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一詞十分膾炙人口,多是用於承傳文化,希望文化能夠得以繼承,爭取平等自由的人自然亦希望理念可以「薪火相傳」。「薪火相傳」原典出自《莊子》〈養生主〉,原意本來就是希望追求平等自由思想能得以世代相傳。
〈養生主〉之所謂「養生」,並非教人如何飲食有節,而是指人民或人類的生存,天地才是養育萬物之主,並不是「天子」,指出「禮制」的無稽。「禮制」出現之初,統治者為求其合法性,便有〈禮記‧表記〉所謂「子曰:唯天子受命于天」,說君權授命於天,稱代替天職照顧萬民,〈禮記‧經解〉便說「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并明」,實際上像逆權侵佔一樣,把天下據為己有。古代「道家」便否定授命於天這種說法,因而有「彼此」「是非」的爭論。
薪火相傳典出〈莊子・養生主〉
「薪火相傳」在〈莊子・養生主〉的原文如下。為求方便明白,隨後會逐句解釋。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意思謂:老子死,秦失到老子靈前拜祭,卻也在靈前大哭起來,才離去。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意思謂:秦失弟子覺得奇怪,便問,老子不是你的老朋友吧?回答不是。弟子再問,那麼剛才致祭時為何這樣大哭呢?可以嗎?回答可以。
秦失弟子問可以嗎?這樣問現代會覺得奇怪,其實當時所行「禮制」,還有一套「禮儀」,有關規模是根據身份嚴格規定,以反映不同身份,不能有錯,錯了便於「禮」不合。而「喪禮」最能反映社會身份,所以古代對「喪禮」亦特別重視,此所以《禮記》、《大戴禮記》有大量「喪禮」甚麼是對甚麼是錯的記錄。
〈禮記・檀弓上〉「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魚聞之,遂除之」。
〈禮記・檀弓上〉「子蒲卒,哭者呼滅。子皋曰:若是野哉。哭者改之」。
〈禮記・檀弓上〉「孔子惡野哭者」。
〈禮記・檀弓下〉「穆伯之喪,敬姜晝哭;文伯之喪,晝夜哭。孔子曰:知禮矣」。
〈禮記・檀弓下〉「子思之母死於衛,赴於子思,子思哭於廟。門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為哭於孔氏之廟乎?子思曰:吾過矣,吾過矣。遂哭於他室」。
「禮儀」只是形式上的表面工夫
「禮儀」只是一些形式上的表面工夫,「喪禮」亦然,吊喪致祭的動靜都有規定,變得很不自然。秦失應是「儒家」老師,弟子見秦失大哭,有覺於「禮」不合,所以才有此一問可以嗎?而秦失解釋大哭的原委,正是有感於大眾之哭,返回天性。
單看「伯魚之母死」的記事便可知一二。「伯魚」即是孔鯉,是孔子獨生子。孔子娶亓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後便生下孔鯉。母親過世已滿一年,孔鯉仍念亡母,傷心慟哭,但於「禮」不合。孔子知道,馬上叫孔鯉不要再哭。〈論語・陽貨〉說「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按「禮儀」,守孝三年,三年的形式都不一樣,是有規定的。而「孔子惡野哭者」中所謂「野哭」,就是指哭的方式不合為於「禮」。
「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意思謂:最初,我以為老子只是一般人,現在覺得看錯了。剛才我走進靈堂拜祭之時,只看見有老人大哭,像哭喪子之痛一樣,有少者大哭,像哭喪母一樣。
「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意思謂:這些都是一般老百姓,他們老老少少在這裡聚在一起,都在大哭,這應該不是個人的事,而是關乎大眾整體,其中必然有說不出的難言之忍,眾人已不再是為哭而哭。其中必然有背離天理的事情發生,使人加倍發洩,盡情放聲大哭,已不再檢點了。
「古者謂之遁天之刑」意思謂:古時的人就會說,是人類出現了背離天理的事情,是大自然對人類用刑。
所謂「古者」,應是指上古時代帝制還未出現時的人,他們未受過帝制的束縛,經他們的口指出帝制的問題。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意思謂:本來,老子來到世上,只是時間上的自然,而老子離開人世,也只是順其自然,按自然規律老死。一切都是自然的,人們應該不會感到悲哀或有甚麼高興。
「古者謂是帝之縣解」意思謂:現在竟然有那麼多人忘情地傷感,古時的人就會說,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問題就出在帝制上,帝制本身是沒法自我解決,只有解除帝制,才能夠化解這人世間莫大的冤情。
要窮世代之力剷除「禮制」
〈莊子・大宗師〉便說過「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縣解」是自縛後再吊起來,自己是難以解開的。《道德經》27章說「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並非不可以解,知道結的問題所在,改變了,是可以解的。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意思謂:這寓言寓意人人要爭取社會返回天理,爭取除去帝制,像點起柴薪,一代接一代的把爭取天理的火種傳下去,不能停止。
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研究古文,除了寓言及誌異等書籍外,其他古書所記事蹟,或有主觀判斷,或者有地名出入,大抵都是可信。所以老子寫下《道德經》後,便不知下落,應是事實。《莊子》寓言是虛構的,所以老子的喪禮,亦應該是虛構,然而寓意卻是實在。
其實「薪火相傳」與《列子》「愚公移山」故事的意義是一樣,要窮世代之力剷除「禮制」。所以有〈列子・湯問〉所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莊子》寓言的意思本來十分清晰,只是後人在「禮制」的傳統下生活,對歷史研究只集中在朝代興替方面的查究,對於古代民主訴求便一概也看不見。
《流芳頌》展現的人生百態
秦失向老子致祭的場面,與黑澤明電影《流芳頌》(Ikiru)一場致祭場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流芳頌》在1952年公映。故事主人翁渡邊勘治,任職某小區市公所30年,升至市民課課長,年屆退休,才得知患上胃癌,只剩下半年時間。回首前塵,忽然覺得一事無成,一生像是白過了一樣,不知人生有甚麼意義。在死寂中,一位女工重燃了他的生命之火,猛然想起小區一群婦孺的請求,決意在臨終前為那群婦孺把一處臭水溝改建為兒童遊樂場。他帶着那班婦孺四方奔走,經歷諸般阻撓下,終於得償心願。
在一個白雪紛飛的晚上,渡邊勘治一個人滿心喜悅地在那新落成的遊樂場上盪鞦韆,嚥下他最後一口氣。舉殯時,那班婦孺來到渡邊勘治靈前致祭,哭過不停。同堂的一班高官及同事,大感不是味兒,看盡人生百態。
人生意義,就在社會責任。眾人有眾人的社會責任,權力有權力的社會責任。渡邊勘治所面對的就是一個結構性的制度問題。欠缺明確的「權力社會責任」,政府中很多高官得着權力,卻尸位素餐,不知自己角色在社會中所為何事。「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社會在吶喊,必定有隱情。「善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這一切必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