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應麟《三字經》:「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農民曆(黃曆)為何有雞年?又為何以地支之酉配雞?則是則難解之題。
輓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行將消失了嗎?
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壯志;大風思猛士,萬方多難此登臨。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輓聯: 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 願吾儕後死者,齊心協力,先成先生一二升未竟之功。
中山先生理想,經得起考驗,確實有益於中國和後世,如果只借他的光芒,作為政治手段和目的,那麼,年年紀念孫中山誕辰,勞師動眾,又有何補益?
一身不自保, 千載有雄名。
清同治十一年 ( 1872 ),曾國藩逝世,時陝西總督左宗棠輓以一聯:「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輓聯大概起於北宋,滋衍於明清兩代,大盛於清朝乾隆、嘉慶之世。
有些「言留式預言」至今無解,清代禁煙名臣溫州人林則徐就是一例。
2015年12月25日,大陸學者公布,確認彭山江口沉銀遺址,係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台灣《聯合報》,2015年12月27日,P. A12)——可見口語傳播之童謠,亦非全然無據。
宣統登基時, 孫文所領導之革命, 已風起雲湧, 改元在即, 宣統已無力回天。
如棋世事局初殘(國共戰爭,國民黨敗走,成殘局),共濟和衷卻大難(兩岸和解難),豹死猶留皮一襲(國民黨尚有台灣做根據地),最佳秋色在長安(強勢在中國大陸)。
無口、無目、無手、無足,觀之不見人,聽之不聞聲。(網路影象?)當是時也, 天下文明,人皆知禮,俗尚淳厚。
淳風曰:「有亂之者然君臣皆賢,惜不悟;其悟──後得撥亂之臣,始得漸平。」
淳風曰:「有真龍(主)降世,走隨小月(趙字,指趙匡胤),陽火應運[宋太祖趙匡胤曾擔任殿前都檢點,體健如牛(據傳趙匡胤為少林弟子,擅使三節棍,今北少林尚傳有太祖長拳)但在位十五年,年只五十而終。
四門乍闢,突如其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晨雞一聲(日本於1945乙酉雞年投降;酉,雞也),其道大衰。
點明一己心蹟, 對漢室恢復只求盡心盡力而已;「運移祚終難復, 志決身殲軍務勞 」
人丁口 (何字,呵也;譴責) 取江南地 (中共不該取江南之也),京國重新又一遷 (中華民國遷台灣),兩分疆界各保守 (隔台灣海峽而治),更得為君一百九 (至2015年,中華民建國1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4年)。
太祖世界百餘年 (唐朝由太宗、武則天、至玄宗等百餘年間),雖見干戈不傷體 (干戈,武也,指武則天,言雖有武則天稱帝,韋后弒中宗,李隆基殺韋后等事件,但未傷及唐朝命脈),子繼孫承三百春 (唐朝傳二十主,共290年),又遭離亂似瓜分 (唐亡後,步入四分五裂之殘唐五代)。
猴子沐盤雞逃架 (1968為戊申猴年,1967為己酉雞年,文革肆起 ),犬吠豬鳴太平年 (1982為壬戌狗年,1983為癸亥豬年; 此言文革之後,至此方得過安穩生活 )。
匹馬單騎安外國 (鄧小平于1992年1月下旬,南巡深圳、珠海等地,推動大陸經濟改革開放 ),眾君揖讓留三星 (三星,似指台灣、香港和澳門 )。
二四八旗難蔽日(二四,八也,八旗,清正統兵也;此言清兵不敵青天白日革命軍),遼陽思念舊家鄉〔後金(清)于1622年,遷都遼寧遼陽〕此謂清室圖復舊史、但復國無望。
「胡人英雄,水火既濟(康熙朝盛勢),安享太平,有位有勢,時值昇平,稱為盛世,氣數未盡,還有後繼。」
朱元璋追問劉伯溫,後世之事,到底如何?劉伯溫無奈,只得順口溜般答朱元璋所問,此即後世所傳之預言寶典〈燒餅歌〉之所由出。〈燒餅歌〉全文共1,912字,內有40首讖語般歌謠,從明朝一直往後說下去,有可解、有不可解之句。茲擇句簡釋之。
《推背圖》四十一象以後,晦澀難明,其讖或頌可解者或一二句,天機難測矣,只能以俗思憶測之。
明亡之後,民間祕密宗教,多有反清復明活動,並有讖語助勢,例如:「日月(明) 復來屬大明,牛八(朱) 原來是土星(彌勒佛轉世)」;也有預言戊辰(同治七年,1868年),己巳(同治八年,1869年), 就是反清復明之年。——但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國已敗,讖言未驗。
明末天下大亂,流寇迭起。馬販高迎祥率飢民反,自稱闖王,後為明軍圍剿,敗死。
宋亡前,江南謠諑紛紜,元王惲修撰《玉堂嘉話》錄有短謠:「江南若破,百雁來過。」
第五象,安史之亂,玄宗出走四川,途中楊貴妃被將士殺於馬嵬坡下。
漢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裡,記載了兩則關手秦國生死的讖語。 其一是秦始皇三十二年,「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北擊胡,略(掠)取河南地。」據傳秦始皇誤解此讖,也因此,而動天下之工,修築萬里長城。也許,始皇無道,上天奪其江山,秦傾其社稷之讖,應在秦二世胡亥身上。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引(漢)鄭玄說,胡,指胡亥,北胡。 其二是始皇三十六年:「熒惑(火星)守心(心,心宿;火星居于心宿)。」有墜星下東都,至地為石,黔首(服勞役者)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逐個查問),莫服(沒有人管他),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熒惑守心,世傳對帝王不利;《史記‧天官書》:「房心,王者惡之也。」秦皇暴政,三十七年,死于沙丘,楚漢繼而相爭而秦傾,應了道士楚人南公所述:「楚雖三戶(楚人口就算稀少),亡秦必楚(楚人怨秦最深)。」(漢班固《漢書‧儒林傳》)唐辛碣〈焚書坑儒〉說:「坑灰未冷山東亂」,清羅兩峰(聘)〈詠始皇〉又說:「焚書早種阿房火,收鐵猶存博浪椎。」信然?嬴政,固一世之(梟)雄也,而今安在哉!(宋蘇軾〈前赤壁賦〉)] 有漢一代,充滿陰陽五行學說的讖諱,蔓生無已。西漢末年,流傳著「代漢者,當塗高」之〈春秋讖〉(〈春秋諱〉/〈詩緯〉)。據北宋李肪等編著《太平御覽》引古野史,記漢武帝(劉徹)死前那幅〈天鵝絕唱〉的世情畫:「(漢武帝)行幸河汾,中流與群臣飲宴,仍自作〈秋風辭〉:顧謂群臣曰:『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應當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群臣進曰:『漢應天命,祚逾周殷,子子孫孫,萬世不絕,陞下安得此亡國之言?過聽于臣妾乎?』上曰:『吾醉言矣!自古以來,不聞一姓遂長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據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文帝紀》:「當塗(途)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隱喻曹魏得政)。」《三國志‧周群傳》進一步解釋說:「魏,闕名也,當塗(途)而高」;魏(‧魏闕),是宮殿前左右兩旁,兩個高大的瞭望台,故又叫雙闕,兩台之間,則留存空闕(一塊空也),因為正當道路(路衝),所以說『當塗高』。」闕,往後成了朝廷或王室代名詞(宋岳飛〈滿江紅詞〉:「待從頭,收拾舊山!可,朝天闕」;諺語:「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晉陳壽《三國志》:「《典略》(三國魏郎中「魚豢」著,己失傳)曰:『……又見讖文云:代漢者,當塗高也。』自(袁術)以名字(公路)當之,乃建號稱仲瓦。」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寫道:「術怒曰:『……又讖云:代漢者,當塗高也。吾字公路,正應其讖。』」——(漢)建安二年,袁術在壽春稱帝。(漢)建安二十五年(黃初元年)曹營(漢)太史許芝,引用同樣讖語向曹丕說:「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塗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 曹丕遂逼漢獻帝禪位,是為魏文帝。封司馬昭為高都侯—高都,有阿媚者謂是正應「代漢之塗高也」。其後,司馬昭再進級為晉公、晉王——「高都」再「晉(進)」一步,比魏闕更高明。其後,司馬氏篡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立晉祚(三國定歸司馬懿)。晉末,天下大亂,幽州都督王俊,以父親王沈字處道,有當塗高意涵,遂積極謀反篡位,後為石勒所滅。(王沈是晉陳晉《三國志‧魏書》編者,在晉為待中,背叛曹髦,向司馬昭告密。)宋歐陽脩〈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火數四百炎靈銷,誰其代者當塗高(替代王朝呢)。」 武帝子漢昭帝時,據傳有蟲子吃樹葉,吃出「公孫(,)病己立」字樣。昭帝壽促,死後,找到原太子遺孫[公(之)孫——昭帝之孫]繼位,名叫劉病己,是為宣帝。 西漢末年,讖緯一直影響著政局,成為覬覦帝位重要手段。據漢班固《後漢書‧王莽傳》所記,漢平帝死後,王莽以外戚立廣威侯孺子嗣位(劉嬰),旋藉口有孟通者,「挖井」得白石,上刻「告安漢公莽為皇帝」;另一個無賴哀章獻上「天帝行璽金匱圖」和「赤帝(劉邦)行璽邦傳于黃帝(王莽)金策書」兩銅匱,表示王莽將代漢,而做就王莽一步一步成功篡漢。其後漢光武帝劉秀中興,他的光復漢室對付王莽善于玩弄符讖手段,可說是以子之矛擊子之盾。例如,劉秀在南陽起兵前,為劉秀做勢的讖語,即紛紛出籠;如宛人(宛,大宛,西域)李通謂「得」圖讖:「劉氏復起,李氏為輔」;又如附會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志‧祭祀上》之《河圖‧合古篇》所言:「帝劉之秀(劉秀),九名之世(九世其昌),帝行德,封刻政(刻錄其德政)。」「使」劉秀決,心行事。《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又記:「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舍生彊華自關中奉赤伏符:『劉秀發兵捕不道(不道,指王莽),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德)為主。』」[赤伏,火勝也;唐懷章太子李賢《注》:「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八十年,即四七之際也;漢,火德,故火為主。」]建武元年(西元25年),劉秀在鄗(河北)即位時的告天祝文,即引用赤伏符讖語:「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劉)修德為天子。」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起,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皇甫嵩列傳》說,領袖張角自稱黃天,頭戴黃巾,大聲疾呼「漢行已盡,黃家當立」;他的招牌讖語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漢光武帝劉秀以亦伏符興起,就五德(行)終始來說,屬于火德,五行中火生土,土色尚黃(黃泥),故張角用黃以應火之生土。漢獻帝元年,董卓暴政當權,飛揚跋扈,長安城有童謠曰:「千里草(董),何青青(草盛貌);十日卜(卓),不得生。」後董卓果為其義子呂布所殺。 (封面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