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更要多了解一下 Reed Hastings 的事跡,才判斷 Netflix 將如何影響本地的電視業。
還是張五常的解釋來得簡單直接:無知、愚蠢、利益團體不易處理、一項暫時的法例可惹來政府初時做夢也想不到的麻煩。
Hi-tech 揩嘢 Low-tech 撈嘢是個不思進取的極端,盲目鼓勵所有人跳出框架卻是不切實際的另一個極端。香港究竟需要怎樣的創新之橋?我們需要反思怎樣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找出適當的平衡。
人民幣要靠加入 SDR 促進匯率市場化,但要加入 SDR 匯率要先夠自由。想爭取權力的 IMF 會否打開方便之門?以歐洲勢力為主的 IMF 又是否想保住歐元的地位?
AV 的道德問題最近惹來激辯,但主角不是「良心企業」這個 AV 。我所指的那個 AV ,是無人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
一個印花,面積比郵票還要細,價值比青蟹還要低。印花生意,卻由連收音機都冇的十九世紀末做到一人一手機的二十一世紀,更做到億億聲做到上埋市。
一個印花,面積比郵票還要細,價值比青蟹還要低。印花生意,卻由連收音機都冇的十九世紀末做到一人一手機的二十一世紀,更做到億億聲做到上埋市。
三跑最快2023年才運作,今日不重新計過,到底三跑是為下一代興建,還是政府把年輕人當作跑道之餘更要他們代支埋單?
熟悉 UCLA 經濟學傳統的人都知道,市價是唯一不會導致租值消散的競爭準則。
終於到本月18日凌晨,一於我所料,聯儲局維持息率不變,大家繼續等。問題是,耶倫未加息,到底要等乜?
近日樂視和 Netflix 先後計劃進軍香港,市場評論普遍認為,這將會是對TVB的一個重大打擊。模式和對象跟樂視和 Netflix 理應更相似的 Now 和有線,其收入又會否大受影響?
加汽車首次登記稅,或牌費提高駕車的固定成本,受影響最大的正是佔用道路繁忙時段最少的假日駕駛者。
股市暴跌,在消息不流通下,就如內地所有大事般會引起各種陰謀論。陰謀論不是經濟學者的專長,我只打算從已知的數據中,重組出中國經濟的現況。
有關的士行業的分析,分析的士業的評論大多去錯了下一站「堅離地」;而「的士牌大時代」會否因Uber而走向沒落?
我不是局長,不用強調人民幣升值對香港好、貶值又對香港好。貶值下,首當其衝的將是旅遊業,但旅遊業佔香港的經濟比重低,對香港整體的影響其實不大⋯⋯
大學畢業生起薪點不停下滑,整體年輕人口薪酬中位數停滯不前。這兩個現象帶出兩個問題,一個是,年輕人生產力是否下降?另一個是,假如真有其事,原因是否部分年輕人醉心於一些不可能有成果的政治活動?
有政黨比較香港各世代大學生的收入,聲稱發現「愈是年輕世代的大學生,收入的起點愈低,向上流動的速度愈慢」。新世代大學生薪酬貶值,這次豈不是職場世代之爭鐵證如山?懂經濟學的人卻不是這樣看。
未試過夏天到歐洲的朋友會問:為何不到冷氣充足的商場、餐廳「過冷河」,抵抗熱浪?歐洲人比香港人少用冷氣,可有經濟學解釋?
支持規管甚至禁止 Call 車 Apps,在明是有心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的運輸署,在暗是別有用心維護一己私利的的士業團體,尤其在「震撼性」反 Call 車 Apps 行動中從未露面嘅的士牌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