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2:29:1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半部《論語》治天下

宋朝在太祖丶太宗兩世三度為相的趙普,其所治理政事秘笈,被傳「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在強國爭霸,故九流十家之中,當時得令者是講霸術之法家(如李悝丶商鞅諸人),以及另成一系之兵家,故俗說「(吳)起丶(王)翦丶(廉)頗丶(李)牧,用兵最精」(《千字文》),兵書,如《孫子兵法》等,更被視為強軍立國的《葵花寶典》。講王道的儒家,因為治國爭霸成效緩不濟急,難見立竿見影。周游列國以思想、理想、道德管治游說諸侯的孔丘,亦自知「不如老農」、「不如老圃」(《論語.子路.第四》),「軍旅之事,(又)未之學也」(《論語.衞靈公.十五》)是以到頭來始終奔波無功「孔子棲棲,墨子遑遑。」( 漢王充《論衡.語增》 )。不過,正如宋歐陽修所說:「孔孟惶惶於一時,而師法於千萬世。」到了宋朝,在太祖丶太宗兩世三度為相的趙普,其所治理政事秘笈,被傳「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大陸火紅電視劇〈大宋傳奇趙匡胤〉,趙普亦佔一重要角色。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敘趙普對宋太宗(趙匡義)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論語》),昔以其半部輔太祖,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南宋林駧《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史 》:「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趙普曰:「《 論語 》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元高文秀雜劇《 好酒遇上皇.第三折》:「(趙普)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 論語 》也,此時,稱小官以半本《 論語 》治天下。」元相脫脫、阿魯圖《宋史.趙普傳》:「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有宋一代重文輕武,南風不競)。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關起門來)自篋中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 看《 論語 》得到處政啟發 )。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三字經》則說:「趙中令(普),讀《魯論》(《論語》)。」

趙普是宋太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建議太祖以廢除各將領的兵權,重用文人,以解決五代以來軍人及將領跋扈的局面。(Wikipedia Commons)
趙普是宋太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建議太祖以廢除各將領的兵權,重用文人,以解決五代以來軍人及將領跋扈的局面。(Wikipedia Commons)

趙普才德頗有爭議。明末,與顧炎武丶黃宗羲齊名的王夫之説趙普是「唐亡以後,鄙夫以成奸之習氣,燻灼天下而不可浣。」(《宋論.卷二.太宗.趙普之奸》)學庸論孟──孔子門人、曾子之《大學》是「大人(管治者)之學」,曾子門人、孔子之孫孔伋之《中庸》,是講不偏、不易,執中而行的儒家心經,《孟子》是孟門筆記,《論語》是孔門筆記;儘管趙普是否「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他三度為相輔二帝,徳行也疑問甚多,此説亦是坊間俗傳成分居多;然而,姑勿論此語真假度如何,檢視《論語》通篇所錄,夫子的話,念茲在茲,加以現代詮釋,至今似仍可以考慮為管治方針。例如:

〈學而.第一〉

  • 君子(在《論語》一書,君子俱可喻作管治者代稱詞)務本(做基礎工作),本立(基礎做好了),而道生(管治就暢順)。
  • 道(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取信於民),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農閒之時)。
  •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為政.第二〉

  • 為政:為政以德(以合乎道德標準,去處理政務)。
  • 道(導)之以政(技術官僚只講消極的依法行政,rule by law),齊之以刑(用法律使人民大家都守法),民免而無恥(人民表面上不敢犯法,但犯罪動機仍難根滅);道之以德(貫徹法治精神,rule of law),齊之以禮(以禮法引領民眾),有恥且格(民眾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可以達到管治者理想)。
  • 舉直錯諸枉(任用正直的人,使他們騎在奸邪者頭上),則民服(百姓信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 (在上位者)臨之以莊(以莊重的態度,對待民眾),則敬(民眾就尊重你);孝慈(孝順長輩,慈憐民眾),則忠(百姓自然忠心耿耿);舉善而教不能(任用賢良,訓練不稱職的公僕),則勸(則政府部門競相求好)。

〈里仁.第四〉

  • 君子之于天下也(處理公務),無適也(沒有非得如此做不可的),無莫也(也沒有一定不要怎樣做之理),義之與比(擇其合適而施政)──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耗子就是好貓。
  • 能以禮讓為國乎(能以禮制、相互合作去施行國政),何有(則國事之施行,有何困難)?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那就只是徒具禮制的虛文)?
  • 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泰伯.第八〉

  • 君子篤于親(居上位者能友愛其親屬),則民興於仁(則民間會洋溢著仁愛之風)。故舊不遺(居上位者能不忘故舊),則民不偷(則民風便不會澆薄)。
  • 民可(民意順時)使由之(順著民意去做即可),不可(民眾不理解丶意見分歧時),使知之(要讓民眾知道之所以如此做的前因果)。

〈顏淵.第十二〉

  • 足食,足兵(軍備充足),民信之矣(人民就信任政府)──民無信不立(政府沒有威信,人民就不信任政府)。
  • 百姓足,君孰(怎麼會)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盡本分。
  • 必也,使無訟乎!(刑期無刑)
  • 政者正也(為政要行正道),子帥以正(管治者以身作則),孰敢不正(誰敢邪門左道)?

〈子路.十三〉

  •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以身作則,為民表率),勞之(率先不辭勞苦)」請益(請補充多些)。曰:「無倦(言行永逺一致,不間斷)。」
  • 先有司(率先作僚屬榜樣),赦小過(原諒犯小錯的僚屬),舉賢才──任用你所知、對他有信心的好人才。
  • 名不正(名分不正、不在其位),則言不順(師出無名丶講話沒説服力);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無法推動教化);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失當);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在其位勢之後,所言才有說服力)。君子於其言(自己説的話),無所苟而已矣(話不可以隨便出口)。
  •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不敢不實情處世丶處事)。
  • 既庶矣(人口眾多之後),富之(使人民富起來);既富矣,教之。
  • 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從政又有何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何去糾正別人)?
  • 如其善而莫之違也(如果管治階層言行正確,民眾服從不違),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如果管治階言行不正確,而民眾不敢有異議),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那就不等於一句話就使國家衰亡了嗎)?
  • (管治者為政之道)近者説(悦),遠者來(近悦遠來)。
  • (施政之道)無欲速(勿勉求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子曰:「(鄭國)為命(撰擬外交文辭),裨諶(人名)草創之(打草稿),世叔(人名)討論之(審議),行人(類現之外交部長)子羽(人名)脩飾之(斟酌辭句),東里(地名)子產(人名)潤色之(使辭藻華麗)。」──慎重其事。

〈憲問.第十四〉

  • 上好禮(依循法度),則民易使。
  •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自己持續地脩養),脩己以安人(自己脩養好,令他人安心不懼),脩己以安百姓(令百姓也都安心不懼)。

〈衞靈公.十五〉

  •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會因他口舌便給,便提拔他),不以人廢言(不會因個人因素,而輕視他的言論)。
  • 知(智)及之(管治者能力是有了),仁不能守之(品德卻不稱其職),雖得之(雖然得到該職位),必失之(終必落台)。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蒞)之(不正正經經好好地做事),則民不敬(民眾不會尊敬他)。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但如果舉動逾越禮法),未善也(還未盡善盡美呢)。

〈堯曰.第廿一〉

  • 尊五美,屏(摒)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 五美:君子惠而不費(給民眾得著好處,而自己沒任何損失),勞而不怨(動員民眾,而民眾不怨懟),欲而不貪(冀望拖行仁政,但不貪作表面工夫),泰這而不驕(處事平常心而不虛表功),威而不猛(有威嚴卻不兇惡)。
  •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因勢利導,不是施恩),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農暇時動員壯丁服勞役),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因勢利導仁政),又焉貪(又何須貪做表面工夫)?君子無眾寡(不管管團隊有多少人),無小大(無論他們勢力大或小),無敢慢(這些僚屬都黽勉從公),斯不亦泰而不驕乎(這不是可以放心,而不必虛表功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儀容舉止莊重),儼然人望而畏之(令人見之而肅然起敬),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四惡:
  1.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宣導、教導民眾,等他們觸犯了刑法,便殺他們的頭,這是虐待);
  2. 不誡視成謂之暴(不先通知、警告,而臨時硬要驗收成果,就叫橫暴);
  3. 慢令致期謂之賊(政令發佈遲,得期又不再寬限,這叫做賊搶);
  4. 猶之與人也(比喻派發財物給人民),出納之吝(在發放的時候,卻又小氣吝嗇),謂之有司(這就叫做等因奉此的科員政治)。
  • 子曰:「不知命(了解上天旨意──大勢所趨 ),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辨別話中含意),無以知人。」

這些都是管治者值得一再參詳的雋語,豈獨趙普一人得益而已矣!

與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句齊名的另一句是:以馬上得天下,寧可以馬上治(天下)乎?──以武力得天下後,可以以武力治天下的嗎?

事見漢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漢高祖劉邦幕僚)陸生(賈)時時前說稱《詩(經)》、《(尚)書》。高帝(劉邦)罵之曰:『迺(乃)公(劉邦自稱)居馬上而得之(天下),安事《詩》、《書》!』陸生曰:『馬上得天下,寧可以馬上治(天下)乎?且湯武(成湯、武王)逆取而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智瑞,春秋時期晉國正卿)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減趙氏。郷(嚮)使秦已并(併)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粵音亦,悦也)而有慚色,迺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素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迺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

唐林寬〈歌風台〉:「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經)》。」元薩都剌〈登歌風台〉:「五年馬上得天下,富貴樂在歸故鄉。」──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傳》:「(項羽)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以馬上得天下,以《論語》化天下,不亦妙哉!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