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2:50:2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包容從心出發

官方對外界的聲音,包括建制的意見有多少重視呢?外界不能量化,但至少無法使用「從善如流」形容。建制人士也心中有數,林鄭月娥能聽得進多少非權力來源的意見呢?

日前,出席了「灼見名家」的七周年論壇,碰見很多朋友。因疫情所限,眾人平時較少接觸,如今有機會相聚一堂,實屬難得。

政府接納民間獻策嗎?

在現場所見,當然有很多建制派的人士,但也有一些非建制派朋友(至少外界不會把他們視為建制),令我忽然有點感慨:「灼見名家」可以有這種安排,為什麼其他建制團體、半官方機構,以至官方機構不能有同樣做法呢?難道後者都要講求政治正確,自動分門別類?或者把所有活動都變成統戰遊戲的一部分?

會上,我對林鄭月娥的說話只從新聞的角度看待,沒有多大興趣,因為「政治八股」多是重覆舊話,無甚新意。按目前的形勢和他們的選擇,也不可能有什麼新意,對此毋須有過分期望,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就行了。我比較留意的多是經濟、民生的部分,因為這才是最重要的。可是,這又引起我的另一個感慨。

從《中英聯合聲明》發表後,到起草和完成《基本法》,到香港回歸前夕,以至其後一段我也無法界定的時間裏,不是有很多有心人提過各種建議嗎?我也參加過若干研究計劃,並通過不同渠道提供香港和內地結合的意見。可是,很多朋友跟我的感覺一樣,大家嘔心瀝血出謀獻策,但結果都是:「嘔心瀝血」中間的兩個字不見了,變成「嘔血」。

舊藥翻煲藥力知幾何?

理由很簡單,因為很多意見未必符合官方那一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大家不是官員的權力來源,所以,提供意見和建議的分量就輕得多了。大家只能憑一點心,薄盡言責而已。

其實,今天官方推出的某些政策,都是從昔日的「棄嬰」堆中拾回來的;過去不接納,如今黔驢技窮,於是舊藥翻煲,但藥力已經失去大半,這又教人情何以堪呢?

如此說,官方對外界的聲音,包括建制的意見有多少重視呢?外界不能量化,但至少無法使用「從善如流」形容。建制人士也心中有數,林鄭月娥能聽得進多少非權力來源的意見呢?

所以,人們可以欣賞「灼見名家」嘗試聲音多元化的努力,包容由心出發,但對官方的接納程度沒有過高要求,這也是合乎現實的想法。至於其他聲音,還是要通過其他渠道表達出來,才能真正的平衡。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