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早前宣布退休,他在出席長和業績會時答覆記者提問。有記者問:「如果香港年輕人想重演你的成功故事,有什麼建議給他們?」李先生指年輕人最緊要增強個人的競爭力,應了解知識改變命運。筆者手頭有一本書,是2000年香港三聯書局出版的,書名就叫《知識改變命運》。書中記載35位不同界別的人士,講述他們如何靠知識改變命運。這本書篇首有李先生的序,序的末尾說:「知識是推動發展的最重要工具,改變命運的機會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可見這句話應是李首富所服膺的,可說年既老而不衰了。
的確,看李首富的人生經歷,知識的確改變了他的命運,尤其是他發跡的那個年代。但放在今日,這句話是否管用,還得加上一些註腳。
註腳一,現在是財富高度集中的時代。據樂施會一份名為《1%人的經濟》研究報告,引用了來自瑞士瑞信銀行去年10月的數據:自2010年以來,世界首62名富翁所擁有的資產增加了超過5,000億美元,總財富達17,600億美元;而較貧窮的半數人口所擁有的資產減少了10,000億美元,下跌了41%。當今世上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的財富,比其餘99%人口的總和要多。
李嘉誠先生的業務遍及全球,在香港也涵蓋了衣食住行的各個範疇。每年長和系業績發布會,長和的盈利都有可觀增長,說明愈是照顧了股東的利益,即是賺了香港人的錢愈多了。萬億商業王國的構建,也是財富集中的一個過程。財富愈是操控於少數人手中,代表在這利益圈外的人發展的機會愈困難。設若李先生今年才22歲,能夠複製一個成功的商業發展故事的難度也愈大。在這些情況下,靠知識去改變個人命運的機會也相對減低。
人愈來愈難掌握命運
註腳二,現在是高學歷泛濫的時代。學歷愈高,代表知識也愈多,特別是專業技能。每年從世界各地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工作的人數目如恆河沙數,可是求職卻愈來愈困難,不要說如何去改變命運。最近在Facebook看到一位女士的經歷,她是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工程一級榮譽畢業生,還在原校完成碩士課程。她懂聽也懂說中文,可是畢業後拿着名牌「沙紙」應徵工作,才驚覺名牌大學的光環形同虛設。為了應付生活,她被逼向現實低頭,現在只能當上售貨員工作。相近似的例子也不少,十優港姐麥明詩也曾說:「讀了名牌大學又怎樣?一樣大把所謂名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買不起樓。」
在科網時代,知識固然重要,但在知識的基礎上,還得有豐富的想像,特別是具有獨特的創意。像從前貨物的交易,物資的運輸稱為「送貨」,稍後有一個較優雅的名稱叫「物流」。現在則是網上購物大行其道的時代,由淘寶到阿里巴巴,已演化成很大的經濟體系。世界富豪排名榜,Amazon的Jeff Bezos已躍居首位,靠的就是做買賣的創意。通訊業務發達,令騰訊成為市值4萬億元的商業王國,馬化騰也成了中國首富。這些引人遐想的成功故事,當事人的知識固然重要,但靈活的腦袋和擁有一個造英雄(或富豪)的時勢也不可缺乏。馬雲曾說過:「這是互聯網時代,不再屬於李嘉誠了」;剛逝世的霍金(Stephen Hawking)也斷言強大人工智能的崛起可以毀滅人類。不管你是否同意,但都應感覺到,人是愈來愈難以掌握個人命運了。
無疑,這又不是說不用追求知識了。有知識總比沒有知識好,但在急速變化的時代,知識的獲取方法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方便,很難想像一個懂得用電腦的人會是一個知識完全貧乏的人。但如何把知識用來改變命運,卻是另一回事了。當然命運的概念,也不限只要發達,要出人頭地。如果了解個人的局限,或坦白承認在複雜的社會中不夠強悍,鬥不過別人,只做一個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人,努力工作,視富貴於我如浮雲,這也是對自己負了責任。當然能夠這樣平實而超脫,也是知識,很實在的,能對人的命運做些恰如其份的改變。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