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與慈的互動

父母與子女之間,再非父母要求子女盡孝便可,而是雙向的互動關係。家庭和諧絕對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不能要求只有單方面的付出。

年青學子面對著許多的問題,家庭是否和諧每多包括在內。中國文化裏有着十分重要的孝文化,更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孝是甚麼呢?古代每多是伴隨着忠而來,所謂在家能孝,在國能忠。為什麼皇帝都那麼喜歡孝子,漢代甚至乎有察孝廉的人才提拔方式,那是因為能孝的人,幾乎都是忠君愛國的,且又易於控制。《論語.學而》援引了有若所言:「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說得多麼動聽,能夠孝順的人,都不會以下犯上,安守本份;不會以下犯上,更枉論作亂為害了。朝廷重用了這些孝子,不就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作出了無盡的貢獻嗎!

父慈與子孝

孝文化、二十四孝故事,強調都是子女如何克盡孝道。我們都聽過「父慈子孝」四字,這個詞語較諸孝順更進一步,那便是所有關係都是雙向的。父有慈愛,子女才會孝順;父不慈愛呢?這裡沒有說明。有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又有說,儒家文化如何適切現代社會?如果我們要使傳統文化內涵仍在今天可行,過去如何便非第一等要事,而今人何以用之才是重點。

今天,人類積極消除各種的不公平,追求着永無止境而又持續迸發的進步。父母與子女之間,再非父母要求子女盡孝便可,而是雙向的互動關係。

父慈是子孝的第一步。在詞彙的結構裏,「父慈」與「子孝」乃是並列關係。這種詞彙由兩個意思相關、相近或相反的詞所組成,兩者不分主次,地位一致,而且詞性通常都相同。如此,則「父慈」與「子孝」可謂不分先後,兩者並重。再看《禮記.禮運》的記載,這是「父慈子孝」的典出。其曰:「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裡列出了十項,其中「父慈」居首,且在「子孝」之前,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全圖》(嚙指痛心)。(作者提供圖片)
《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全圖》(嚙指痛心)。(作者提供圖片)

孔子倡孝道亦非單方面的付出

細看《論》《孟》之書,父親出現的篇章並不多。正當我們都說古代中國傳統乃是父權社會的時候,能夠如何當好爸的描述卻是如此罕見,卻是並不尋常。另一方面,世上只有媽媽好,可是怎樣能夠當個好媽,或許也只能參考始撰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事實上,即使是在君權至極的情況下,唐代既有唐太宗下令「人鏡」魏徵編撰,以供自己參考如何管治國家的《群書治要》;教育太子,更因而生出了一部教人如何當個好皇帝的《帝範》。或說,當好爸好媽乃是經驗科學,重在實踐,不必看書,但即使我們不去追尋專書,意欲訪尋古代好爸片段的描述,依然是芳踪杳然。

楊國樞說:「在傳統的家庭倫理中,就親子關係而言,雖然常常『子孝』與『父慈』 並論,但對後者的重視程度,卻遠不如前者,對後者的分析討論,也遠少於前者, 因而形成一種不對稱現象,予人以『重孝輕慈』的印象。」(見《孝道與孝行研討會論文集》)說的就是普遍的現象,父慈確實在傳統文獻裡沒有太多的反映。先秦的孔孟何其偉大,我們但知孔子母親顏徵在,以及孟母教子之重,至若孔父與孟父,似乎都在孔孟的成長過程裡缺席。《史記》但云「丘生而叔梁紇死」,孟子的生平事迹更幾乎不見孟父的踪影。幸好後世有心之人「愛子及父」,今天我們到山東濟寧孟廟時才能得見孟父的神牌。

二十四孝的故事多有與孔門弟子相關,其中嚙指痛心的故事說的是曾參。曾參在孔門裡以孝著稱,但其孝實有愚不可及之處,孔子嘗深責之,而曾參與父親曾皙的互動,實在值得我們關注。在曾子芸瓜的故事裏,我們看到作為父親的曾晳不問情由,直接擊暈曾參,而曾參不但沒有逃跑,更彈琴以示自己身體健康。如此愚孝,其風不可長,孔子深以為非。不愚孝,這裏我們可見孔子主張父慈與子孝乃是對等的關係。父親暴怒,兒子便當避走;孝乃在慈的情況下才出現。父親不慈,而兒子孝之,便是愚孝了。

《論語》有些章節歧解眾多,其中一章是「父為子隱」章: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第十八章

甚麼是坦白直率呢?孔子和葉公有不同的看法。葉公指出他心目中的坦白直率是父親偷羊的話,兒子便會出來頂證。孔子對此持不同意見。孔子以為坦白直率應該是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也會為父親隱瞞。孔子的想法是否合法,我們暫且不論,但這裏所見父子關係是相互的、是平等的,卻屬古籍裏所罕見。

仁是人與人的互動

中國古代的孝文化,構成了傳統文化重要的一環,但這是否孔門的核心思想呢?不是,「仁」才是孔子思想最裏重要的部分。一部《論語》之中,「仁」出現了109次(《論語逐字索引》)。「仁」的重要性,當然不是由於出現次數之多。畢竟整部《論語》15935字,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子」字(972)和「曰」字(758)。

「仁」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是从亻从二,這裡的關係是雙向的。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第四章「孔子及儒家之初起」云:「《論語》中言仁處甚多,總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禮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其實歷代學者對「仁」的解釋甚多,今只採錄其一,未免以偏概全。但是,「仁」是甚麼,諸家解說,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又是有若,他以為孝悌是仁的根本,這個解說值得斟酌,此處的「孝」是父慈子孝,「悌」是兄友弟恭,因此孝和悌便各自表達了雙向的意義,而這裡的「孝」和「悌」合而言之便是「仁」。那麼,「仁」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情況便不言而喻了。

人與人的關係是互動的,父慈才有子孝。而且,父母是成長人,子女是小孩,孝與慈必然是慈先於孝,不可能是先孝才有慈。因此,為人父母者,如沒有對子女的慈愛,那便不要期望子女能夠盡孝。家庭和諧絕對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不能要求只有單方面的付出。

潘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