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迫使世界重新思考我們的教學和學習新模式。元宇宙(或稱元空間),是一個混合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三維網際空間。然而,作為一個新興項目,現有研究很少從教育的角度討論元宇宙,為未來的研究提出一些相關課題。本文希望具有電腦科學和教育技術背景的教學人員,對元宇宙教育有一個清晰的前瞻,及早掌握未來的發展,才能引導學生走向Web 3.0的新紀元!
元宇宙的起源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個由”meta”(超越)和”verse”(宇宙的詞根,cosmos;整個世界)組成的複合詞,表示在現實世界之外創造新的虛擬宇宙,首次出現在美國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創作的數碼龐克(cyberpunk)科幻小說《雪崩》(Stephenson, 1992; Joshua, 2017)。
在這部小說中,人類可以通過數位元代理(化身)自由進入一個反映現實世界的三維空間,並相互交流。在接下來的30年裏,元宇宙的概念在科幻電影中得到了更生動的描述,比如《頭號玩家》、《露西》和《駭客帝國》(Zhao, 2022)。當時,電影所設想的元宇宙,在現實中是無法出現的。
在這十年裏,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如可穿戴設備和三維攝影,幫助人們獲得了進入虛擬世界的機會。2021年3月,沙盒類遊戲Roblox在「元宇宙第一股」的光環下在紐約上市;10月,Facebook宣布了其品牌重塑計劃,並將其名稱改為Meta。此後,世界各國逐步開展了廣泛的努力,使之成為現實。這頭沉睡的「獅子」被真正喚醒了。
香港元宇宙教育現況
香港科技大學今年宣布於元宇宙建立全球首個實體─數位雙子校園,同時在12月香港教育城合辦的第12屆「學與教博覽2022」將率先邀請了各中小學師生就「元宇宙於教育的應用」分享經驗,當中有6間小學與科技、娛樂及教育企業合作,共同開發”Discover2se─Metaverse in Education”計劃,運用Minecraft for Education塑造混合教育和共用的學習體驗,培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思維。此計劃取名於實體和虛擬世界的融合,通過一系列工作坊和比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海洋與保育知識,同時體驗在類近元宇宙的環境中創造和協作等等。
元宇宙教育的未來研究課題
如上文所述,元宇宙可以在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新興技術的發展可以為在元宇宙教育應用提供各種機會。然而,目前專注於教育的元宇宙的研究有限。我們相信,在未來的5至10年裏,關於這個領域的研究會迅速增長。因此,為了擴展未來的研究,現對元宇宙教育的一系列潛在研究問題作如下闡述:
1. 探討元宇宙對學習者的認知和非認知的影響
這可能是教育研究者涉及的一個方向。由於與元宇宙有關的教育實施和範式可能與目前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進行探索性研究,以比較不同年級和年齡的學習者在元宇宙和傳統技術下的不同學術表現。
同時,在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沉浸感、存在感和自由度的創新環境下,也值得研究元宇宙對學習者的認知因素(如注意力、記憶力)和非認知因素(如學習態度、學習動機)的影響。此外, 通過觀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學習者在融合了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智慧環境中的行為,有助於教育者了解元宇宙的社會影響,為學習者制定更有效的學習策略。
2. 調查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家長對採用元宇宙進行教育的態度
元宇宙可以改變學習者在學校和家裏的學習方式。因此,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家長對運用元宇宙進行教育的態度值得調查,這有望為未來元宇宙的設計、管理和教育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3. 在教育中頒布元宇宙的規則和原則
儘管元宇宙是一個可能的數字教育空間,具有豐富的好處,但仍有大家關心的隱私、安全和道德方面的潛在挑戰。學習者,尤其是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目前學習活動中的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未來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元宇宙教育環境中建立和採用嚴格的規則應該是有迫切需要的。
4. 為教育目的設計元宇宙模型或框架
到目前為止,元宇宙還在建設中(Prieto, 2022),它要求基礎設施具有高標準,適應普通實踐。元宇宙的設計和框架,包括硬體和軟體,都是教育實踐的基礎。如可及性、安全性、人性化、信任、教育能力和學習者的認知特點。
5. 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元宇宙的關係
人們普遍認為,教師在成功的教育和帶來的教育改革中起着根本的 作用。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技術,元宇宙可以為教師提供各種機遇。為此,如何通過採用元宇宙為教師的教學做好準備,是一項複雜而繁多的工作(Belei, 2011;Lee &Jeong, 2022)。因此,教師教育和專業發展可能成為有關元宇宙的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問題。
6. 提出符合元宇宙的方法論和教學模式的新思路
由於其特殊性,元宇宙可以被看作是未來教育的一個理想空間,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從靜態變為動態,表示學習者逐漸成為教學過程的中心(Wu, 2013)。在這個意義上,傳統教育的範式將被打破。考慮到這一點,探索能夠適應元世界的新的方法論和教學模式就顯得非常重要。
7. 比較元宇宙和其他學習環境之間,以及不同元宇宙平台的教學效果
當把新技術應用於教育時,進行比較研究以找出對教學相對有效的教育環境是至關重要的。例如,與物理教室中的當面學習或基於螢幕的遠端學習相比,學習者在元宇宙世界中的表現會更好嗎?學習者在不同的元宇宙平台上會有相同的感知和表現嗎?
8. 討論現有的基於元宇宙教育的教學理論
作為一個新的概念,教育中的元宇宙將引起關於教學法的新討論。重新考慮和修訂現有的技術增強型教學法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基於元宇宙的新特點,研究者們有望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為元宇宙的使用提出新的教學理論思路,如具身認知、情景認知、擴展認知、 分散式認知、流動理論、認知負荷理論和技術接受模型。
9. 開發一個基於元宇宙的教育評估框架或採用元宇宙作為評估方法
正如學者們所報道的(Parmaxi, 2020; Bork-Hüffer, 2021; Kye, 2021; Jovanović and Milosavljević, 2022),無論在哪裏,無論是傳統的還是全新的教育環境中,教師觀察學習者的表現和收集學習過程中的資料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人們對學習者的學習結果而不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表現給予了很大關注。
在元宇宙中,借助人工智慧、計算、存儲等技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可以被準確記錄和分析。因此,可以產生各種形式的評估結果,例如,一份包含形成性和總結性資料的學習分析報告。這表明元宇宙可以一種系統、無偏見的方式提供另一種評估。從這個角度來看, 應該制定一個組織良好的評估框架,因為隨着元宇宙的應用,一些 指標需要被添加或調整。
10. 在不同的學科和領域中發掘元宇宙的創新應用和案例研究
元宇宙在教育領域的有一些潛在應用(即混合學習、基於能力的教 育、包容性教育和虛擬實驗學習)。可以看出,在元宇宙中,一些學科和領域的學習將與以前大不相同,如物理、化學、地理、EFL、醫學和護理教育或通信研究。因此,建議研究人員可以擴展他們的研究,以發掘元宇宙在不同教育領域的應用並提供設計案例。
結論
高速通信、計算、人工智慧和虛擬技術的技術飛躍為發展元宇宙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Park and Kim, 2022; Thomason, 2022)。正如Gartner(2022)所預測的那樣,到2027年,近30%的人每天將花至少2小時在元宇宙中工作、娛樂、教育和社交。
在教育方面,與現有的教育技術相比,元宇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如上所述,元宇宙可以為教育帶來巨大的機遇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當前教育中的各種障礙和限制都可以在元宇宙世界中得到突破。更重要的是,對元宇宙的持續關注,甚至表明了未來教育的趨勢和方向(Park and Jeong, 2022)。因此,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愈來愈多的教育研究者會積極投身於教育中的元宇宙研究。
筆者將來會從「教育未來學」角度分享怎去預計元宇宙教育的發展情況,對教師及學生的影響,它所帶來的優點及其缺點等題材,希望能讓教育界同工作好好思考及籌謀。
參考資料:
- Belei, N., Noteborn, G., and de Ruyter, K. (2011). It’s a brand new world: teaching brand management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J. Brand Manag. 18, 611–623.
- Bork-Hüffer, T., Kulcar, V., Brielmair, F., Markl, A., Immer, D. M., Juen, B., et al. (2021).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 evaluation, and spaces of distance learn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Austria: what can we learn for post-pandemic educational futures? Sustainability 13:7595.
- Gartner (2022). Predicts 2022: 4 Technology Bets for Building the Digital Future.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207005085/en. (Accessed August 06, 2022).
- Joshua, J. (2017). Information bodies: computational anxiety in Neal Stephenson’s snow crash. Interdiscip. Lit. Stud. 19, 17–47.
- Jovanović, A., and Milosavljević, A. (2022). VoRtex metaverse platform for gamifi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lectronics 11:317.
- Kye, B., Han, N., Kim, E., Park, Y., and Jo, S. (2021).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of metavers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J. Educ. Eval. Health Prof. 18:32.
- Lee, H., and Jeong, H. (2022). A study on instructors’ perception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of metaverse-based Korean language education. Korean Soc. Cult. Converg. 44, 125–144.
- Park, J.-Y., and Jeong, D.-H. (2022). Exploring issues related to the metaverse from the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using text mining techniques – focusing on news big data. J. Ind. Converg. 20, 27–35.
- Park, S.-M., and Kim, Y.-G. (2022). A metaverse: taxonomy, components, applications, and open challenges. IEEE Access 10, 4209–4251.
- Parmaxi, A. (2020). Virtual reality in language lear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teract. Learn. Environ. 3, 1–13.
- Prieto, J. F., Lacasa, P., and Martjnez-Borda, R. (2022). Approaching metaverses: mixed reality interfaces in youth media platforms. New Techno Humanit.
- Stephenson, N. (1992). Snow Crash. New York: Bantam Books.
- Thomason, J. (2022). Metaverse, token economies, and chronic diseases. Global Health J.
- Wu, H.-K., Lee, S. W.-Y., Chang, H.-Y., and Liang, J.-C. (2013). Current stat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augmented reality in education. Comput. Educ. 62, 41–49.
- Zhao, Y., Jiang, J., Chen, Y., Liu, R., Yang, Y., Xue, X., et al. (2022). Metaverse: perspectives from graphics, interactions and visualization. Visual Informat. 6, 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