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聽到她氣呼呼的電話:「不知什麼緣故,他又大發少爺脾氣,在屋裏大聲嚎叫……」「那妳怎樣面對?」
「我跟他說:『請改掉你的臭脾氣,再這樣下去,我會跟你離婚!』」
她說老公脾氣壞,她也同樣有脾氣。婚姻生活中,怎樣面對彼此的脾氣是一個大學問。
最首要的是找出會發脾氣的遠因與近因。遠因很可能跟原生家庭有關,比方說自己的爸爸發脾氣時會大發雷霆,便會「潛移默化」影響了兒子。近因則可能是夫妻間的溝通出問題,如對婆媳關係、兒女教養、金錢的使用等,都可以成為發脾氣的理由。
至於女的若發脾氣,很多時就是用冷戰,以為「死忍」就沒事,但忘了「忍」字頭上一把刀,積累下來的怒氣一旦「爆發」起來更不可收拾。
脾氣是可以改的。問題是,我們願意嗎?
每個人都有一個「脾氣掣」,就是生氣的觸發點。好像有位男士自幼被家人說他「無用」,有天跟太太吵起來,她一句「你真無用」,他就想起童年被罵的景象,氣得七竅生煙。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掣」是什麼,一被觸及,告誡自己「多等15分鐘」或「離開現場」,跟配偶說遲些再談。
所謂談就是要好好談,最理想的過程是:問問、聽聽、回應。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把錘子,你很容易把每件事情都當成釘子來處理。」溝通的關鍵是我們是否願意收起錘子,換成一塊不斷吸收聆聽的海綿。
領導學者John Maxwell曾說在脾氣爆發時,要「花30秒去表達你的感覺,然後結束。」超過30秒的話,其實是把小事化大,是在用錘子溝通啊!小心!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