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Jan 23 2025 10:06:1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丁新豹:十九世紀香港天主教 育嬰是重要使命

十九世紀的香港,誘拐婦孺、迫良為娼、販賣人口的事情時有發生;另方面是很多棄嬰為私生,母親或為娼婦,或因貧窮無力照顧,被迫遺棄嬰兒。香港的天主教會收養很多棄嬰,後來棄嬰院變成了學校。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不久前請來著名歷史學者丁新豹教授講述「香港天主教的發展」。本身是天主教徒的他,自言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得益於夏其龍神父的著作《香港天主教傳教史》。

丁教授說,早期香港的天主教活動,基本上離不開育嬰、教育和福傳。

這期間發揮重要作用的,包括了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和嘉諾撒仁愛女修會。

「開埠」初年的香港,棄嬰何其多!

一方面是十九世紀的香港,誘拐婦孺、迫良為娼、販賣人口的事情時有發生;另方面是很多棄嬰是私生的,母親或為娼婦,或因貧窮無力照顧,被迫遺棄嬰兒。香港的天主教會收養很多棄嬰,後來棄嬰院變成了學校,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前身便是名為「加爾瓦略山會院」(Le Calvaire)的棄嬰院。

「髑髏地」也是重生之地

「加爾瓦略山」就是《聖經》裏的Golgotha(各各他山),意為「髑髏地」,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命名「加爾瓦略山」,實是一語雙關,因當年港府所撥之地是一片墳場,修女要請人清理場地,起出骸骨,才能動工建造護土牆,在上面興建會院,所以是「髑髏地」;耶穌被釘十字架,第三天從死里復活(哥林多前書15:4),因此,「髑髏地」也是重生之地。

丁教授續指出,育嬰與教育相關,香港最早的女校幾乎都從育嬰開始的。因為早期香港棄嬰多,女嬰尤其多。無論是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還是嘉諾撒仁愛女修會,都救活了許多棄嬰,特別是女嬰,因此是功德無量的。

「加爾瓦略山」的法文石刻字樣,至今仍在跑馬地一幅護土牆上。(陳天權攝)
「加爾瓦略山」的法文石刻字樣,至今仍在跑馬地一幅護土牆上。(陳天權攝)
「加爾瓦略山」的法文石刻字樣,至今仍在跑馬地一幅護土牆上。(陳天權攝)

天主教對華傳播 澳門曾是橋頭堡

丁教授指出,香港天主教的故事,要先由澳門說起。澳門自從1557年之後,葡萄牙人便在此定居。1887年,中葡在北京簽署《中葡北京條約》,同意「葡萄牙永久租借澳門」,而葡萄牙人基本都信奉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澳門曾經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澳門原是天主教傳入中國的橋頭堡。聖保祿教堂的遺址是今天的景點大三巴牌坊。(Shutterstock)
澳門原是天主教傳入中國的橋頭堡。聖保祿教堂的遺址是今天的景點大三巴牌坊。(Shutterstock)
澳門原是天主教傳入中國的橋頭堡。聖保祿教堂的遺址是今天的景點大三巴牌坊。(Shutterstock)

丁教授說,利瑪竇(Matteo Ricci)、湯若望(Adam Schall)、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這些著名的西方傳教士,亦在澳門學中文,甚至羅馬教廷的地區總部當時就設在澳門。

葡萄牙曾是老牌殖民帝國,在亞洲,除了澳門外,還有今日印度的果阿(Goa)。正因為葡萄牙國力強大,1493年,教宗便授予葡萄牙遠東地區「保教權」,因此初期來中國的傳教士將澳門作為在華傳教基地,而將傳教進展向里斯本分部匯報。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葡萄牙已由強大的殖民帝國淪為普通歐洲國家。

香港首位宗座監牧約瑟神父

1841年英軍登陸香港,羅馬教廷即命駐澳門的傳信部駐華總務長約瑟神父(Theodore Joset)到香港設立宗座監牧區。

當時天主教會在香港主要服務兩類人:一是英軍中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官兵;二是澳門移居香港的葡萄牙人。

香港第一間天主教堂於1843年落成,即位於中環威靈頓街的「聖母無原罪總堂」。這座教堂於1859年在擴建工程中遭大火焚毀,其後於1860年重建,復於1886年拆卸。

現時位於堅道的聖母無原罪座堂,始建於1883年,1888年12月8日啟用。日軍攻港期間遭到破壞。1946年,香港宗座代牧區於升格為教區,聖堂亦變為主教座堂。

今日的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Shutterstock)
今日的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Shutterstock)
今日的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Shutterstock)

這一切,約瑟神父都來不及看到,1842年他來到香港,不足一年便英年早逝,年僅37歲。

第二任駐華總務長及宗座代監牧是意大利方濟會的裴神父(Antonius Feliciani),在他任內,教會獲港府撥地建灣仔及跑馬地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又陸續購入今日聖佛蘭士街、進教圍、聖嬰里(光明街)的土地。

第三任宗座代監牧是法國人科主教(Théodore-Augustin Forcade),受巴黎外方傳道會派遣,引進了沙爾德聖保祿仁愛會的修女來港服務,開辦棄嬰院、學校和醫院,並在香港仔和荃灣設立傳教站,天主教從此滲透到基層華人中去,同時教會還培訓了一批華人護士和修女。

灣仔「聖童之家」收容棄嬰

鑑於當時棄嬰眾多,教會遂於灣仔開辦棄嬰院 「聖童之家」 (Home of the Holy Childhood)收留棄嬰,有時甚至付錢收買棄嬰,以免嬰孩落入人口販子手中。「聖童之家」在短短一年間,便收容了226名兒童。至20世紀初,她們平均每天收到5至7名棄嬰,每年便收容千多名嬰孩。但是,許多來到「聖童之家」的嬰兒本身已十分虛弱,幾天就夭折,死亡率高達94%!

僥倖存活下來的女嬰,「聖童之家」教導她們宗教知識、讀書寫字及縫紉等手藝。到適婚年齡,還為她們介紹男子組織家庭。

關於教會開辦的棄嬰院或育嬰院,無論在內地或香港,歷來誤解甚多。河南檢察官學院趙鑑軍2011年3月在《湖北函授大學學報》發表的〈從書文揭帖看清末反洋教〉一文,有以下的描述:

「洋教士收養幼嬰的行為不但不被理解,反而增加了民眾對教堂的仇恨心理。並且有的傳教士只注重所收養幼嬰的數量,往往忽視嬰兒來源渠道,甚至出錢收買,出現一些不法之徒為蠅頭小利拐騙幼童的情況。這大大有損於教會的形象,並使不明真相的民眾對教會設育嬰堂的目的產生疑懼」。而教會收留的嬰兒,「在洗禮中獲得重生後,大部分都死了」。

這樣的形容庶幾也可套用在十九世紀的香港。

科主教只在香港待了3年,1850年,裴主教「崔護重來」接任傳信部駐華總務長及宗座代監牧。

1851年,香港有華人天主教徒930人,但只有一座教堂四座小堂,一間神學院及一間「聖童之家」孤兒院。

灣仔「聖童之家」,具有育嬰院、學校和醫院的功能。(資料圖片)
灣仔「聖童之家」,具有育嬰院、學校和醫院的功能。(資料圖片)
灣仔「聖童之家」,具有育嬰院、學校和醫院的功能。(資料圖片)

鹽田仔30村民同時受洗入教

1855年,盎神父(Aloysius Ambrosi)接任宗座監牧,他任內其中一件為人樂道的事情,是1866年聖誕節,西貢鹽田仔約30名村民受洗信奉天主教,後來在島上興建了聖約瑟堂。聖堂今日猶在,見證這段天主教傳教歷史。

西貢鹽田仔,又稱鹽田梓,該處的天主教堂見證了一段傳教歷史。(Shutterstock)
西貢鹽田仔,又稱鹽田梓,該處的天主教堂見證了一段傳教歷史。(Shutterstock)
西貢鹽田仔,又稱鹽田梓,該處的天主教堂見證了一段傳教歷史。(Shutterstock)

1867年,意大利米蘭外方傳道會的高主教(Giovanni Timoleone Raimondi)獲委任為首位宗座代牧,同年11月祝聖為主教。從高主教開始,歷任香港主教多來自米蘭外方傳道會。

隨着天主教在香港的發展,一些標誌性事件,例如1875年,法國喇沙會修士抵港接收1864年創校的救主書院,易名為聖約瑟書院;1888年堅道聖母無原罪總堂祝聖;1894年巴黎外方傳道會購入杜格拉斯堡,設立納匝肋印刷廠,即今天香港大學大學堂宿舍;1875年薄扶林伯大尼修院落成等等,亦漸為港人熟悉,香港天主教也在發展中走進二十世紀的新時代。

薄扶林伯大尼修院環境優美,是「打卡」勝地。(Shutterstock)
薄扶林伯大尼修院環境優美,是「打卡」勝地。(Shutterstock)
薄扶林伯大尼修院環境優美,是「打卡」勝地。(Shutterstock)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