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攝手

燭光
作者:陳韜文2015-06-09
舉起燭光,表示沒有忘記,更重要的是要還歷史一個公道,給未來一個希望。四分一個世紀下來,人們依然信守歷史印記,使集體記憶能跨代傳承,堪稱奇跡,值得這個城市引而自豪。堅持才會勝利。
街角黃昏
作者:陳韜文2015-06-02
香港的黃昏多是表現在維多利亞海港的落日,或是反映在港島商業大廈玻璃牆幕的夕照。偶然經過天后站附近,看到路邊開有專賣洋娃娃及其他物品的攤檔,來往的是附近的居民和路人,生活氣息濃厚,加上一抹夕照金黃,成就了久違的香港黃昏街角經典。
辛酸與尊嚴
作者:陳韜文2015-05-26
見到小丑,腦海總不禁浮起小時候老師說過對人歡喜背人愁的故事,以為每個小丑的笑臉都隱藏着無比的辛酸。在西雅圖的魚市場外,有一位裝束像小丑的氣球老伯,他專心地吹氣球、扭款式、逗小孩為樂,生意還可以……
周刊文化
作者:陳韜文2015-05-19
《壹週刊》風行之時,爆料能引起社會哄動,暴露能刺激社會觀感,封面可以催生社會話題。俱往矣,如今無論甚麼都好像波瀾不興,已蒸發為波普藝術的黑白內容。媒體變了,社會也變了。
人貓情
作者:陳韜文2015-05-12
朋友養貓多年,最近老貓病逝,看他細膩地描寫它臨終時逐步消失的眼神和一家人對貓的眷戀,不捨神傷之情躍然紙上。貓,雖然是動物,也黯人性,懂得與人忠誠互動,互為寄託,難怪死別之時,不少養貓人會難過得像失去了親人一樣。另有朋友養有一俄羅斯藍血巨貓,愛嬉戲,屬性情中物,善與人交。它於去年也已過世,按人齡換算,死時達一百一十二歲,是為長壽貓。如今說起,友人仍然唏噓不已,人貓之情可以想見。
記憶與忘記
作者:陳韜文2015-05-05
愈是久遠的事,愈易為社會忘記,這是規律。如果有一件事,不但沒有隨時間而被遺忘,反而吸引到新一代繼續追尋真相,這件事一定有它震撼人心之處,一定有它特別深刻的地方。集體記憶這回事也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固然有人以傳承記憶為己任,也有人加以壓抑打擊,讓人只能記起片面,或是無從記起。最新的現象是有人明明記得,但囿於眼前利益而選擇忘記,似是一種自覺性失憶。
雨傘的想像
作者:陳韜文2015-04-28
左看右看,這些都是雨傘,如有聚眾鬧事或街頭抗爭的聯想,只是觀者的想像投影而已。有甚麼想像固然因人而異,但都是真實的,是經驗的印記,避免不了。
畫中畫
作者:陳韜文2015-04-21
現在人人有手機,遇有美景,一按快門就可以收錄在雲。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喜歡寫生,透過色彩、明暗、想像把景物重新配置成畫……
老人家
作者:陳韜文2015-04-14
校園有景,又是開放的,是以成了人們遊覽的景點和消磨周末的一個去處。遊人中常常見到由家長、社工、老師帶着的青少年,有時也見到一群群的老人家,應該也是社工帶來的。照片所見的老人,確實是比較老的,因為行動多已不大方便。不過,當她們和較前衛的裝飾藝術相遇於同一空間時,也能為人帶來一種新舊對比的新鮮感受。
路
作者:陳韜文2015-04-07
魯迅有句名言,說地上的路是人走出來的,即是走的人多了,路便就成了……
以手機再搖風鈴木
作者:陳韜文2015-03-31
上周我和大家分享了幾張風鈴木的照片,引起了好一些朋友的共鳴,是以這次「再接再厲」多發幾張。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照片是以手機拍攝的,都是在同一地點,差不多同一角度拍攝,方便大家跟上次的比較一下……
風鈴木
作者:陳韜文2015-03-24
風鈴木的樹名很有意境。進入初春以來,風鈴木的黃花和紅花又在香港各處出現。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大埔道路旁一個小公園,看到七八顆風鈴木開着黃花,不時有停下觀看的衝動……
霧繞山城
作者:陳韜文2015-03-17
中大校園沿山而建,誠然是個山城。每逢早春,校園常為煙霧圍繞,增添幾分神秘、浪漫。煙霧有時來得快,走得也快。不過,那是最好看的時候,因為大自然以周遭環境作為超廣角舞台,演示景色的千變萬化,有時若隱若現,有時此隱彼現,令人目不暇給。處身其中,靜觀之餘,如有相機,把一刻變為永恆,並與人分享,別有一番生活趣味。
影像烙印
作者:陳韜文2015-03-10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年度攝影比賽,收到的作品破了記錄,有2,000多件。評判們飽了眼福之餘,也發現很大部分都是與佔領有關,最後得獎者也有不少都是如此,而年度照片也不例外,由沈敖輝被捕的照片獲得。如果佔領沒有發生,記者自是無從拍起,拍的多了,看到的市民自然也多,佔領無疑是去年社會注意力的焦點所在。在評判過程中,當我看到眾多與佔領相關的照片,也看到好一些攝者的用心和毅力,我確切知道,佔領已成為香港集體記憶中另一個影像烙印。
商場空間想像
作者:陳韜文2015-03-03
如何想像商場?誰來想像?
淨土
作者:陳韜文2015-02-24
慈山寺是八仙嶺下新建的佛教修練道場。遠在中大或馬鞍山,一眼就可以看到它所供奉的白觀音像。
新春祝願
作者:陳韜文2015-02-17
如果是西曆,通常要的只是「快樂」,大概是從 Happy New Year 翻過來的。不過,農曆新年的要求則更多樣,從「出入平安」到「東成西就」,所求的不止快樂⋯⋯
櫻花戀
作者:陳韜文2015-02-10
我這裏影到的是無數日本櫻花中的一片及一地,希望愛櫻者望梅止渴。
眾生與氣派
作者:陳韜文2015-02-03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甚為獨特,外觀像一個倒吊的局部金字塔,底部留有龐大空間,並設有兩條陡斜的電梯,把展館樓層與地面相連。中國館人流如潮,每天數以萬計的訪客就是靠這兩條電梯上下運送。遠處望去,電梯恍如天梯,眾生雖多,但因為空間廣闊而不覺混雜,使人有一種屏息靜氣的感覺,隱然顯出國家標誌性建築的氣派。
寵物
作者:陳韜文2015-01-27
狗,對於上一代而言,是味道和補品的象徵。新一代所熱議的則是狗的扮相、保健、娛樂、居停,以及寵物醫院和寵物酒店等問題,言談間好像把狗兒視如己出。為狗兒扮靚拍照,似屬基本動作而矣。
東方美
作者:陳韜文2015-01-20
遊長江途中,有些景點可以看到擺設的中國東方美,又是竹林、小橋、清溪、舢舨、美女、紅衣、紙傘、倒影,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幅顏色對比分明但矜持寧靜的畫面。
歲月
作者:陳韜文2015-01-13
事實上,就算是年輕人,只要他們願意努力思考總結,對特定事物的認識也可以比老年人更為深刻。同樣,年輕人不會因為自己的年紀而自然更接近真理。事情的關鍵不在於年紀,主要視乎個人是否樂於思考、是否掌握相關資料、是否有分析力、是否有適切的出發點。
美食與食美
作者:陳韜文2015-01-06
食,首先是為了生存,這是人類簡單不過的道理。富足了,我們對吃有格外的要求,除了食物的色、香、味之外,還講究跟誰一起吃的,吃誰煮的,在什麼環境氣氛下吃,以至以吃來表達什麼。
風向與翱翔
作者:陳韜文2014-12-30
滑翔是人類跟空氣互動的玩意。有風才有可能起動,但方向也要恰當才能借勢而行,是以滑翔區域的戰略性位置都樹滿了風向標。沒風和風向錯誤的時候,人們只能靜待變化。一旦有利條件出現,借勢起跑,繼而騰空一躍,就能乘風雲遊,俯瞰大地,盡享飛翔的自由。
隱世靜美
作者:陳韜文2014-12-23
有些人以為大學是避世清靜地。在校園的樹林結一小廬,看來真像高人隱居之所。不過,大家都知道隱廬在香港幾近不可能。首先,這地方已沒有甚麼空間讓你結廬。其次是社會現實無處不在,就算你在郊野築起草廬,各種現實也會找上門來。
霧鎖中環
作者:陳韜文2014-12-16
香港真的不再一樣。 曾經一度是較為清晰穩定的中環價值,如今受到史無前例的挑戰。後佔領年代,社會價值戰將持續不斷,這是可以預期的。
新生命
作者:陳韜文2014-12-09
小孩自呱呱落地第一秒䦕始,他們的一切皆成為父母影像紀錄的對象。有了手機和社交媒體,無論是小孩的發育寸進,或是舉手投足,以至情緒起伏,都逃不過父母的鏡頭,永遠記存於雲端,成全了人類個人史新紀元。
複雜都市
作者:陳韜文2014-12-02
香港都市這樣複雜,加上近期社會的撕裂,影像上如何表達?我走過西九,看到紛繁的工地和改道、背後的高樓大廈、和扭曲的玻璃牆膜反影,自然有所聯想,是以按下快門。
日色的誘惑
作者:陳韜文2014-11-25
每年到了秋色怒放時節,港人又會依照楓葉時間表分赴日本各地,追看繽紛的色彩光影。其實中國也有不少地方有秋色,何以港人多捨近而圖遠,好舊而不愛新,那又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課堂與街頭
作者:陳韜文2014-11-18
傳統以校園再放不下一張書桌比喻社會衝擊校園,打破靜心讀書的心情與環境。現在香港面對的不是甚麼外敵入侵,只是要不要民主,要甚麼樣的民主的問題。就是這樣,社會撕裂了,校園早已躁動不安,至今餘震仍然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