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行:西貢半島百年天主教堂導賞

近年教區開展「古道行」計劃,重修重建各小堂,探索以不同模式傳教同時,既是歷史與文化的延續,亦是宗教文物建築的保育,也為山友行者,在走逛郊野過程增添別具特色的人文內涵。

承接前文:〈古道行:走逛西貢半島天主教小堂〉

前篇述及大浪郊遊徑沿途三所小堂,以及白沙澳連走深涌的兩所小堂,以下接續分述西貢半島餘下數所可追溯百年以上歷史的天主教小堂。

蛋家灣聖伯多祿小堂

位處大灘海東岸的蛋家灣,早於1865年(清代同治年間)已有傳教士到來。1872年載錄當地村民教徒有16人,1873年建置小堂,翌年因颱風摧塌;1880年重建,又因毀塌再覓地重建。現址位於「蛋家灣」南邊臨海的聖伯多祿小堂建於1908年,同時為村童提供小學教育,設有崇明學校。蛋家,即蜑家,用以稱謂長居海上的漁民。大灘海屬內海,三面陸地山丘屏障,出海口即塔門島,朝西向的蛋家灣適合漁艇停靠。近岸由北而南聚有謝屋、劉屋、林屋、巫屋各姓鄉民毗連而居。

蛋家灣亦發展成為教友村,1959年載錄教徒數目超過百人。同樣是村民外移,教堂荒棄,於1990年代小堂改作福音戒毒之用。

蛋家灣劉屋民居透視的天主教信仰。
蛋家灣劉屋民居透視的天主教信仰。

到訪聖伯多祿小堂最便捷由黃石碼頭乘渡船至高流灣,沿海傍步道走半小時可達。

小堂位處西貢半島東北角,是整個新界陸地最東北的教堂。 陸路往返是腳力與毅力的挑戰,建議路線如下:

北潭凹>赤徑>大浪坳>蚺蛇坳>蚺蛇灣>蛋家灣>東龍尾輋>東龍頭輋>沙頭>赤徑>北潭凹

(全程約18K,8小時,中途可由高流灣或赤徑乘船撤退)

聖伯多祿小堂(相片左下角屋頂白色)前臨大灘海,位處蛋家灣沙灘南側,遠處小島為塔門。
聖伯多祿小堂(相片左下角屋頂白色)前臨大灘海,位處蛋家灣沙灘南側,遠處小島為塔門。

黃毛應村玫瑰小堂

1970年代,政府於官門水道修建萬宜水庫,糧船灣洲東、西兩端築設大壩與西貢半島連接,西貢半島南岸與糧船灣洲的百年小堂現時皆可較便捷前往。

這範圍由西往東分別有接近大網仔的黃毛應村玫瑰小堂、近傍北潭涌的上窰村聖母七苦小堂丶北丫村龍船灣天主堂、浪茄村聖母聖誕小堂。

黃毛應村玫瑰小堂原建於1875年,1923年重建,現址小堂建於1939年。日本侵華及佔港時期,抗日游擊隊的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在玫瑰小堂成立,各村村民不惜犧牲,英勇抗日。大網仔與北潭涌之間的斬竹灣,政府置立有抗日英烈紀念碑,以兹紀念(另一置立於烏蛟騰)。前往黃毛應最直接可乘車經大網仔入仁義路、武英路直達。如步程則南線可走黃竹灣村、昂窩村山徑路,北線連通麥理浩徑第三段M066座標進出。

黃毛應村玫瑰小堂原建於1875年,歷1923年重建。現址小堂建於日軍佔港前兩年的1939年,因位處近海又隱於山野,小堂及赤徑聖家小堂同用作港九獨立大隊的抗日基地。
黃毛應村玫瑰小堂原建於1875年,歷1923年重建。現址小堂建於日軍佔港前兩年的1939年,因位處近海又隱於山野,小堂及赤徑聖家小堂同用作港九獨立大隊的抗日基地。

聖母七苦小堂

北潭涌上窰村聖母七苦小堂,建於1900年,從北潭涌上窰巴士站沿復興橋步行半小時可抵達。其近鄰黃宜洲村早於1875年已載記有村民教徒25人,亦曾置建有小堂,唯原址已難覓。此範圍可順道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及臨海灰窑,行走上窰家樂徑/ 郊遊徑、曝罟灣海堤等。

上窰村聖母七苦小堂,前臨河涌出海口,建於略高台地以防潮漲水淹之患。1980年開始用作公教童軍活動營舍。
上窰村聖母七苦小堂,前臨河涌出海口,建於略高台地以防潮漲水淹之患。1980年開始用作公教童軍活動營舍。

龍船灣天主堂

龍船灣天主堂位於糧船灣洲南岸,可乘車至萬宜路抵北丫/東丫路口,沿步道南下走半小時至北丫村。小堂建於1910年,同樣因村民外移,除臨海前排村屋尚較完好,後排屋舍多已荒棄。小堂隱沒於山麓林內,如能覓得村內鑲嵌紅磁磚綠瓦頂的葉氏家祠,小堂即在其後。小堂廢棄多時,屋頂全塌,僅餘前後兩幅部分山牆及屋腳頹垣;正門設於前山牆,而位於堂內的祭台位置依稀能辨。小堂居高臨向糧船灣海,遠望甕缸群島。其側緊鄰建築原為祠堂及學校,破毀不堪;如往瞻望,務須注意安全。北丫周邊可走逛東丫、白腊、白虎山、大蛇灣、大蛇頂。

糧船灣洲北丫村的龍船灣天主堂,坍塌嚴重,僅餘前幅山牆正門部分立面、後幅山牆及兩側屋腳頹垣。
糧船灣洲北丫村的龍船灣天主堂,坍塌嚴重,僅餘前幅山牆正門部分立面、後幅山牆及兩側屋腳頹垣。

聖母聖誕小堂

至於新界陸地最東的小堂,是早建於1918年,前臨浪茄灣內浪茄村的聖母聖誕小堂,小堂現處於基督互愛訓練中心內。乘車至萬宜水庫東壩,可近賞六角柱石,遊走大壩、官門遺洞、破邊洲,東壩東側前往浪茄灣約要步行半小時。浪茄沙灘可以比美大浪西灣,東壩是麥理浩徑第二段的起點,即麥理浩徑此路段,沿途可走逛包括浪茄、西灣、大浪、赤徑4所小堂。

聖約瑟小堂

西貢半島以南海島,有鹽田梓。傳教士早於1864年抵達小島,向從事曬鹽、耕種、打魚的客家村民傳道,至1875年村民皆領洗入教,教堂於1890年建置,稱聖約瑟小堂。此小堂規模較大,保存完好;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優良獎,2011年古諮會提升評級為二級歷史建築。可由西貢碼頭乘搭街渡前往鹽田梓,亦可在近鄰海旁租用獨木舟划行往返。

西貢半島百年小堂,尚有一所原置建於沙咀村,1970年代築建萬宜水庫,小堂與鄉村已遭淹沒。

回望百多年前傳教士在西貢半島的傳教歷程, 是艱難而具開創性的豐盛時刻。

上窰村近鄰的黃宜洲村亦是教友村,村口可見喪葬的骨殖金塔與十字架,墓碑書「主曆一九七八年......重修」,反映了客家文化與天主教信仰的融合。
上窰村近鄰的黃宜洲村亦是教友村,村口可見喪葬的骨殖金塔與十字架,墓碑書「主曆一九七八年......重修」,反映了客家文化與天主教信仰的融合。

傳教歷史比租借新界長久

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簽訂,繼香港島的割棄,九龍半島亦為英國人所佔;至於新界的租借,是沿於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但以意大利籍為主的天主教傳教士,卻早於1860-70年間,即英國勢力尚未佔租新界前,已冒危難闖進偏遠的西貢半島各小村,個別傳教士更因而遇盜匪或不同原因遭謀害致死。但靠着能與客家村民的文化融合,不但不少村民領洗入教,並在各村內提供社會服務,尤其村童的教育,建學校、築小堂,更有不少鄉村發展為教友村;當年天主教在西貢半島的傳教成果是豐盛的。

如從歷史交通發展看,傳教士應是從南北兩條海路進出西貢半島各鄉村傳教。北路由大埔乘船來往半島北面的深涌、海下、赤徑、蛋家灣、大浪、 西灣;南路由筲箕灣乘船來往半島南面的大網仔、北潭涌、 糧船灣洲、浪茄、沙咀、鹽田梓。並在沿岸或海路或山徑遊走,也因此,各小堂皆建於臨海或近海鄉村。

隨着1960年前後村民棄耕及大量外移,不少鄉村及村屋荒棄,小堂亦全遭棄用。幸而,1980年前後陸續改作教區童軍活動營舍或基督戒毒中心等用途,加上近海傍較易到達,以及教友參與維護,小堂大多得以倖存,不會如荒棄村屋,或坍塌,或遭叢林淹沒。近年教區開展「古道行」計劃,重修重建各小堂,探索以不同模式傳教同時,既是歷史與文化的延續,亦是宗教文物建築的保育,也為山友行者,在走逛郊野過程增添別具特色的人文內涵。

古道行 2-2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