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

《論語》第一章第一節就教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香港認識霍韜晦教授的人不算太多,而認識黎斯華導師的人更少。

2020年3月6日,是香港法住學會的創辦人霍韜晦教授80歲的冥壽。霍教授是我的老師,特撰文以抒對他的懷念及感激。

霍老師在1940年生於海南,時逢日本侵華,兒童及少年在廣州渡過,17歲移居香港,在1964年起隨唐君毅先生學習,後在新亞研究所肄業,及後往日本修讀博士課程專攻佛學。1972年返港,隨即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霍老師在中大教中國哲學、佛學等科目,本是一份收入穩定,社會地位甚高的「優差」,可是霍老師認為在學術的象牙塔裏做學術研究並不能真正實踐其志向,在1982年毅然離開大學,在民間創辦法住機構,所謂法住,就是「法住於世」的意思,霍先生老師希望能繼承唐先生的性情之教,於是走入民間,開始他的文化事業、教育事業,到他在年半前去世,法住已經迄立了35年多,在香港、內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都有不同的文化及教育的事業。不過,當年霍老師單人匹馬,赤手空拳,只靠着大學的退休金和自己多年積蓄,憑着志向和實踐精神,在香港及各地開拓了一些事業和締造了濁世的一溪清泉。

霍老師當年的中大同事,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知道霍的佛學天份和造詣甚佳,規勸他專心在大學鑽研佛學,將來必有非凡的成就,但霍老師心繫眾生和熱愛中國文化,不考慮個人的榮譽及前途發展,一意要為香港推廣「生命佛學」和「生命儒學」,意志堅定不移,一定要迎難而上,辦好法住的事業。

霍黎兩人,一老一幼,乾坤互補

在1982年成立法住,霍老師竟遇到黎斯華,一位剛從澳門大學畢業的女生。黎導師當時雖然是初出茅廬,但是滿懷熱誠,她在大學主修文學及史學,幸運地遇到霍老師;霍老師也幸運地遇到黎斯華,伯樂遇到千里馬,霍黎兩人,一老一幼,乾坤互補,可說是夢幻的組合。黎老師加入法住不久已決定一生追隨老師,並肩作戰,為弘揚中國文化打拼,並開出一條血路。

霍老師可以說是唐君毅先生的得意弟子,唐與霍,就有如孔子和孟子一樣,一脈相承,孟子把孔子所提出的「仁」發揚光大,並提出「義」、「心」和「善端」;而黎斯華導師是霍老師的得意弟子,霍與黎,卻像孔子和顏淵,顏子的成就很高,雖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孔顏經常相提並論,有所謂孔顏之樂,後來影響到北宋的二程去尋「孔顏樂處」。顏子是孔子四科十傑之首,德行科排名第一,大家都相信顏子在孔子七十二賢德弟子中可繼承孔子的衣砵,可惜早逝。

黎斯華導師自1987年追隨霍老師近30年,得其真傳,歷任法住機構的總導師、總幹事、行政總監、總編輯,協助老師,凝聚眾人,是法住的中流砥柱,可惜她比霍老師早逝,在2011年患癌病逝世,終年只是50歲。黎導師的離世,確是霍老師的沉重打擊,如斷他的雙臂,霍老師痛失愛徒,如孔子失顏淵一樣,無語問蒼天。

筆者在2010年才認識「法住」,除參加講座及國學課程外,還參加了「喜耀課程」。其時黎總導師已病重,所以一直無緣與她接觸,一睹她的風采,甚是可惜。但從法住中人口中所知,人無不讚不絕口,她是法住的靈魂人物,除霍老師外,弟子們生都很敬重黎老師的才情,讀書和人品都令人欣賞,她柔中帶剛,臨危不亂,深受各人的愛戴。筆者閱讀《黎斯華文集》都深深感到她的志向、能力和才情,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中英雄」。

霍韜晦教授和黎斯華導師都是許多人心中的良師。他們師徒二人二三十年來努力不懈,以「一人做十人」的投入,盡心竭力地去弘揚中國文化,推廣性情之教,歷盡艱幸,耗盡精力,兩人都是「鞠躬盡瘁」了,他們知道孔子之難,但也如孔子一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上接孔子,和唐君毅先生,下啟無數曾受教過的學生、家庭,他們包括學生、專業人士、中小企的老闆,甚至家庭主婦、叛逆少年……

《論語》第一章第一節就教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香港認識霍韜晦教授的人不算太多,而認識黎斯華導師的人更少。於霍老師在3月6日80歲冥壽將至之日,弟子特撰文以懷念恩師對我的點撥及開示,我必銘記於心,並當實踐教誨,不負他的期望。順提讓大家懷緬已故的黎斯華總導師(1961-2011),沒有霍師和黎師的捨身忘己,就沒有法住的出現及發展與成長,願法住同仁繼續努力,自強不息,迎難而上,「法住於世」繼續能發熱發光下去。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