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評會創會主席曹啟樂校長討論「合約制不是洪水猛獸」,使晚輩大開眼界。早側聞曹校長在任期間,就開風氣之先,以合約聘用助理教師等低薪職務,善用合約教師的「活水」,為學校提供「發展空間」。曹校長認為合約制對校長和合約教師皆有好處,孰料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許對校長管理有其「彈性」,但對於合約老師,只有百害而無利。
曹校長於教育界有豐富經驗資歷,晚輩不能望其項背,此處只望淺談鄙見,交流交流。
不要涼薄說沒有「所謂」職業保障
曹校長指合約教師「只不過沒有所謂『職業保障』,要逐年續約,以及不能享用『公積金』而只能如一般僱員般得到『強積金』保障,而於前者政府配撥的金額遠遠大於後者。」姑勿論公積金與強積金在退休結算的保障大不相同,大抵曹校長數十年前入職時制度仍未如此複雜,未能設身處地理解合約教師的困局。說「所謂」職業保障說得容易,卻未免令人感到涼薄。
提及大多合約教師待遇與編制老師無異,無疑是欠準確的。2016年教協會向合約教師、副教師/助理教師和教學助理發出問卷,受訪者中有三成合約教師薪金低於文憑教師起薪點,大量有師訓的副教師和教學助理薪金只有正職教師的一半。以合約教師而言,當中全部學位畢業、四成持有碩士、九成已有正式師資培訓。副教師/助理教師和教學助理當中,持有碩士學位和師訓資格者亦不鮮見。除了職業穩定性,更影響教師參加政府資助的專業進修課程的機會;部分合約教師或副教師/助理教師、教學助理,在假期、解僱程序等,亦不盡相同。有合適資歷、工作量相近,卻未獲得同等待遇。合約教師當中,五成任職5年或以上甚至10年;四成為30歲或以上,自己的人生規劃因職業不穩定亦大受影響。如此種種,可以一句沒有「所謂」職業保障而輕輕帶過嗎?
教師每年徬徨求職,不因能力卻因學校資源所限不獲續約、捨棄結交照顧的學生,成為教師永久的痛。穩定編制數十年至退休的曹校長,又是否能夠理解?
「現行資金轉常額需解僱合約教師」是偽命題
曹校長文中提及如政府把現時額外撥款全數轉化為常額教席,有更多合約教師需因撥款中斷而失業、工作量亦轉嫁至常額教師身上,亦使大學新畢業生難入行。並非業界樂見。但難道長期維持合約制,減少對學生的長遠穩定照顧、犠牲年青教師的上流空間、造成世代矛盾,又是業界所樂見的嗎?
「現行資金轉常額需解僱合約教師」是一個偽命題。曹校長不可能不了解,一直以來工會和坊間對增加常額教席的討論,不是現行撥款轉常額,而是一如是次政府36億撥款一樣,增加新資源、提升班師比例,從根本上增加人手。曹校長更不可能不了解,現時教育界的問題,是政府提供的編制人手不足應付新高中和新教育需求,卻只以短期撥款應付,造成教師和學生的雙輸局面。
現時特區政府於教育上的投資,比回歸20年以來、或比同等水平經濟體都少。要解決教育界的問題,為什麼方向不是教育界上下團結一致,要求政府增加資源、使教育界有更穩定健康的環境教學、提升教育質素,而是以延續合約制去剝削教師的權益?
勿讓合約制成為管理工具
「校長酌情運用人手」,有時是合理的,談「酌情」,我們相信大多數校長是正直的、在有限資源內只能無奈調動資源保留教師。但一如上述,為什麼需要校長在有限資源中無奈酌情、而非要求政府增加資源?
曹校長指直資雖只有短期合約卻運作良好,怕是見樹不見林。有時耳語,有些學校管理方式,不論直資或津校,屢受各種批評。比如合約制成為學校的管理工具,以本就應得的常額教席為吸引騾子的蘿蔔、解僱為大棒,議價能力較低的合約教師,總成為第一批被指揮辛勞的對象、學校缺乏資源時亦成為首批被「酌情」減薪甚至棄如敝屣、予取予攜。如此對教育界又公平嗎?又是業界所樂見嗎?
潤物細無聲,教育有時不易看見成果、也需要教師長期的投入關顧,年輕教師需有穩定的環境發展專業。合約制也許對校長而言不是洪水猛獸,但對於整個業界,代價可能是教育質素的低落、學生照顧的削弱、年輕教師難以上流以及未來的教育界斷層。眼見是活水,也許最終成為一潭死水。晚輩謹勸曹校長及其他諸君,慎思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