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藥品牌優勢為港爭氣,區域經濟融合何懼之有

兩地業界並不是競爭對手,開放內地市場予港藥,夥拍共同做大做強,立足內地放眼國際。

承接前文:〈港中藥力壓洋中藥脫穎內地市場〉

最近追看三色台舊劇《義不容情》,某角呻拍劇NG遭製作人員指罵,但姐仔則獲厚待,友人聽罷教路:不想這樣,就要做啊姐。的而且確,有本錢始獲另眼相看,這不禁想起有人擔心香港會在大灣區區域經濟合作,將之打造為國際中藥中心項目中,被淹沒於一國,為免失卻獨特性堅拒合作。與其斬腳趾避沙蟲,何不運用香港品牌優勢在中國經濟發展上扮演重要一角,以保獨特性?

眾所周知,品牌優勢重於生產能力,作為生產大國卻為品牌弱國的中國深有體會,國藥市場競爭力落後於具品牌優勢的洋中藥及港中藥。一國兩制下獨立的司法及經濟制度為港中藥質量提供了信心保證,其品牌競爭力擁有領先於國藥的獨特能力,這不單是香港經濟實力的象徵,更突顯獨特性。以品牌優勢與內地結為策略性夥伴,不是更能保有香港地位嗎?

Last call:以品牌優勢保獨特性

此獨特性能保有多久?香港在大國下保持獨特性的機會已漸入last call階段,從工業生產角度看,比較優勢隨着中港差距日益收窄,可予中央政府運用的價值買少見少,作為中國和國際社會的中介角色也正在消退,近年經濟發展極度依賴內地自行旅客,在這情況下香港的獨特性自然受到衝擊。換言之,保有價值是保有獨特性的條件,透過中藥產業的品牌優勢確立香港經濟實力,有助保有獨特性。

高新科技如電子晶片可以一擲千金換來,或技術轉移,或整台設備進口,硬件要多新有多新,要多高有多高。但品牌優勢這軟實力,卻非金錢可買,或一蹴即就,香港在此方面顯然較諸內地為優。多個香港中藥品牌暢銷內地,行銷海外,走出唐人街受到非華裔消費者捧場,說明本港中藥產業具品牌競爭力。這固然與藥品生產過程嚴謹品質優勝攸關,更繫乎香港的城市品牌,特區政府認真執行中藥註冊制度及監管制度,予消費者信心保證。正是這兩個層次的品牌:藥品及城市,讓港中藥甚而香港擁有獨特性。

中藥國際化口號在內地喊了多時,可仍裹足不前,中藥業被困於供應鏈末端,急需轉型。香港品牌優勢正好發揮其獨特性,與內地中藥業進行創新組合,以品牌為生產導向,運用品牌優勢結合內地生產力,製造高端中藥品。既為國家解困,也為香港中藥業做大做強提供機會,不是正好保有甚至強化獨特性嗎?

從工業生產角度看,比較優勢隨着中港差距日益收窄,可予中央政府運用的價值買少見少。(亞新社)
從工業生產角度看,比較優勢隨着中港差距日益收窄,可予中央政府運用的價值買少見少。(亞新社)

大灣區中藥業創新組合:利用品牌優勢作為生產導向

兩地產業各有優劣,進行大灣區區域性經濟合作,優勢互補故為必然,仍需作出策略性部署,進行創新組合運用香港的品牌優勢結合內地的生產能力,才能有效搶佔市場。這與傳統「前店後廠」的中港合作模式截然不同,並不以任何一方為龍頭,最重要是重新整合產業優勢互補,以品牌為生產導向,利用香港品牌優勢──中藥品牌及香港城市品牌,給予消費者信心保證。大灣區項目正好賦與香港發揮此優勢,在中國拓展國際市場上重新定位的機會。

內地業界向以銷售為導向,賣到錢便是,一味生產利潤不高的低端產品,對品牌不加注重,未能藉之為產品增值,享受品牌效應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同仁堂及余仁生為例,毛利率達40至50%,較諸內地藥業巨頭雲南白藥的29%,高出不少,關鍵在於品牌效應及生產高端產品。

所以香港應與內地中藥業創新組合,採用新方法生產,以品牌為生產導向,研製具品牌效應的中成藥,而非盲目生產附加值低的植物提取物,又或供應廉價原材料,才能將中國擁有大量中草藥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中藥國際化提供條件。毋庸置疑具競爭力的品牌更能獲得市場認同及支持,引起消費者的品牌聯想促進購買行為,創造超值創利能力和市場佔有率產生經濟效益。

香港在中藥品牌建立上經驗豐富,生產符合GMP認證,特區政府亦執法嚴謹,產品在生產及品質管理上有所保證,與國際生產管理制度接軌。可是這並非「老字號」才享品牌優勢,多個新興品牌力求以創新方式建立品牌,透過科學化及標準化方式為傳統中藥由種植以至生產過程進行增值,啟動可追溯體系增加透明度,讓消費者監管由草藥種植、採摘、提取、生產、存儲運輸等各個環節。

科技讓新興品牌能有系統地建立品牌,與老字號共享市場利潤,有助推動投資者投放資金在中藥產業,推動整個業界發展。時珍醫藥於2017年為高端產品配備芯片,消費者除了可通過手提電話了解藥品生產各個環節以及化驗報告,還有產品完整性,確保運送過程沒有偷龍轉鳯,有助在網購時代重建人們對產品安全性及質量的信心。

中藥業界的努力對中藥產業化具推動作用,可是香港市場規模太細,規管過嚴,只有少數大型藥業能投放資源在生產上以達到GMP標準;再者缺乏臨床基地無法進行新藥臨床測試,局限了業界只能按中藥古方研製及註冊,削弱產品研發和製造能力。簡而言之,有市場才可實現中藥生產現代化及產業化,做大做強。「一帶一路」綱領下的區域性經濟策略粵港澳大灣區項目,面向世界,涉及國家對外戰略,獲得中央政府政策支持,有利重新整合香港和內地的產業資源和技術,作出最佳配置增加競爭力,創造新市場。

大灣區(香港、澳門及廣東省9個城市──廣州、東莞、深圳、佛山、惠州、中山、江門、珠海、肇慶)總人口6800萬,生產總值1.4兆美元,媲美美國紐約灣區。在位置上,大灣區處於戰略位置,連結「一帶一路」上的國家及地區,有助香港繫上這經濟走廊,擴闊發展機會。在產業上,廣東具1300年生產中藥歷史,「老字號」陳李濟有400年,王老吉也逾200。及至2005年廣東為中藥大省,在品種、產值、效益上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中成藥利潤佔全國20%。至於出口方面,深圳、佛山及廣州的中藥出口佔廣東中藥出口70%,成為出口主要力量。可是品牌整合能力不強,品牌過多及分散,失卻品牌效應,近年出口產值偏低,丟了中藥大省的龍頭位置。

顯然易見,香港與內地各有優劣。內地坐擁大量原材料及龐大市場,具充足臨床個案進行藥物測試,都是香港欠缺的。反之,香港在品質監管、產品註冊及認證上取勝,品牌形象良好。兩地應重新組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讓資源有效連結,內地作為香港發展中藥業的後盾,而香港則助內地中藥產業構思品牌戰略,聚焦生產高端藥品,把兩地產業發展提升至新台階。那麼該如何進行區域性經濟合作?兩地中藥業從來合作無間,白花油與廣州藥業的合作早始於1998年。若中央政府僅提供稅項寬免等政策上的支持,推動港商在內建廠,這與2003年頒布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有何分野?

內地作為香港發展中藥業的後盾,香港可助內地中藥產業構思品牌戰略,聚焦生產高端藥品。(Shutterstock)
內地作為香港發展中藥業的後盾,香港可助內地中藥產業構思品牌戰略,聚焦生產高端藥品。(Shutterstock)

香港與內地不是競爭對手,是合作夥伴

2002年培力控股的中藥配方顆粒品質雖獲好評,但其時中藥業被視為新興產業,列入國家戰略層面,香港企業因歸類為外資,無法取得內地批文不予銷售,奔走兩年始獲批文。在此時此刻洋中藥虎視耽耽內地中藥市場並己成功搶佔國際市場下,仍將港商視為外資似落後於形勢,有需要重新審視香港角色,納為策略性夥伴,共同發展中藥業。首要是統一兩地法例及藥品標準,藥品互相認證,在兩地均可註冊及銷售,有別現時分別進行兩次註冊,費時失時且浪費金錢。

兩地業界並不是競爭對手,開放內地市場予港藥,夥拍共同做大做強,立足內地放眼國際。開放是雙向的,有論者恐國藥傾銷於港,難道香港人連港中藥勝國藥的信心也失了,13億對700萬人的市場,誰是得益者有數得計。做大做強保有品牌優勢,在中藥產業發展上出類拔萃,始能保有香港在一國下的獨特性。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鄭宏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