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2:42:2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中國如何拓展全球企業戰略家的思維?

不少跨國公司已經認識到了有效利用中國市場機遇及應對競爭挑戰的方法。當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認知不斷演變之餘,他們考慮的因素亦在不斷調整,思考探索着更基本的要素。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飛速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今天,中國是許多行業不容忽略的重要市場,同時亦是全球製造業和供應鏈的主要中心。而在過去幾年中,在全球地緣政治不斷演變的過程中,中國更加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中心點之一。

不斷變化的環境

自從鄧小平先生於30年前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南方訪問」之後,跨國公司開始大幅在中國進行投資,並在過去幾十年間一直持續增加。而跨國公司對於中國戰略的本質,在過去幾十年間,亦隨着中國的環境、全球格局和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的變化,而隨之改變。

當跨國公司初次來到中國時,他們通常會帶來一些固有的模式與態度。他們認為自己在世界其他地區銷售的產品,以及採用的商業模式,將同樣適用於中國。因此,他們習慣在中國複製、黏貼他們之前的模式,並期望這能奏效。此外,跨國公司一開始並沒有將中國本土公司視為合格的競爭對手,因為當時中國公司的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各方面都相對於比較落後。

一般的跨國公司僅僅將世界其他地區的類似跨國公司視為其競爭對手,而僅將中國本土公司視為他們的生產車間。對一些於跨國公司而言,與中國本土公司合作,只是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幫助他們降低自身成本的一種方式。許多跨國公司認為,他們可以來「接管」中國市場,因為中國企業並不具備競爭力。

跨國公司一開始並沒有將中國本土公司視為合格的競爭對手。(Shutterstock)
跨國公司一開始並沒有將中國本土公司視為合格的競爭對手。(Shutterstock)

跨國公司的不同體驗

多年來,不同的跨國公司在中國有着不同的經歷。有些跨國公司來到中國經營之後,結果並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因此其中一些公司開始減少其在中國的業務,而另一些乾脆退出中國市場。相反,另外一部分跨國公司,在中國經營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中國已經成為他們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或之一),也是他們主要企業價值的來源。同時,而對於這之中的一部分公司來說,中國亦已經成為其他們全球供應鏈的中心。

跨國公司開始意識到,中國不僅僅是另一個「外國市場」,不能只是簡單地複製自己在世界其他國家的模式到中國來,中國的情況是很不一樣的。

在它的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政府和社會孕育了一套獨特的發展模式。中國國有經濟規模很大,但民營企業亦發展迅速。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在推動政策和法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它們能夠(在大程度上)促進企業的同步發展(當然,當中亦有不少不完全完善的地方)。在中國,確保集體利益是主要的原則的同時,國家也鼓勵並擁抱市場經濟。

相較於它的5000年文明歷史,中國近代改革開放僅僅只開始了40多年。在這段時間裏,中國人通過各種不同實驗,學習、適應和摸索着中國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的最初一段時間,中國人往往從模仿西方的經營模式和技術開始,並在經濟發展取得一些成果之後,自己嘗試和進行創新。中國的環境和複雜性令其獨特的發展方式不斷演變,這亦為西方跨國公司(以及中國企業自己)增加了新的考慮維度,而這種發展模式往往是以前從未在全球企業環境中出現過的。

跨國公司開始意識到,他們無法用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的方式來考慮中國。而跨國公司高管們亦逐漸更全面地認識到中國的速度、靈活性和整體資源配置能力等,以及不斷創業的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精神。

對宏觀中國的預測和解讀

不過,仍然有不少人沒有消除對中國的一些刻板印象,有些人傾向於過分簡化中國的特徵,或者低估了中國人的能力,或者過於誇大中國的成就。

長久以來,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和評論者指出中國為跨國公司營造了一個不公平和艱難的環境。他們說,有很多原因造成了跨國公司難以在中國取得成功,例如政府給予本土企業的補貼、不公平競爭、偏袒本土企業以及竊取知識產權。他們還會說,在許多情況下,外資企業(以不合理的方式)被拒之中國市場門外。還有一些評論者會說,跨國公司不受到中國政府的歡迎,也不被允許長期留在中國市場。

平心而論,這些說法中的一部分也許並非完全不屬實,但僅僅簡單假設(或指責)是中國政府以一種系統性的方法造成了這些「問題」中,或者中國是唯一一個採取這些做法的國家,這也是不公平的。

這些年來,不少跨國公司都從其中國業務中獲得了可觀的利潤。我們通常會發現,在同一行業中,有些跨國公司會發展得很好,而另一些則發展得差強人意。這些跨國公司未能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原因,並不一定如海外媒體的某些報道中所描述的那樣。客觀地說,許多跨國公司對中國宏觀形勢的預測和解讀能力不足,特別是對於政策和法規的預測和理解,使他們無法跟上中國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特徵,以及與日益激烈和有能力的本地競爭者進行有效的競爭。更核心的是,他們沒有能夠充分理解「中國模式」的運作原理和方式。

而對於一些在中國已經實現不錯盈利的跨國公司來說,他們認為自己本應在中國取得更大的成就,對為什麼他們無法抓住中國市場對於他們來說「應有的潛力」產生了迷惑。

許多年來,很多顧問、學者等都以一種膚淺的方式來解釋應該如何在中國做生意。他們總是用一些簡單的方式去描繪中國:「中國人在乎面子」、「你應該雙手遞上你的名片」、「合同只是談判合作的起點」等等。這些簡單化的說法不一定完全是錯,但從整體上來看,它們肯定不完全正確。或者說,它們並不能說明核心點在哪裏。可惜的是,這些人講的概念給跨國公司的高管們留下了這樣的印象──中國的商業環境很奇怪、膚淺或過於複雜。亦或者說,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概念給了跨國公司某些高管們一個藉口,來解釋為什麼他們在中國市場不能成功,而沒有真正反思是否有其他更基本的原因。

遺憾的是,這樣的言論經常導致跨國公司的高管無法正確理解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核心和根本。因而,他們也無法培養適應中國的意識和能力,並發展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從中國這個巨大且在不斷增長的市場中受益。

更嚴重的是,某些評論者還會傳播錯誤的信息。這種情況並不罕見,這些人會不斷散布外資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負面信息,但他們自己工作的公司卻在中國加倍投資,以獲取收益。

另一方面,還會有人指出,中國的創新不是「好的創新」,因為它們不是最前沿的。實際上,中國的創新往往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迅速演變,經過幾輪疊代之後,中國創新往往可以達到世界領先地位。

很多顧問、學者等都以一種膚淺的方式來解釋應該如何在中國做生意。(Shutterstock)
很多顧問、學者等都以一種膚淺的方式來解釋應該如何在中國做生意。(Shutterstock)

跨國公司的核心挑戰

長久以來,跨國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碰到的核心挑戰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缺乏一個合適的,能充分理解中國市場的戰略規劃框架。過去從西方舶來的戰略框架不足以解決在中國出現的一些戰略問題,缺乏能解決因獨特的中國經營環境帶來的新的商業維度。

2. 對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存在認識和理解上的差距,以及不能很好地判斷這些變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

3. 基於上述的第2點,跨國企業長時間輕視了中國的創新能力以及中國創新對企業影響的速度和強度。

4. 對中國政府治理模式的認識和理解不足。這種模式與西方不同,某些主流媒體的相關報導過度負面和存在過度的意識形態,讓跨國企業高管未能準確掌握實況。

5. 作為上述第4點的推論,對中國的看法往往過於依賴於過時的、不完整的知識和信息及不適當的思考框架,往往導致人們低估了中國在應對不斷變化的本土和全球環境時,通過不斷的實驗進行調整和變革的能力。

更多思考

隨着時間的推移,表現較好的跨國公司開始逐漸認識到上述部分軌跡和現象,並開始轉變對中國的態度和戰略。許多公司開始建立他們中國本地團隊,將研發中心轉移到中國,並從世界其他地區派遣經驗豐富的高管到中國工作和學習。同時,他們亦更加關注中國本土的競爭對手。他們採取的一些競爭手段是戰略性的,但更多行動只是簡單的戰術應對。總體而言,不少跨國公司已經認識到了有效利用中國市場機遇及應對競爭挑戰的方法。

當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認知不斷演變之餘,他們考慮的因素亦在不斷調整,思考探索着更基本的要素:

1. 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及全球整體格局,以及中國在全球的角色和定位。

2. 在制定中國戰略時,審慎地考慮地緣政治這一關鍵的因素。

3. 超越來自西方的政治口號,對中國政府的治理模式和它的有效性,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明白它是如何影響商業模式的發展。

4. 能夠提前預測與行業、產品和商業模式相關的新興模式。

5. 中國正在不斷發展,同時顛覆著不同行業的創新模式。中國正在從遵循別人制定的標準,迅速發展為創新標準的制定者,許多新的發展賽道亦正在逐漸形成。

6. 不僅要考慮中國市場,還要考慮中國以外的市場,中國是其他國家學習和參考創新的關鍵來源。

企業戰略家思維 2-1

謝祖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