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然後立品,中國已有一批能晉升國際舞台企業,無奈在社會可持續發展、或企業形象上表現,仍非常落後。
市場預期大麻將會有更多用途與商機,所以備受熱捧。市場有的是資金,基於回報與供求等關係,部分投資者不再滿足傳統工具,市場創造力及產品便利度亦有助一把。
新加坡過江龍設計都會(01545),已經營近40載,從最初室內設計服務到拓展中高檔傢俬零售、進一步開拓美國網購傢俬市場,走大眾化路線,睇準美國家庭愛自行DIY組裝傢俬,變身網絡上的宜家。
自多年前4萬億元刺激經濟,引發出信貸氾濫等後遺症後,投資者及分析界對內銀最初抱着發掘問題心態去查找業績數字問題。
觀乎目前有力挑戰特朗普的民主黨人選,似乎未成氣候,部分在貨幣政策寬鬆立場上,就更加之激。純粹一個陰謀論的話,市場已有一批投資者,買債不是對沖衰退那麼簡單。
由交易所提供的幾頁紙資料,基本上可視為調高審批標準後的上市門檻指引,是對於一直批評新股質素欠佳的回應,但是否構成另一輪問題出現,市場亦會有所討論。
所謂文化衝突根本從來是公司合併,以及整合過程中必會存在,美資購美資、歐資購歐資也會一樣如是。內地企業於海外擴張經常受挫,付了高昂學費,甚至被搵笨,除一直以為有收購就無敵之外,中信購里昂便是錯上加錯了。
李克強令市場滿意的,並非是刺激經濟政策本身內容,而是解釋得令外界心悅誠服。最明顯不過是他主動提出,2萬億元減稅計劃,但赤字率上調0.2%僅涉及不足4000億元,再從他的答案大可咀嚼。
歐洲龍頭大國,卻未能出一家歐洲最大金融機構,是兩間銀行既有問題累積而成,或是德國金融市場本身未能成就一間更好、在國際更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
經濟學家預測失效及滯後,例子隨手可拈。以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為例,分析界大部分僅按以往中美貿易額計算潛在經濟影響,結果錯得很,事關完全沒有考慮到政治博弈因素。
人民幣只要穩定,外資參與中國市場牽涉的匯率對沖風險或戒心就會有所紓緩,某程度上也增加了他們參與的信心。
華為先後就孟晚舟事件及美國禁止政府機關採購設備一事,分別反告加拿大及美國政府,最重要訊息是中國既不讓步,更要在法律框架下在國際爭取及鞏固話語權。
國泰今次突然變陣,行動證明當初決策錯誤之餘,亦表明它們在收益率與市佔率之間,現在改為選擇後者。
市場結構及模式有變,即使港交所未來再收購,對象未必是其他交易所。科技相關公司對交易所產品協同效應,除交易外,更不能忽略是相關配套產品。
香港銀行相比其他市場,在科技方面開支較低,金融科技根本發展落後,金管局搞的轉數快,基本上是幫了這批銀行,在科技生力軍加入之前,有所填補及過渡。
凡事一切若最後還是要由經濟主導的話,誰有錢,誰就有更大話語權,一切都是馬首是瞻於金錢實力吧。
只要A股市場發展仍然一事無成,國際投資者只要一日對直接參與內地市場欠缺信心,港交所仍然具備極大的剩餘價值。
今年環球利率難復去年,滙控淨利息收入自然難樂觀。既然如此,今年就要靠非利息收入及交易業務,始會令整體收入保持一定動力,唯環顧全球市況,要實現中高單位數增長愈來愈成神話吧。
相比服裝品牌,歐洲投資者近年對部分上市球會股票更加留意。以去年為例,部分球會的股價表現更是跑贏大市,當中有新添球星效應的祖雲達斯就最為明顯。
財金決策人在未走出象牙塔之前,小市民唯有是盡快鎖定利息回報,觀乎各類生息資產表現,市場已經下定賭注,央行遲早會再來一鋪吧。
醫者父母心,政府顧民生,在兩大前提上,加一分誠意,至少會令現在面對的問題不會惡化,街上多點笑容,少個口罩。
肖鋼當年烏紗不保,早已說明內地市場的既有矛盾與困局,監管部門、不管是證券監管機構、銀行或保險,要推動市場及監管市場功能同時兼備。
股市走勢向下,經濟周期回落,就大叫大嚷要叫停加息、甚至盡快減息云云,背後完全忽略了10年前開始的量化寬鬆殘局及手尾,都從來未有根治過。
銀行資產負債表是變相出現雙重膨脹動力,它們會否承受更多潛在資產素質惡化壓力,市場自會有判斷,但沐浴於憧憬階段,投資者短期未必會理會。
撇除經濟、政策錯誤,不少金融界人士直言,市場的最大敵人是程式交易以及ETF,尤其後者隨時會將不必要的羊群效應進一步放大。
降準即使效力有限,但既然成為了市場預期氧氣的一部分,倒不如更加撇脫,索性一次過降它幾個百分點,做些超越預期的決定,以後的事,以後再算吧,最少向市場發放經濟才是最重要的明確訊息。
小米不值得憐憫,但對於類似高估值上市而持續潛水新股,發出一個反面教材,這是小米暫時唯一的貢獻。
中國的整體債務佔GDP已升至250%以上水平,過去好幾年,地方政府、企業及家庭負債均全數向上。美林美銀問得好,如果寬鬆代表債務向上的話,今次又由哪一個環節負上槓桿責任?
有福未必可以公平共享,有難卻是必然攬炒,之前的運動品牌如是,電腦品牌亦一樣,這是美國未可取代的軟實力背後尖刀。
內地不選擇劃一向下調整MLF利率,反而另起一個新工具TMLF,到底是純粹照顧中小企,抑或是為免令市場錯誤以為政策徹底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