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乘坐公交車時,附近有3人在交談,他們的聲音較大,讓我不得不聽他們的話語內容。根據談話內容推測,那應該是一家人──父親、母親和女兒。父母在討論女兒升中的問題,母親希望女兒選擇某學校,但女兒卻覺得那所學校功課太多、補課太多、測驗太多,相當辛苦。最有趣的是父親的態度,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談話內容吧!
當時,母親催促女兒盡快拿出升中選校的資料給父親查看,以便決定明年就讀哪間中學。
父親則顯得不以為意,問道:「現在才10月,距離明年1月的報名還早呢,何必那麼着急?」
母親回應道:「但是大家都說要選擇這所中學啊。」
女兒不滿地反駁:「你不要插手,又不是你上學,我想選哪所中學還不是我自己的事?爸爸,對嗎?」
此時,父親一邊瀏覽手機,一邊說道:「慢慢再考慮吧。」
母親立刻反駁:「什麼叫慢慢?選中學是大事,怎麼能慢慢來呢?」
於是,父親發表了他的看法:「媽咪,不要做怪獸家長。我並不是說升中不重要,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有些人學習優秀,年年考第一,進了大學,成為醫生或律師,30歲時卻因交通意外去世;有些人學習不佳,年年敬陪末席,30歲時卻繼承父母的遺產,過上悠閒的生活。人生本就是這樣,不必太緊張。」
女兒立刻回應:「是啊是啊,老師總是教育我們要追求卓越,但實際上我更甘於平淡。」
各位讀者,你們對父親的觀點有什麼看法?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
然而,父親所犯的邏輯錯誤在於以偏概全。他舉的兩個例子──努力學習卻因意外去世、不努力學習卻享受遺產,其實這些都是個別情況,大多數人的人生並非如此。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今天努力學習,積極參與活動,掌握人際溝通的技能,將來孝順父母、貢獻社會、報效國家,這才是正常的生活軌跡。年輕人有的是時間、有的是活力,應該有目標和夢想,努力不懈,充實自己,而不是抱着阿Q精神和差不多先生的態度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