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吳哥王國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號稱東南亞最偉大的古建築,慕名者很多。想去盡興一遊?請自查以下五點:
一、何必最熱的時候去!
柬埔寨地處熱帶,怕熱的,自不該挑最熱的時候去遊覽。我不怕熱,但也不想曬成一灘油,影響我的遊興。北半球一年最熱的該是8月吧?沒想到初夏的5月初才是當地最熱的日子!旱季將完未完,雨季欲來又止。沒有雨,每天38、9度,熱得褲子都濕了。有同行者苦笑說,方便之後,褲子幾乎扯不上來。我們穿的可是短褲呢。
二、腿腳不夠力的,先練練。
吳哥王朝不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摩爾王朝,不作興在高山頂蓋房子。可是高棉人愛在平地上建高台建築,以追摹印度教的宇宙之山。爬上高台的樓梯雖然闊,但陡斜而級面窄,比美洲印加文化那些金字塔不遑多讓。天天爬高台去看吳哥寺廟,腿不好的話,就只好瞻仰了。我還能爬,但是暑熱中接二連三上高階,快成為熱石級上一片融化的巧克力。
三、對建築或工程沒興趣,勿去。
吳哥王朝甚麼都不剩了,連王宮都成為平地,但留下很多寺廟。這個王朝的繁盛時期大約等於中國宋朝,根據元代使團成員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的紀錄,當地只有寺廟才用石材或磚,王宮用的是木材,平民更用茅草,並無片瓦。所以能夠留下來的主要是寺廟。吳哥的印度式寺廟,用石牆圍出大面積,但是焦點不在面積,而在高台建築,用材巨大,還要向高發展,造成五個金剛寶座巨塔,那工程量可想而知。由於時代集中,所以建築的變化不算很大,只有細心比較,才會產生興致。如果你對建築或工程一點興趣都沒有,就難免覺得千篇一律。
四、不愛看雕塑,勿去。
吳哥寺廟如果都是素面石材,那看兩間就差不多了。不過,人類面對素材,怎捨得不展露一下手藝呢,於是雕塑大派用場。不過,因為都集中在三、四百年裏,所以題材差別不大,到處是獅子、多頭蛇、侍衛,還有很多仙女。在吳哥窟或大吳哥城的主要寺廟巴戎寺才有大幅浮雕,敘述開疆拓土或者宗教故事。本來美女最易入俗眼,但是吳哥朝的審美觀或許跟外人不同,它的仙女沒有印度的三屈式婀娜,也不是尖面、媚眼、小咀的那種美人,因此整體而言,遊吳哥是雕塑欣賞水平的考驗。
我這樣說,不是要貶吳哥的藝術,而是拷問自己的藝術修養。我拍了一大堆吳哥有名的仙女回來,好請教審美水平比我高的朋友。當然,像女王廟(Banteay Srey)那種精緻風格的美,則人人都懂,我也可以過關。而巴戎寺那幾十個巨型觀音頭以及那高棉式微笑,則還是很有創意的,在世界藝術遺跡裏可謂獨樹一幟。只是巴戎寺在淡季也擠得摩肩接踵,高台上轉身無地,遊客還要大拍其照。面對四周幾十個類似面容的大觀音頭,頭昏眼花的我連出路在那裏都搞不清楚。
五、對神話文學沒耐心,勿去。
我知道東南亞受印度影響,但未去吳哥及未讀扶南、真臘的歷史的時候,不知道印度宗教的影響這麼大而深。吳哥城濠上那拔河似的五十四個巨神、吳哥窟的巨幅浮雕,以至各寺山牆上的濕婆、毗濕奴、神猴,都滿載印度神話。那五十四神原來是攬蛇身在攪拌乳海,做不死藥。這個跟毗濕奴有關的攪拌乳海神話故事,十分有想像力,完全是印度產物,但是今天在印度也沒有這麼大型的攪拌乳海雕塑。印度是亞洲的故事大國,現代人看神話,容易覺得荒誕無稽,而印度神話,比中國和希臘的神話還要荒誕百倍。聽它那些天馬行空而場面驚人的神話,喜歡神話文學的,會樂開懷,而沒有文學欣賞之心的,則會大皺眉頭。
所以,去吳哥之前,不妨檢查你的身體和修養上,是否作好了準備。
雖然以藝術水平而言,吳哥不及印度多,但是吳哥古蹟的地點、時代,以及印度也稀缺的歷史性浮雕,以及巴戎寺那氣勢勝的幾十個微笑頭像,確使它在世界文化遺產之林裏,能穩佔一席位。沒準備好就出發,太浪費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