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認為傳國璽下落之謎是吸引年輕人認識中國歷史真真假假一個不錯的切入點。願意捐獻國家的愛國愛港人士還等甚麼?
加價鬥品質還是減價頂爛市,that is the question。
到底前財爺是無能力,是hea做,還是對政府運作十分重要?
面對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香港這個鎖匙人不可再「不作為、食老本」,要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發展成為中國以至世界的知識產權服務中心。
老老實實,「香港家庭面對的財務挑戰」這份簡報錯得令人啼笑皆非。老老實實,這份簡報卻又是一份不錯的經濟學反面教材。
用同一把尺,我們亦不會要求口頭上十分愛國的人士,需要對國家對忠誠,不過,一面拿着外國護照,一面聲討一班沒有多少中國歷史訓練的本土年輕人不愛國,卻似乎是有點欠缺說服力了。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險勝,而且還輸了全國總得票。於是,再有人大聲疾呼要廢除選舉人票制度。再有,是因為16年前小布殊擊敗戈爾亦出現過類似情況。
中原老闆施永青對記者說,美國特朗普爆冷選上美國總統,加上剛推出的辣招,料短期樓市交投會下跌一半以上。
若果四個問題都有完滿答案,世界未必會從此和平,但耶倫主席份工肯定會易做好多!
讀書時吃香的行業,畢業時可以奄奄一息,十年八載內的供求變化誰能看得清?講到尾,生涯很靠運氣,而運氣是計劃不了的。
有波動,就有利可圖,市場於是有所謂的做市者(market maker,不要跟「造市」混淆),有賣家時接貨,等有買家時轉手,促成交易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過去近百年,石油業一直是大生意。假如電動車一天能完全取代汽油車,電池製造及充電服務生意有幾大可想而知。
與其討論「幾時加息」這類講到悶的話題,不如別開生面問:若果只看香港傳媒有關的報道,對兩國貨幣政策的了解會跟現實差幾遠?
最近有一項實證研究,利用了美國 Uber 在四個大城市(芝加哥、洛杉磯、紐約和三藩市)於2015年的叫車數據,推算出美國乘客使用 Uber 得到的總消費者盈餘。
與其花資源研究和推行「綠置居」和「白居二」等損一類人而益另一類人的零碎政策,倒不如花更多人力物力揾地,令香港有穩定的土地和房屋供應吧。
眼前的雷動計劃,的確存在很多不妥善的地方。但在有機會分析之前,希望大家記住任何以一兩個個別例子推斷雷動好壞的論據,都有想過你一棟之嫌。
不要誤會,我絕不認為老seafood全部都是阻住後生仔上位的老而不。
高峰負荷定價,指的是收費隨使用量而改變,非繁忙時間有「特價」優惠,繁忙時間有「加價」措施,在時間上達到分流的效果。
理論其實沒有說過,公路收費加價,塞車必定減少。
一方面我們都相信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一方面不同人的偏好要比較並不容易。
對於醫生和牙醫「收入與成本不相稱」現象,佛利民的解釋是牌照管制下約束醫生供應壟斷發大財。
共享經濟會否在所有行業都變得合法?除了楊局長的取態之外,這要視乎各界的反對力量吧。
從經濟學角度看滙控回購,也許比「回購對股價有支持」等分析有趣一點吧?
情人眼裏出西施,人人的喜好口味各有不同,網上評台的食評當然不能照單全收,不過,一個沒有造假的食評網站,總可以解決部分市場裏訊息不對稱的問題。
若果綠色債券只是虛晃一招,以上的兩個效果就不存在,剩下的就只有綠色債券的公關宣傳效果,債劵其實是贖罪劵,減輕一下領展承受的輿論甚至政治壓力,對股東也是好事。
既然博雅教育咁好,為何香港的博雅教育似乎不甚成功?是因為我們過分注重如醫生、律師或金融般的有形技術專才?又或是因為我們和主要貿易市場內的客戶及其有錢人都不再重視跟對方暢談古今中外的能力?
近年「真.共享」經濟大行其道,這個不斷開地舖的策略會否變得不合時宜?
贏在射波前,李維特其實在《Freakonomics》早有預告:by the time most people pick up a parenting book, it is far too late. Most of the things that matter were decided long ago — who you are, whom you married, what kind of life you lead. 言下之意,等到起腳射的一刻才想贏太遲了。
奇怪的,是名譽這東西似乎相當保值,在錯得離譜的一天過後,專家們繼續見報為大家提供脫歐後的投資策略,就像甚麼也沒發生一樣。
甚麼「市場壟斷」、「增加競爭」,都是不著邊際的離地討論。只要價格監管不改,牌照制度依舊,的士問題仍會陪伴你左右。優質的士,只是政府敷衍民意的一個劣質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