又增强了書法的動感,在平和的風格中注入飄逸的情趣。

文天祥另有草書《謝昌元座右銘自警辭》,也是咸淳癸酉年寫的,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圖二節錄其中卷首幾行。我們可以看到該卷的書法比《木雞集序》略多一點輕重的變化,但用筆清疏和勁挺的風格和《木雞集序》是一致的。這兩卷書法的瘦勁令人想起宋徽宗的瘦金體(或稱瘦筋體),以去盡豐腴的肌膚,突出筋骨,而成別樹一幟的書風。但宋徽宗的草書並不瘦,他的草書《千字文》可以為證。文天祥草書瘦逸之風在歷代的書法中也很獨特,我們稱之為瘦筋草,亦不為過。

文天祥《謝昌元座右銘自警辭》 局部。
文天祥《謝昌元座右銘自警辭》 局部。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局部。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局部。

臨寫着《木雞集序》,若聽清溪潺湲,如睹淡雲出岫。是無上的享受。

參考文獻

1、《文天祥墨迹兩種》,楊漢卿編,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 ISBN 978-7-5344-6776-9
2、《米芾學書帖》,見《中國歷代拓本精華》廿八,何海林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ISBN 978-7-5326-3660-0/J.305
https://kknews.cc/news/knlggv.html
3、《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ISBN 978-7-102-05989-1

靳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