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與意識及下意識

其實「陰陽」並非只是說日月或者男女等那樣表面化和簡單,人體運作就有這樣一對「陰陽」配套,下意識和意識一「陰」一「陽」,下意識是「陰」,意識是「陽」。

一、中國古代「以人為本」文化

在古代,人人都明白了解「氣」是人賴以維生不可或缺的東西。「氣」對人的重要,自然亦是《黃帝內經》談論的主角。《黃帝內經》雖然成書於戰國,但從內容而言,基本上是一本完整的人體知識百科全書,相信應早在神農氏年代已經開始探索發展。《黃帝內經》屬寓言體,即是內裏虛設為黃帝歧伯等人物的對話,應該是戰國道家編成,而「氣」的運用亦頗多見於先秦道家書籍中。

古代法家道家同源,都是「以人為本」。而從研究《管子》、《關尹子》、《道德經》、《莊子》、《列子》、《孫子兵法》、《黃帝内經》中,就找回「以人為本」理念,重新整理出很多古文字的原意,擺脫了「形而上」、宗教及迷信,再純從理性出發重新理解「天」、「道」、「德」、「帝」、「聖人」、「有」、「無」、「為」、「自然」、「陰陽」、「氣」、「一」、「心」、「和」、「平」、「常」等的原來意思,多方面互通,方便重新探索中國古代文化。

古代的道家,實際上與現代科學家差不多,只是研究大自然及大自然與人的關係,思想都是自然開放,一點也不迷信。《管子‧五行》說「故通乎陽氣,所以事天也。經緯日月,用之於民」(註1)。在古代,人類生存是最重要的命題,所以古代的研究,目的不在於單純對事物的科學分析和理解,而是用之於社會。

二、先秦道家的「自然」

所謂「自然」,其實是因為人有主觀因素或感情因素,而引起很多不自然的侷束態度,排除這些侷束態度,就是「自然」。大自然的運作,就是沒有人的主觀或感情因素存在,就算現在看來,也有很多人認同。這些不自然的侷束態度,可會是刻意、自我、固執、守舊、因循。而因為自我,又會變得自私、多佔,繼而形成貪慾。再因為貪慾而帶出奸詐、專制、極權。又因為主觀,會昧於自我認知的局限而不開放自己去接受新角度新事物新知識。也會因為固執而出現情緒問題。這便是「有」,多佔便是「積」。這些由「有」所造成的問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會對他人造成損害,進而禍害社會。「有」是人自己產生出來的,可以說是「人之道」。

《道德經》77章便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註2)。所謂「天」,就是「自然」,只是寓意指一種公平原則,不多佔不損害他人。這種「自然」的態度便是「天之道」,亦即是道家原來的「道」,也是法家原來的「道」,亦即是中國原來更古老的「道」。本着「天之道」的態度生活,不多佔不損害他人,而且還是整體有利,這樣排除去「人之道」的「有」,就是「無」了。這可說是一種互相尊重的平等觀,人本着這種態度養生,每一個細胞都得到平等尊重。

古人觀察大自然這個系統,發覺若然有事物發展惡化至極點,開始失衡,系統便會自然地扭轉情況,把惡化趨勢減弱,返回平和狀態。此所以《道德經》40章便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最重要就是「弱者,道之用」。古人相信這自然調和作用,應該是大自然長久生存的道理,即所謂《道德經》59章「長生久視之道」。而由個人平和做起,跟着人際、社會、天地萬物,是可以去到大自然和諧。由大自然和諧,又可以向下保障每一個層面以至到每個人的生存。這便是整個「道」觀念,可說是天地萬物有相同的道理。而「氣」的調節平衡,就取得了系統平和,這和諧便是「一」了。而調和身心和思維的「氣」,就是訊息「氣」。

大自然的運作,就是沒有人的主觀或感情因素存在,就算現在看來,也有很多人認同。(Shutterstock)
大自然的運作,就是沒有人的主觀或感情因素存在,就算現在看來,也有很多人認同。(Shutterstock)

三、簡釋「無為」

而人類生於世上,生活就只在乎自己怎樣生活。生活如何運作,就稱為「為」。所以有「為天下」、「為國」、「為家」、「為政」、「為人」、「為身」、「為心」、「為道」等。「為天下」、「為國」或「為家」是指經濟,「為政」是指治理,「為人」是指人際關係,「為身」是指養生,「為心」是指思考,而「為心」又有三個層次,一、意識思考:即是我們日常的理性思考;二、前邏輯思考:就是創意思考以及批判思維,而三、下意識思考:就是人體內部的無意識運作。

明白「為」的意思後,再明白「有」是損害整體和諧,違反「自然」,而「無」是不損整體和諧,服膺「自然」,有利大眾,便明白「有為」及「無為」是什麼了。無論由思考、養生、與人相處、社會、政治、以至環境等不同層次的運作中,持有違反「自然」思維下的作為,對整體有損或對他人有損的,就是「有為」。反之,排除違反「自然」思維下的作為,服膺「自然」,對他人無損而且對整體有利,便是「無為」。就是因為制度上的「有為」,破壞社會有損人類,老子才提出「道法自然」,以「一」為原則,返回「無為」,使沒有人受損。

四、何謂「陰陽」

了解什麼是「有」之後,便明白到其實長久以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都同樣面對這「有」的問題,卻只有中國古代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及以自然和諧為原則的「陰陽調和」理論,來處理「有」的問題。

其實「陰陽」並非只是說日月或者男女等那樣表面化和簡單,這要由人的意識和有限知識世界說起。人之能夠看見或覺察事物,主要是由既有的知識世界為基礎作出辨析,才能覺察或看見,有如得到日照光明,顯現在眼前,稱為「陽」。假若以既有的知識世界不能作出辨析,便不能或難以覺察或看見,有如欠缺日照,隱藏而不顯現,稱為「陰」。此所以《孫子兵法。軍爭》說「難知如陰」(註3)。其實就是因為受到有限知識世界所局限,很多事物就算存在,人也看不見。這便是《道德經》14章所說「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當我們對某事物完全沒有概念,就算擺在眼前,也會視而不見,不會認識,這便是「陰」。

重要的是,這「陰」所隱藏的事物,在人心靜的時候,是有機會顯現出來,這便是創意,以及形成的新知識,這創意過程便是「聖」,有這種能力的人就是「聖人」。通過創新思維,獲得新知識而利於大眾的便是「德」,即是《管子。心術上》所說的「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現代的科學研究成果,便可說是「德」了。而「德」的字義後來演變成權力,繼而再演變成所謂品德,這是後話,這裡暫不交代。

古代人還未有氣候自我調節的科學知識,但卻從氣候調和的結果,領略出氣候發展至惡化,如大旱或大寒等,背後總有一個看不見的機制作出調節,而且,還領略出這「陰陽調和」調節機制還可以適用在其他層面,即是《道德經》42章所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不單只在大自然中的四季和日夜有「陰陽」,幾乎所有事物甚至現象、表徵、行事方式及態度等都有「陰陽」之分。

而古人觀察及理解到大自然應該存在已久,相信看見的事物背後,都有「陰陽」配套,總有一種人看不見的動力,維持整體的完整性,而這種力量的媒介就是看不見的「氣」。

古人觀察及理解到大自然應該存在已久,相信看見的事物背後,都有「陰陽」配套,總有一種人看不見的動力,維持整體的完整性。(Shutterstock)
古人觀察及理解到大自然應該存在已久,相信看見的事物背後,都有「陰陽」配套,總有一種人看不見的動力,維持整體的完整性。(Shutterstock)

五、意識與下意識

人體運作就有這樣一對「陰陽」配套,下意識和意識一「陰」一「陽」,下意識是「陰」,意識是「陽」。 近代西方要到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才提出下意識這觀念,而據古文理解,中國古代對下意識已有深入研究。《管子‧內業》便說「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以先言」。在古代,思考的部位稱為「心」,「言」是意識,「音以先言」便是意識出現前的意念,「心以藏心」就說明意識思考以內,還藏有另外的一重意識思維,用現代方式理解可說相當於下意識了。

《黃帝內經‧本神》說:「黃帝問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離藏則精失、魂魄飛揚、志意恍亂、智慮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歧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註4)

上文其中「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次序是排列好的。「心」作思考,「意、志、思」是意識的建立,「智、慮」是意識建立後主觀意志的出現,「有」的慾念或者固執亦由此而起。「心」之前的「德、氣」,是指從隱藏於外界中所吸收而又不為人知的養份元素。「生、精、神」是養份元素的有效組合,然後經「心」內在處理轉化為「魂、魄」,是為身體體內的運作訊息和指令,「魂」關乎精神,「魄」關乎肉體。「意、志、思、智、慮」,是意識運作部分。「德、氣、生、精、神、魂、魄」,是下意識的運作部分,是意識所不知的,相信只是古人憑對身體運作的細心分析,而建立的一種概念。

下意識的運作不只是「心」,而是「五藏」,《黃帝内經‧宣明五氣》便說「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藏所藏」。這「心」、「肺」、「肝」、「脾」、「腎」,並非現在我們科學上所理解解剖學上生理性的五臟,而只是一種概念,再附加於可以看見的五臟上。「心」雖說是心,但古人早已理解思想位置是在頭上。這「五藏」便相當於身體運作的一個概念性中央處理器。而我們只能看見的,是身體內部運作後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表徵。

怎樣理解有這下意識運作的存在呢?其實很簡單。當我們熟睡後,意識已停止工作,但是生命的存在,身體仍然運作,不會停止。熟睡後,人再沒有任何意識的干預,這時候是最自然。現代科學分析,肌肉亦已定性為橫紋肌(隨意肌)、平滑肌(不隨意肌)、及心肌。現代科學已知,身體內部器官都是不隨意肌構成,器官運作是不受意識所控制。四肢及支持外部活動的肌肉則是隨意肌,可以受意識控制,而沒有意識活動時,下意識仍然維持各部分肌肉的活力。事實上,現代科學對下意識的研究仍然只在初步階段。

六、結語

現代科學主要是化繁為簡,把自然現象歸納成一個數學模型,用方程式表示及作邏輯運算,及以數字表達方式做表徵,一切以實驗數字結果來驗證及衡量數學模型的真確性。事實上,中國古代人體經絡理論,也是化繁為簡的一個模型,只不過不是數學模型而已,這「陰陽調和」模型以「氣」的平衡作為運算原則,同樣有平衡的運算邏輯及運算結果作驗證,數千年來仍然可以驗證和有效。

不特只於用於人體,「一」在古代還發展出一套「社會一體論」,《管子‧七法》說「有一體之治」,「陰陽調和」理論用於社會,可以調理「有」的壟斷,解決貧窮問題,這方面也是涉及「心」的下意識部分,處理訊息「氣」作「前邏輯思考」。「陰陽調和」理論對現代社會便顯得重要了。

 

註1:本文引用《管子》,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44—347冊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管子》,(唐)房玄齡注。

註2:本文引用《道德經》,都是出自香港無名出版社出版《道德經2010》,曹鴻輝校正及標點。

註3:本文引用《孫子兵法》,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39~342冊景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乙卯刊本《孫子兵法》,(宋)吉天保編。

註4:本文引用《黄帝內經》,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57~361冊景上海涵芬館藏明翻北宋本《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

曹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