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立於戰火中的鬱金香——談羅浮宮800年浮沈跌宕

羅浮宮的成功對於後世博物館有着獨特的啟示。

談起法國,除了想起優雅的高腳玻璃杯中晃蕩的紅酒,也會想起冷峻宏偉的羅浮宮博物館。大革命的名畫《自由引導人民》中,一名女子半袒露着胸脯,衣服被戰火燒得破碎,仍然要高舉法國的國旗,象徵民主自由。羅浮宮就如這位女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成長,屹立不倒,羅浮宮收藏的工藝品精緻無比,然而她的經歷和存在,絕非似易碎的琉璃,更似盛開的鬱金香,溫柔而堅強,獨立而勇敢。羅浮宮這800年一路走來離不開戰爭,這次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超過130件展品,圍繞「羅浮宮的創想」,講述800多年的歷史變遷。香港文化博物館二級助理館長黃飛婷小姐(Hestia)參與其中的策展工作,她道:「羅浮宮的成功對於後世博物館有着獨特的啟示。」

自由引導人民(網絡圖片)
自由引導人民(網絡圖片)

從堡壘到皇宮 與皇室收藏結緣

羅浮宮,廣為大眾認識的是作為皇室的宮殿,瑰麗無比,卻鮮有人知道它的前身是法王菲力二世(Philippe II Auguste)修建防禦外敵的城堡。甫踏入一號展區,昏暗的燈光宛如回到12世紀末(1190年),宮殿尚未誕生,外牆沒有金碧輝煌的磚瓦,只是粗糙堅固的堡壘,四周被城壕包圍,卻早與皇室收藏巧結良緣。現時羅浮宮的地下室仍保存了當時的護城河遺址,這裏也是最早放置皇室財寶和武器的地方。

至14世紀的法王查理五世遷居於此, 這座城堡才在一代一代的皇室手中擴充、蛻變, 加上文藝復興及各種思潮的洗禮。歷代君王四出征戰, 確實攢下不少皇室財富,但要彰顯皇室的輝煌和品味, 恐怕沒有比藝術品更適合的語言,15世紀的佛朗索瓦一世更是功不可沒。 佛朗索瓦一世與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聯姻, 使當時走在世界之巔的意大利藝術思潮得以傳到法國,也扶持了不少藝術家,其中包括達文西。 他臨終前還把自己大量手稿就給了佛朗索瓦一世,更把聞名於世的《蒙娜麗莎》贈予佛朗索瓦一世作為回報, 至今仍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

拿破崙的鐵蹄 文化研究和交流的先驅

從皇宮變成博物館,多虧了法國大革命轟轟烈烈廢除帝制,豐富的藏品也不再為皇室所擁有,供大眾一覽無遺。革命後,帝制看似已不復再,事實上卻是復辟不斷,一波一波統治的野心讓皇室捲土重來。時至今天,不難發現當中收藏並不侷限與皇室巧奪天工的精緻絕活,反而攮括世界之最,不僅讓人好奇過去法蘭西皇朝的輝煌。談到這裏,Hestia便道出法國的傳奇人物拿破崙征戰尋寶的故事。

拿破崙一世(wikimedia commons)
拿破崙一世(wikimedia commons)

拿破崙這個名字毫不陌生,法國大革命後,他從一個小小的將軍到用戰績贏取法國人的擁戴,更發動政變,重新稱帝。歷史書上,或許忙於記載他的鐵蹄踏遍世界的威風,忽略他對羅浮宮,以及考古、藝術、文化研究的貢獻。Hestia指出,拿破崙很多決定都密切影響羅浮宮的發展。「拿破崙的遠征讓藏品生色不少,除了拓寬版圖以外,他的團隊更是開啓文化研究的先驅。」她道。

拿破崙軍隊所向披靡已是早有耳聞。拿破崙本身除了是一名軍事奇才,同時不乏對文學和宗教的熱愛,拿破崙軍隊不只有驍勇善戰的騎兵,遠征更不忘帶上藝術家、考古學家等學者及研究器材。他更下令讓隨團學者走在隊伍的中間,讓兩側士兵保護,足見拿破崙對這批知識份子的重視。

要真正征服這片土地,還要靠藝術家和考古家對這裏的探究。及至新的領土,藝術家和考古家對於初認識和接觸到的異國文明感到新奇有趣,藝術家執筆寫生,考古家拿起刷子掃去出土文物上的灰塵,進一步認識這片土地的歷史。她更道:「當時這批藝術家和考古家在旅途中發表的作品和文章在法國和整個歐洲引起哄動,連建築藝術也受這方面影響。」適逢十九世紀初,新古典主義興起,知識份子對古希臘時期的知識和作品十分推崇,興趣濃厚。拿破崙一路征戰發掘了不少出土文物大派用場,為往後的研究提供了不少珍貴的素材和材料。

遠東研究首屈一指 來自意大利的收藏軼事

鐵蹄踏至埃及,更是率先掀開古埃及遠東文明的面紗,為之後關於遠東研究發展奠定方向。因此,羅浮宮其中一個重要的館就是關於埃及和遠東文明,藝術品的數量和質量在世界上是一時極盛,例如公元前300多年的奈斯曼《亡靈書》:秤量心臟圖等,對日後研究埃及的宗教和文化打下扎實的根基。Hestia道:「研究埃及和遠東文明的話,不得不提首屈一指的大英博物館,而作為開創者的羅浮宮更是與大英博物館齊名,館藏十分豐富。」

另一個在羅浮宮留下麗影的地方是意大利。除了跟拿破崙的征戰有關,他的家族背景也有不少關係。拿破崙出身意大利的貴族家庭,他的妹妹是意大利名門家族的太太。傳聞拿破崙妹妹夫家遇上債務危機,拿破崙便大手購入妹夫家族的藏品,希望緩解他的經濟困難,例如大理石獵犬雕像和混合銅、雪花石膏和大理石製成的祭師雕像,便是當中的佳品,使今天的羅浮宮多了這別緻、獨特的一角。

靈緹獵犬;意大利加比古城發現;意大利製造;1–2世紀;大理石;羅浮宮博物館希臘、伊特魯里亞、羅馬文物部 MR 1012, Ma 186;來源:博爾蓋塞藏品;1807年購藏(香港文化博物館)
靈緹獵犬;意大利加比古城發現;意大利製造;12世紀;大理石;羅浮宮博物館希臘、伊特魯里亞、羅馬文物部 MR 1012, Ma 186;來源:博爾蓋塞藏品;1807年購藏(香港文化博物館)
祭司的助手;意大利發現及製造;身軀部份:2世紀;附加部份:16世紀 雪花石膏、紅色大理石、銅;羅浮宮博物館希臘、伊特魯里亞、羅馬文物部,MR 120, Ma 2223;來源:博爾蓋塞藏品;1807年購藏(香港文化博物館)
祭司的助手;意大利發現及製造;身軀部份:2世紀;附加部份:16世紀 雪花石膏、紅色大理石、銅;羅浮宮博物館希臘、伊特魯里亞、羅馬文物部,MR 120, Ma 2223;來源:博爾蓋塞藏品;1807年購藏(香港文化博物館)

二戰保衛藏品 逃過戰火摧殘

如此看來,羅浮宮一路走來,像是在戰火中如魚得水。談及近代的世界大戰,羅浮宮與其他典藏文物的機構一樣,難逃帶文物出走的命運。兩次世界大戰,法國都參與其中,甚至舉足輕重,經歷兩次戰火,但大部份館藏依然完好無缺。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震撼,到二戰的時候,羅浮宮已有完備的應對方案。她說,這有賴當時的館長賈克·喬札(Jacques Jaujard)當機立斷,硝煙四起之際,館方已經將文物裝箱,有條不紊,一併送離首都巴黎,前往一些不受戰火摧殘的鄉間地區。Hestia感嘆道:「整個運送的過程複雜,博物館上下都花了很多力量,這批瑰寶才得以保存,在當時交通運輸尚未發達,要完成如此有系統的運輸,也算得上是一項壯舉。」

時任羅浮宮館長賈克•喬札(Jacques Jaujard)(網絡圖片)
時任羅浮宮館長賈克喬札(Jacques Jaujard)(網絡圖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AVytjLgWo

羅浮宮成功轉型 啟迪後世博物館

戰火過後,羅浮宮逐漸歸還了很多掠奪來的文物,同時吸引了很多社會人士和收藏家的捐獻來豐富館藏。所幸的是,社會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在博物館運營,認為開放予公眾更有價值和意義。迎來這個定位和功能和轉變,羅浮宮更需要與時並進,法國時任總理密特朗提出的「大羅浮宮計劃」隨之展開,將羅浮宮推向國際。

以歷史建築作為博物館的展廳,場地及展示空間面對一定限制,於是羅浮宮在80年代決定擴展,因為展覽的庫存的空間嚴重不足。到過巴黎的讀者可能驚歎於羅浮宮的震撼,怎會有不夠空間之說?原來擴展前的羅浮宮,不完全為博物館所用,她指:「80年代前,財政部的辦公室也在那裏,我們現在看到的建築物並非所有都是用於展覽,當時的管理也不及現在。」徹頭徹尾的改建工程以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入口為舉世矚目的標誌。玻璃金字塔的設計,既回應了羅浮宮在埃及遠東文明研究上的貢獻,充分運用玻璃通透的特性,營造出乾淨利落之感,極富現代感。

除了從羅浮宮原本的建築群入手,羅浮宮也積極設立倉庫和分館。2003年,法國文化及通信部為解決文化機構過度集中於巴黎的現況,首度提出羅浮宮設置分館的計劃,選址朗斯,並於2012年開館。當羅浮宮成為一項品牌,容易受到青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設立的羅浮宮分館也將於今年落成面世,這是阿布達比與法國簽訂的《30年文化合作協議》中重要的一環。

阿布達比羅浮宮(網絡圖片)
阿布達比羅浮宮(網絡圖片)

在眾多博物館中,羅浮宮無疑是成功的例子之一。Hestia說:「羅浮宮的成功對於後世博物館有着獨特的啟示。」又如位於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前身同為宮殿,在經過十月革命,推翻帝制後,慢慢轉型為博物館,於羅浮宮的經歷不謀而合。她笑言:「他們的經歷相似,說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受了羅浮宮的影響也非不可能。」

談起羅浮宮的轉型,大多歸功於法國大革命,讓藏品成為民眾共享的財產。然而,Hestia指出博物館概念的形成,可追溯至法國大革命前:「法國大革命前,皇室成員隱約形成博物館的意識。當時皇室貴族認為,他們的收藏是國家寶庫。為了教育人民,同時鞏固他們的地位,皇室有意開放部分藏品,公諸同好。」

香港博物館教育 急起直追

談及博物館教育,Hestia指出,博物館已經成為歐美教育的一部分。「在歐美,博物館是孩子的必到之處,他們未必有導賞員或老師講解,即使讓他們在博物館這個空間裏隨便亂逛,甚至拿起紙來畫張畫,也是一種收獲。博物館是讓他們親身看到書本所學的場所,會帶給他們不一樣的衝擊。」反觀香港,Hestia坦言:「香港是近十年、八年才開始重視博物館教育,參觀博物館也成為小學常識課必備的課外活動。」她希望博物館朝着這個方向發展下去,市民和博物館都有所收獲。

展覽資訊

《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

日期:即日至7月24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票價:成人$20;團體票(20人或以上)$14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