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化學習

社會正在全面而迅速走向碎片化,與上一代比較,年輕一代的職業觀、成功感、幸福觀,會很不一樣。他們對於工作職位,不如上一代那麼重視;也就是說,他們愈來愈個人化、個別化、個性化。

有一年,到美國麻省的Sturbridge旅遊,是一個生活在1836年的小村。裏面有第一所學校,扮演學生之後,買了一些當年的課本。其中一本Code of Conduct(《行為守則》),108條之中,有一條:「當聽到老人重複同樣的故事,別笑!」本文所載,多次在本欄出現,別笑!

位於吉林長春的東北師大,退休不久的教育學院院長馬雲鵬,是香港中文大學林智中的博士生。筆者是他當年的考試委員。得他邀請,參加了一個各大學「教師發展中心」聯盟(又稱「網絡」)的年會。會議的主題,是「創造的教育與個性化學習」。給了筆者一個機會,把在本欄從不同角度表達的種種,整理在一個框架裏面。核心是「個性化學習」。

對於學習的「個性化」,也有人稱為「個人化」。筆者認為,「個性化」是customised,隱涵是要適應每位學生的「個性」,其實難以做到;「個人化」是personalised,本來應該可以,但是在華人社會,容易以為是鼓勵「個人主義」。因此覺得「個別化學習」比較中性,也就是概念上是因人而異,傳統的所謂「因材施教」(這句話可以有很多闡釋,此處不贅)。

社會碎片化 職業個別化

本欄一直認為,社會正在全面而迅速走向碎片化。社會變了!而且愈變愈快,愈變愈劇。經濟形態:大量生產已非主流。機構形態:大型科層組織(bureaucracy)逐步消亡, 機構變得小、扁、脆弱;他們對於僱員的照顧與承諾,愈來愈弱。社會的碎片化,是必然的結果。

因而引起個人職業生涯的變幻、飄忽和莫測。於是,出現了許多有關職業的現象——用非所學、轉工轉行、間歇打工、斜杠一族、創業自僱、失業啃老——已經成為常態。大學生退學,亦已非新聞。

因此,與上一代比較,年輕一代的職業觀、成功感、幸福觀,會很不一樣。他們對於jobs,不如上一代那麼重視;而客觀上也不允許他們有非常長遠的打算。他們對於機構的依賴,也愈來愈弱,事實上也愈來愈渺茫。也就是說,他們愈來愈個人化、個別化、個性化。

這個過程,是根本的、全面的、不可逆的。其轉變的根本性,類似歷史上從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社會。農業社會,人類是被綁在土地上的,被自然世界所束縛的,但是生活基本上是可測的;到了工業社會,人自由了,進入機構,進入職位,進入行業,但是安定性少了。現在,機構、職位、行業都在變幻,不可靠了。人,更加個別化了,更自由了,但也更孤單了。

所以,碎片化是整個社會的趨勢,不由分說已經來到。

猛進的科技 催化個別化

科技的發展,催化了社會的個別化。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發展,促使了許多「中心」的消亡。網上銀行、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訂票……,正在擠壓實體的銀行、商店、餐廳、旅行社,甚至律師行、會計師行、醫療中心……。

同理,種種 「共享」概念,正在不斷蔓延:共享交通工具、共享辦公室、共享空間……。也正在衝擊傳統的擁有模式。

現在,足不出戶,不只能知天下事,還能購天下物,能嚐天下餐……。看過日本的報道,「宅男」可以幾個月不出戶。最近聽一位內地的大學教授說,也有大學生,關在自己的房間裏面,幾天不出現,但是照樣的閱讀、遊戲、溝通……。現在有了物聯網(IoT),甚至可以不離開自己的床、自己的書桌,而調度控制一切。

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人類的溝通。現在不少人,是生活在手機裏面的。手機上溝通了,就算是溝通了,不再需要面對面的交往。前文提過,影響最大的社交平台,都會逐漸形成一面倒的意見,變成小圈子共識(groupthink)。於是,本來是群組內的偏見,卻都以為是普世真理。

科技的發展,正在加速社會的碎片化,一點都不誇張。而且,這種現象,還在不斷擴張。

擺在教育面前的,是人們學習的模式變了。他們知識的來源變了。他們價值觀、社會觀、人生觀的形成過程變了。人們成長、成熟的過程和結果,都完全不一樣了。但是對於這些,教育工作者了解得很少。說得不好聽,教育工作者正在逐漸地被邊緣化。以前我們以為教育工作者面對的是可控的一群,教育工作者可以統籌學生的學習,所謂「人影響人」。現在是怎樣一種狀態?恐怕要花很大的工夫,認真研究。

所以,筆者一再說:「你們太看得起教育了。」不是戲謔,而是深思熟慮的話。也不是教育界要推卸責任,而是教育的職能正在受到很大的挑戰。現在流行的省力話:「年輕人變成這樣,肯定是教育的責任。」但願真是如此!拿教育界來祭旗,問題就能解決?

假如我們沿用「教育」這個詞。那麼,新時代,在社會碎片化,人類生活個別化的狀態下,教育應該是怎樣的?似乎我們還沒有提出這個問題,更遑論答案。筆者近年不斷提出社會變化對教育的挑戰,多少還是推理;沒想到真實的世界,可以變得如此迅猛。我們教育工作者毫無準備,但大概毫不自知。

多元的個人 各異的學習

但是個別化學習的提出,除了客觀的社會因素以外,還有人類的學習,原來就是個別化的。筆者月前寫了十數篇關於學習科學的文章,最基本的就是:人類因為自己的活動,塑造了人腦的發展,形成了概念,對周圍的事物賦予意義,那就是人的知識。

因此,人的知識不是從外界輸入人腦的,而是在自己的腦子裏面形成的。這一點是學習科學的關鍵。我們傳統的概念,以為知識是從教師的腦袋,輸送到學生的腦袋;又或者從書本上,輸入到學生的腦袋。知識就像液體一樣,流進學生的腦袋。

把液體裝得多、裝得好的,就是學得好、分數高。裝的不夠的,就是不及格,就是笨。是完全誤會了人的知識的形成(或曰建構)。

由於知識產生於人腦自身,因此人類的學習是各各相異的。也就是說,不同的人,他們的學習是不一樣的。進一步說,就算是同樣的經歷,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知識。筆者在外面演講,之後很多人前來握手,筆者總是問:”Does that make sense to you?”(「你覺得有意義嗎?」)對方說「有」。再問:”Why?”10個人會說出10種不同的感受。

平常在一個課堂,教師講的,往往以為學生聽得都是一樣;其實每個學生的領會可以很不一樣。只不過現在的制度,逼着他們到了考試,就要提供一樣的答案。我們也就以為他們學的都是一樣。

因此,學習的個別化,本來就是自然現象,並不是什麼創新的教學法。不過在傳統的工業社會教育制度裏面,大家朝着「學歷」作為教育目標,要達到擇優淘汰的目的,就勉強把人的學習看成是可以劃一化的工業生產模式。

新時代,學歷的追求,逐漸讓為給多元的、不斷的、善變的學習。

社會的變化、科技的猛進,教育被迫要還原人的學習真相。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