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載物的權力社會責任

政權效法大自然營造一個營生環境,讓萬民可以在其中生活繁衍,整個就是「厚德載物」的真正概念。

「厚德載物」一語最早見於《周易》,〈周易‧坤卦〉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載物」是最流行的書法題詞之一。「厚德載物」一詞現在普遍解作做人要有優良品格,待人要像天地般有所包容。

不過,春秋末以前的文憲及文字記錄,是王室貴族專有專享,民間大多數是不識字的,所以,這些行為準則都是對王室貴族統治階層的要求,作為治國之道,〈管子‧法禁〉便說「聖王之身,治世之時,德行必有所是」,其中明顯「德行」是對政權的要求,但若只說優良品格,實在太空洞,所以古代的「德」字必然另有更詳細的解釋及內容。到底「德」字在古代是如何理解的呢?實際上,「厚德載物」的意思是指政權要像天地照顧萬物一樣照顧萬民,讓所有人都可以自食其力,這便是「權力社會責任」理念,《管子》解釋最詳細。

政權照顧萬民 天地養育萬物

〈管子‧形勢解〉說「天覆萬物而制之,地載萬物而養之,四時生長萬物而收藏之,古以至今,不更其道」,先說明大自然養育萬物的事實。其實古代用字並不抽象,意思是實在的,而天並不是一種抽象的形而上概念。天是指整個大氣空間,天在萬物之上所以覆蓋萬物,天調和氣候,使「地」營造成供萬物生長的營生環境,讓萬物吸收「地」的養分而生長,這個便是盛載萬物的「器」概念的意象來源。萬物便依着四季變成在地上生長繁殖。

〈管子‧版法〉說「法天合德,象法無親」,就是說政權照顧萬民,就要像天地養育萬物一樣,順着四季變化營造一個供萬民可以自食其力的營生環境,同時沒有親疏之別。這便就是中國古代的重要文化「信」,「象法無親」就是《道德經》49章所說「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即無論入民信不信任,政權都要保障他們的生活。政權就是要有責任建立盛載入民生活的大器,所以〈管子‧版法解〉說「凡人君者,覆載萬民而兼有之」。

但是,政權怎樣可以為人民建立營生環境這一大器呢?古時農業社會,科技並不先進,雖然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順應四季變化的道理,但是在實際運作時便不是這樣簡單,天氣時有變化,同時,諸侯國佔地近現時半個或一個省,處處地理環境不同,人口甚眾,上過百萬,農業社會並非全部人口耕作,春秋時已分士農工商,即是務農以外,還有人生產工具器械,有人行商處理各地物資交易,另外有人作運作管理。其中以農業生產最重要,〈管子‧國蓄〉說「五穀食米,民之司命也」,糧食是重要維生物資。政權建立及維持一個營生環境,就是要建立一個經常性的觀察制度,收集各種不同資訊,預測或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又或用作改善生產。

思考民生問題 建設營生環境

這種觀察制度整合出一種思考方法,稱為「心術」。中國古代以心作為用作思考的器官,而一個社會,人君就是社會的心,即是政權的位置是負責思考處理和解決社會問題,而重中之重的社會問題就是人民生活。收集得來的這些資訊只是原始資料,同時資訊並不是定形,是變化多端,要靜心才可以覺察其中重點。〈管子‧心術下〉說「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飾德,萬物畢得。翼然自來,神莫知其極。昭知天下,通於四極。是故曰,無以物亂官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內德」。其中「正形飾德,萬物畢得。翼然自來,神莫知其極。昭知天下,通於四極」,便是指觀察及靜心之後而有所呈現。而「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治」說,思考還要有「正」這一公正原則,否則心思是不會靜。最後「無以物亂官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內德」,還要擺脫各種干擾,才能夠心靜而有所得,這便是「德」。所以〈管子‧心術上〉說「德者得也」。

到底思考些什麼呢?《管子》便有具體說明,〈管子‧五輔〉說「辟田疇,利壇宅,修樹蓺,勸士民,勉稼穡,修牆屋,此謂厚其生。發伏利,輸墆積,修道途,便關市,慎將宿,此謂輸之以財。導水潦,利陂溝,決潘渚,潰泥滯,通鬱閉,慎津梁,此謂遺之以利,薄徵斂,輕征賦,弛刑罰,赦罪戾,宥小過,此謂寬其政。養長老,慈幼孤,恤鰥寡,問疾病,弔禍喪,此謂匡其急。衣凍寒,食飢渴,匡貧窶,振罷露,資乏絕,此謂振其窮。凡此六者,德之興也」,要思考的,就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六個方面。一、「厚其生」:居住及生產,二、「輸之以財」:交易及物流,三、「遺之以利」:維護社會基建,四、「寬其政」:待民從寬,五、「匡其急」:體恤孤寡老弱,六、「振其窮」:救助窮困。「凡此六者,德之興也」,就是建立一個營生環境的基本工作。所謂「厚德」,便就是政權本着照顧人民的社會責任,營造一個良好營生環境。

〈管子‧兵法〉說「養之以德,則民合」,政權能夠建設好一個營生環境,使萬民能夠養活自己,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政權空喊社會團結是沒有用,做實事才是重要,「凡此六者,德之興也」雖然是2,600多年前的標準,但放於現代仍然不過時。而政權之德,營造營生環境,可以給「權力社會責任」一個明確的定義。這政權之「德」,同樣也就是《道德經》51章說「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中的「玄德」。《道德經》分上下兩篇,38章至81章稱為《德經》,便是詳細解釋這「權力社會責任」觀念了。

〈管子‧版法解〉說「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地載而無棄也,安固而不動,故莫不生殖。聖人法之,以覆載萬民」。其中「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地載而無棄也,安固而不動,故莫不生殖」,最清楚說明大自然營造一個營生環境,讓萬物可以在其中生長繁殖。「聖人法之,以覆載萬民」,亦最清楚說明政權效法大自然營造一個營生環境,讓萬民可以在其中生活繁衍,整個就是〈周易‧坤卦〉「厚德載物」的真正概念。而「聖人法之,以覆載萬民」這政權像大自然般照顧萬民的政治觀,便就是老子說的「道法自然」。

中國古代很多重要文化或觀念,撥開文字的蔽障,還原其原來面目後,發覺放於現代仍然適合。「厚德載物」可以作為政權施政能力及施政得失的檢視標準。

曹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