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古遠流長

粵音有幾大特點:一是粵音鼻音重,語尾最富鼻音ng音;其次粵語多量詞,甚至使人眼花瞭亂;其三粵人造詞愛倒裝,亦深受古民影響。

粵,現在指廣東。但說到粵音,範圍可大得多。遠古的粵音,泛指今兩廣之地語音。古時粵、越兩字相通。遠古粵地居民多是現今少數民族:如僮族、傜族、苗族等等及今西南少數部族。其中僮語最接近原始漢音;而漢族嚴格而言應始自漢朝,春秋時稱文教發達部族為「華夏」。漢族其實是一大混合民族,而炎黃子孫則包括中華大地各大小民族。

後期淡化鄙視用字

北方賤稱嶺南人為獠lao,如夷獠、山獠、黎獠。粵俗語愛叫人為「佬」,如「大佬」,「細佬」,「有錢佬」,「廣東佬」,「外江佬」。其實,「佬」字原為「獠」字。隋唐時代鄙視嶺南人,以獠(《粵音韻彙》讀魯音,說明蠻族之一)字稱之。後減低歧視轉「獠」為「僚」,粵人再轉而為「佬」。

古語音淡化貶義的還有「番禺」一詞。此中的「番」是生番的「番」(音翻),「禺」是一角之地。在先秦時期,視番禺乃南方蠻人聚居之地。其實秦末南越王趙佗立國經營嶺南,以廣州為都,稱番禺,繁盛熱鬧,盛名遐邇。現粵語番禺要讀「潘禺」,否則為識者所笑。

香港人說粵語,小童叫「細路仔」或「細蚊仔」。「細路仔」來自「細佬仔」,而「細蚊仔」則來自「細蠻仔」。隋唐時呼粵人為蠻人,所謂「南蠻北狄」,南方小童便呼為「小蠻子」,轉而變成「細蚊仔」一詞。因粵語「小」叫「細」,子稱「仔」。

有學者考據,說「蠻」其實是南方某些部族自稱,最初不含貶義。蠻字帶「虫」字,亦非侮辱性。原來遠古南人對能自動屈伸物類都統稱虫(蟲),是自身能動生物。遠古蟲是鳥獸通稱,有羽蟲、毛蟲、甲蟲、鱗蟲、裸蟲。裸蟲便是人,是萬蟲之長。許多古字都有「虫」組成,如蜀字、禹字、閩字等。伏羲女媧姓風,風字也由虫字組成。而粵地呼蟲,愛加「馬」字音。如螞蝗、螞蟻、馬騮(猴子) 。

粵語源遠流長

周秦兩代特別注重南粵,漢武帝更刻意開發嶺南,可知嶺南的開發比東甌福建浙江一帶更早。當時廣東等南地以僮族為主幹。所以粵語古源大部分是南方僮語(「僮」古音「撞」,見《徐松石民族學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亦受傜語,吳語的影響。

粵語說「咁多」,「咁好」。吳語則說「介多」,「介好」。香港人說粵語我們叫「我哋」。傜語有「我隊」,「你隊」,「渠隊」。粵音因而出現「我哋」,「你哋」,「佢哋」。吳語用「渠」字表示他人。粵語則一律用「佢」呼他人,「佢哋」是他們。廣西興業縣志說,居民自稱曰「儂」,稱我們為「儂隊」。至於「個邊」指那裏,則出自僮音。

苗人多用阿字。北史《蠻僚傳》說「獠人無氏族之別,所生男女惟以長幼次序呼之。」如姊叫「阿倫」,妹叫「阿小」,祖父叫「阿幾」,祖母叫「阿婆」。廣東福建人愛用阿字稱對方,受苗人影響。

粵語發音獨有特色

遠古南北音之差異,原來和地理環境有關。南方多深山大澤,雨水充足空氣濕潤。空氣壓力較小,鼻音重。北方平原遼闊,空氣乾燥,語音清揚。鼻音唇音較少而乏平上去入四聲中入聲。梁朝沈約也是依南方音而定四聲。

粵音有幾大特點。一是粵音鼻音重,語尾最富鼻音ng音。如楊yeung,或yang。王wong,鍾chung,龍lung。其入聲字豐富,以破裂音t、k、p,音結束,語音短促。如甲kap、撥put、匿nik。苗語漢語器具叫皿ming、人叫民mun。其次粵語多量詞,甚至使人眼花瞭亂。如一張紙、一座山、一條線、一篤尿、一啖飯、一碌竹、一舊泥(塊_ 、一架車(輛) 、一隻船(艘)……等等。英語則無此等量詞。今僮傜族分類量詞之多,與閩粵人一般。其三粵人造詞愛倒裝,亦深受古民影響。如公雞叫雞公、客人叫人客,生魚叫魚生,瓦缸叫缸瓦,乳腐叫腐乳……等等。僮族苗族呼大山、小山為山大、山小。中原古語亦受其影響,如堯帝稱帝堯,都城稱城都。

其實,古粵語來自僮傜苗等少數民族,最初也有複音聯綴語。後來發明方塊字,受到影響,每字成單音字,一字一聲(其實一字可能有多音,但亦只能一聲表一用。如種字、樂字、行字)。粵語仍留的聯綴音如「陷把爛」(諧音而已),即全部之意。「嗚厘馬查」,即文字草亂不可辨。「腳瓜囊」,小腿也。泰語僮語、雲南擺族仍稱腳為「腳囊」ka-long。這情況只保留音而沒有字,一些縱然有字,但受時日淘汰而被棄用(如餛飩今已被「雲吞」取代)。尚有北方古語借用南方合併音情況,如「穹窿」快讀成「空」,「窟窿」快讀成「洞」,兩者音義皆相同。

粵音較多含原始音素,粵音中狀聲和狀形字不少。如「鴨」、「貓」都是狀聲字。如雞聲喔喔,狗聲汪汪、蟲聲唧唧,管弦嘔啞,都是狀聲貼切。「開」字必須開口讀,「闔」字、「合」字必須合口讀。如用普通話讀便失真,沒有狀聲效果。普通話讀喔喔不似雞聲,汪汪不似狗聲了。

後    記

近代愈來愈多資料顯示,古代南方文化博大深遠,影響整個中華大地的文化發展。炎帝黃帝一戰於前,蚩尤軒轅爭雄於後,北方民族勢力壓倒南方,北方文化語言遂成中原正統。讀書人和官吏都學習和採用北方的雅言,自成一套系統流傳後世。春秋及戰國著書立說者均用雅言為文,南方語言便被邊鄙化。及後即使南方讀書人亦必習雅言(即今日稱為文言)藉窺學問,藉登廟堂,但地方民間則仍多有古音古語流傳。

筆者懷疑古粵音可推算到蚩尤時代。據彝族《古今彝曆考》(四川民族出版社,頁48),十二紀年生肖紀年,彝曆始於公元前4360年(距今六千多年),指出中國生肖觀念來自彝族。該書並附彝族漢字注音(尚有拼音示明,今不錄)備考。

生肖: 鼠 – 牛﹡- 虎 – 兔 –  龍﹡-  蛇﹡- 馬﹡- 羊﹡- 猴* – 雞 – 狗﹡- 豬

彝語: 黑 – 女* – 拉 – 特勒 – 綠* –  施* –  姆* – 欲* –  裊* – 窩 – 啟* – 餓

請注意:有﹡符者和今日粵音極相近,「特勒」快讀亦是兔音,十二字中有七個字以上與今粵音同,可見粵音遠古流長。對此有興趣讀者不妨翻尋研究。

本文資料有引自《徐松石民族學文集》。徐松石教授(1900 – 1999)廣西容縣人。畢生致力於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研究,著作豐茂,貢獻不小,惜少有學者提及。筆者謹藉本文表示對徐教授的謝意和敬意。

原刊於《信報月刊》,經作者修繕後授權本社轉載。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