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第二代的成長記憶──台灣眷村飲食文化系列報道

大多已被改建為高樓大廈的台灣眷村成了光陰般的前塵往事,台灣各地也開了一些標榜眷村菜的小館,或許人們懷念的不只是簡單家常的滋味,而是那個貧窮年代裏豐盛的人情回憶。

眷村菜是整個大時代的產物,是五湖四海外省文化的大融合。對老兵來說,眷村菜吃的是濃濃的鄉愁滋味,是船票與郵票兩頭的相思,但對外省第二代而言,眷村菜更多的是含有情感成分的成長經驗。

眷村生活之於外省第二代,最令人懷念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經驗。由於飲食參與了歷史經驗的創造與延續,因此,每每品嚐眷村菜,就能再次喚醒當年摻雜酸、甜、苦、辣的記憶。

如同韓良露在〈飲食的城市時間散步〉一文中所述:

「時代是可以品嚐的,我們所反覆咀嚼的,並不只是大稻埕某個沒有招牌攤子的清粥素菜,並不只是艋舺一地的福州元祖胡椒餅,並不只是早期圓環的廈門式潤餅,食物中所蘊含的滋味,有時是來自閩南移居先民逐漸落地生根的古早味,有時是在地人過日子的口腹之需,卻都成為時代的印記,我們品嘗了食物,就記住了時代。

……所以多年後,那沿街叫賣『饅頭~~花捲~~豆沙包~~~』的山東鄉音、那下午時分醬菜車上鈴鐺的叮叮噹噹聲響、那在深夜忽遠忽近響起的賣麵茶的汽笛水聲──這些消逝的日常聲響,都格外使人想念。」

厚厚棉布包着的,會不會是饅頭和豆沙包?
厚厚棉布包着的,會不會是饅頭和豆沙包?

對許多眷村出身的台灣人來說,記憶中一定有一位不知名的外省伯伯,推着一輛破舊的單車,後座架着一個長方形的大木箱,箱子四周包着厚厚的棉布(類似上圖),沿路叫賣着「饅頭~~花捲~~豆沙包~~~」,這個情景是許多人的集體記憶,如今已不復見。

近幾年與姊姊王蓉蓉開始推廣眷村菜的台灣著名電視製作人王偉忠便曾在書中說:

以前眷村一堆山東老先生賣大餅、饅頭,腳踏車後座裝大餅饅頭的木盒,用棉被蓋着,進到村子就用山東鄉音叫賣:『大餅~包子~饅頭~』我們幾個小孩子皮,就在旁邊偷偷品頭論足說,那一定是批貨來賣,不是他自己做的。老先生在旁邊聽到就火了,又不好跟小鬼一般見識,還照叫賣,只是在『大餅~包子~饅頭~』,後面瞪着我們多加了一句:『都是自己做的!』

至今仍有老兵推着攤車賣饅頭。(來源:〈93歲老兵推攤賣饅頭 「大餅爺爺」有一個平凡願望〉,15/07/2020,ETtoday新聞,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715/1760718.htm#ixzz7DURELcXe)
至今仍有老兵推着攤車賣饅頭。(來源:〈93歲老兵推攤賣饅頭 「大餅爺爺」有一個平凡願望〉,15/07/2020,ETtoday新聞,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715/1760718.htm#ixzz7DURELcXe)

至今仍有退伍老兵在街頭擺攤賣饅頭、包子。隨着時代進步,大多數饅頭、包子店已成為如下圖的專門店。

台灣隨處可見的饅頭包子專賣店。(網絡圖片)
台灣隨處可見的饅頭包子專賣店。(網絡圖片)

貧窮年代裏的人情回憶

近年來,為活化空間的運用,古老眷村大多被改建為高樓大廈,眷村成了光陰般的前塵往事,許多人開始懷念起眷村菜來,台灣各地也開了一些標榜眷村菜的小館,或許人們懷念的不只是簡單家常的滋味,而是那個貧窮年代裏豐盛的人情回憶。

有些眷村菜店家是從幾十年前或許為了改善經濟狀況而開了小店販賣拿手菜,從眷村還未拆遷時就已開始營業,也有的是曾住過眷村的外省第二代在外創業,他們製作出眷村裏的傳統味道,在各個地方喚醒離開眷村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味覺記憶,讓這些古早美味與眷村文化,在餐食之間可以傳承下去。

冰糖蓮藕。
冰糖蓮藕。

當年原以為「隨時要反攻大陸」而成立的臨時眷村,卻佇立許久,久到成了近代台灣重要的歷史地景。眷村的竹籬笆之內,是整個「丟掉的中國」的縮影,南腔北調,相濡以沫;竹籬笆之外,是另一個台灣。

時光流轉,眷村一個個拆了改建,「生活環境改善了,生活的味道卻不對了」,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現任《眷村》雜誌創辦人的謝小韞在文章中這麼寫着。近年眷村改建推動得如火如荼,但也同時淹沒了竹籬笆的記憶,「眷村反映了大變遷的時代,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房屋的形式之外,小至大江南北各地的飲食:大至社會語言學,『外省文化』都有吃重的角色。」她說。

為了避免這個台灣特有的歷史印記消失,搶救消失的眷村,近幾年在台灣正以各種形式努力着。台灣各縣市政府將所在地的眷村運用「指定歷史建物」的法定權力將其保留下來,如台北市政府保留的四四南村、中心新村、煥民新村、嘉禾新村,桃園縣政府保存了馬祖新村和憲光二村……等等,或委託民間承辦保留眷村氣氛的民宿,如位於高雄左營建業眷村的「軍旅舍」,提供旅客眷村生活的體驗。

一如陳芳明在《台灣新文學史》書中回顧,1970年代即便那時被定位為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時期,「本地作家描寫農村,外省子弟描寫眷村,構成新世代文學的景觀。其中有理想,也有幻滅,……張大春、朱天文、朱天心、蘇偉貞、袁瓊瓊筆下的眷村生活,關懷的主題容有不同,但絕對都是屬於台灣。」除了保存眷村硬體,存在已久的眷村故事等軟性題材,亦透過電視劇「光陰的故事」、舞台劇「寶島一村」、雜誌《眷村》……以及各縣市政府接力甚至年年舉辦的「眷村文化節」、「眷村嘉年華」,將當年眷村的生活況味呈現或保留下來。

時代的顛沛與流離,撞擊出台灣特有的多樣美味。在高雄小有名氣、位於左營軍港附近有「小香港」之稱的左營果貿社區,前身為海軍眷村果貿三村,1965年完工時為南台灣最大的眷村。後來因房舍老舊、不敷使用,國防部於1977年核定眷村改建計畫,改建為集合式住宅,並於1984年完工落成,由於大樓外觀像密密麻麻、層層堆疊的籠子,因此獲得了「小香港」的稱號。

有「小香港」之稱的左營果貿社區,前身為海軍眷村果貿三村。(Shutterstock)
有「小香港」之稱的左營果貿社區,前身為海軍眷村果貿三村。(Shutterstock)

社區內幾家頗富知名度包括早餐店、餃子館、餅店的眷村美食店家,近年來吸引不少觀光客駐足,成為高雄知名景點之一。「果貿社區家家戶戶的廚房做出的都是眷村美食,更是居民們的生命歷程與故事。每一位居民都有着驚心動魄的來台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部血淚斑斑的現代史。每一道美食,每一個味道,都牽連着一串回憶、一串故事,許多居民說道,當初爸爸媽媽們往往是一邊做菜、一邊流淚思念遠方的故鄉。」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李明軒說。

他細細的切蔥,往事在煙幕裡歷歷浮現出來。一夥單身漢,就算他會做菜,和面擀餃子皮,幾樣菜,蔥拌蛋,蟹黃蛋,雞絲拉皮,蘿蔔絲鯽魚湯,絕對是他傳授給程太太的。偶爾請客做滷味,都靠他漂亮的切工,蛋黃黏刀,他發明的用縫衣線來分瓣,又俐落又均勻。炒炸醬也是他獨到,拌拉麵吃,一搶而空。

──朱天心《未了》

台北市市民大道陸光麵館・紅油抄手麵。
台北市市民大道陸光麵館・紅油抄手麵。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的詩篇,勾勒出眷村老兵的思念。當年飄洋過海來到台灣,誰也不知這一別,居然是往後困守孤島四十年,兩岸隔絕,家人、故鄉再無音信。

隨着族群融合新時代來臨,軍眷在台灣一甲子的回憶與文化也逐漸沒入歷史的浪潮。新式眷村國宅雖有着原本眷村地名,但具有眷村象徵性的圍籬已不復存在。

國宅蓋好,他們家抽籤分到東座一間第五樓的房子,三房一廳,衛浴廚房。才3年,這地方全部改觀了。有些住戶已遷居別處,私下把房子或賣或租頂給別人,份子漸漸變得複雜,不再是清一色的純種眷屬。

眷村是台灣社會中相當特殊的一個社群,在台灣的社會中,眷村及眷村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次文化,成為台灣歷史及台灣文化的一部份。如今只能藉由各地眷村市集及倖存的小店,透過舌尖上的味蕾,細細品嚐那段「光陰的故事」。

台北市市民大道陸光麵館・炒餅。
台北市市民大道陸光麵館・炒餅。

台灣眷村飲食文化系列報道 3-3

延伸閱讀:
負載鄉愁的滋味──台灣眷村飲食文化系列報道 3-1
台灣眷村小吃知多少?──台灣眷村飲食文化系列報道 3-2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