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an 22 2025 22:36:2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外媒如何圍觀「雙十一」?

中國的土特產——光棍節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
中國的土特產——光棍節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
 
這兩天,在國人「買買買」的狂潮裏,世界各國的媒體已經悄悄對這次瘋狂做了全方位的報道:
 
 
《今日美國》(USA TODAY)發表報道《阿里引領世界最大的購物狂歡》(Alibaba leads world’s biggest online shopping spree)。
 
這篇文章以「中國銷售,而非中國製造」(Sold, but not made, in China)為小標題,談到光棍節巨額的銷量顯示了中國日益增長的重要性,中國崛起的中產階級逐漸成為全球購物市場的的主力軍。因此,即使美國消費者不關注雙十一,美國公司也沒有閒着。雙十一是他們打入中國市場、提升銷量的大好機會,比如說,雅詩蘭黛、耐克等公司都參與了今年的天貓大狂歡。
 
「引進來」做的如火如荼,「走出去」也不遜色。中國的阿里巴巴已經進入南美、印度等市場,被作者定義為美國的電商巨頭亞馬遜在爭奪全球市場上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BBC 發表文章分析了為什麼中國人每年都要慶祝雙十一。報道稱,中國的光棍節通常被認為發源於民間,但崛起之勢還是由電商推動。2009年,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決定把這天變成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通過舉行為「光棍」提供大幅折扣的「購物狂歡節」而獲利。
 
 
另外,雙十一可不是「光棍」的專利。該報道援引新華社去年對雙十一「結婚潮」的報道,稱雙十一是兩個光棍(11.11)靠在一起,也是情侶和已婚者的節日。
 
英國《衛報》報道稱中國雙十一的空前盛況讓人震驚,也讓美國的購物狂歡節「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和「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相形遜色。該報道援引電商行業專家的話稱,今年「雙十一」主要的變化,是一些偏遠地區的交易量以極快的速度增長,而往年訂單的主要來源是富庶的東部沿海和南部地區。這點變化讓雙十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節日。
 
 
該報道還提到,通過提倡全民「買買買」,雙十一購物狂歡同樣符合政府高層「出口轉內需」的經濟政策。
 
《金融時報》則從電商賣假貨的角度關注了雙十一。報道稱,伴隨着雙十一期間訂單數量的大幅增加,消費者權益律師也忙碌了起來,因為雙十一也是假貨的猖獗時期。報道引用了 SAIC 近期的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電商的貨品中,有40%是假貨或質量很差。隨之而來的是自2013年以來消費者投訴的成倍增長。
 
 
香港《南華早報》也詳細報道了雙十一年年遞增的銷量,以及阿里誓將「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國際化的戰略。報道特別提到,今年阿里將首次在水立方舉辦狂歡晚會,擴充雙十一的「文化內容」。
 
 
然而,年年狂炒的「雙十一」會不會有一天引發人們的厭倦呢?
 
《南華早報》的報道援引 Razorfish 的電商部門策略總監 Seton 的話,稱「是時候出現一些創意來把這個事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了」。晚會的舉辦正是一個很聰明的舉動,它將吸引世界範圍的注意和期待。
 
原刊於錦麟觀察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亞新社)
 
(圖片:錦麟觀察微信平台)

楊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