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俠先生學術道路深受20世紀中國實證史學和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影響,是一位真誠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漆俠先生治史領域寬廣,側重中國農民戰爭史、中國古代經濟史和宋史,在這些領域均取得很高成就。
整個世界無非是資訊、能量和態勢(形態和趨勢)的結合,三者不能分割;若以養生角度言之,資訊、能量和態勢在《周易參同契》上稱做精、氣、神。通過這三者的結合,人類才得以將自然、社會及各種認識代代相傳。
冰,晶瑩剔透。雪,潔白靈動。歎雪地冰天,覺造化神奇。觀冰雪運動,知競技巧妙。羨慕欽佩之餘,遂有探求冰雪文化淵源之思。
「中國人故意將文字和語言游離,這樣就不必用字母,用字母幹甚麼呢?我們以文字來統治,只得用文字,非用語言,否則整個國家無法控制。文字要記姓名,你這個某某人是甚麼名字,甚麼東西,甚麼官就夠了,很簡單。」
「你看,從1968年到今天才下筆,可見我是很會忍耐的。我做學問有一個詞想跟大家講的,就是要忍。佛教六個波羅蜜多,其中一個就是忍,安忍(kṣānti)。做學問也要忍,我能忍。」
香港語言受北風、西風同時吹拂,逐漸形成自己的「香港特色」,或叫「香港形式」。
回眸中大藝術系一甲子的發展,正是窺視香港高等藝術教育的最佳窗口,同時見證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是如何成就一個藝術人才的搖籃。
一個缺乏倫理道德的社會,只講功利,單靠法治維持,恐怕杯水車薪。若不從速從根本進行改革,將遺禍深遠。
今天許多香港人,只顧談法治,而忽視情理與倫理道德教化,本末倒置,禍患自然隨之。這正是一些人迷信法治,認為它是唯一決定是非對錯的準則的最大謬誤。
中國傳統文化的抗逆智慧,不管是儒、是道、是釋,都是走內省之路。儒釋、道皆重「人」,三家的理論歸根結底是要解決人如何生存處世這一人生的根本問題。
變卦就是從原來的卦象(本卦)變化出各種可能的狀況,依次為兌、萃、大過、坎、解、訟等卦。
每個管治者都應明白,最大的敵人,往往源於自己和內部。
《困卦》啟示人們當面對困難時,應明於理,審時度勢,絕不能坐困愁城,應主動力求解脫。
閔福德猜也猜不到,闊別三十多載的中國,經歷了那麼多的改變。
我會要求學生看書。我會把其設定為必需條件。學生必須看很多書,而什麼翻譯理論,一篇也不用讀。
我認為幾乎所有的優秀翻譯都需要翻譯者的深度代入。
翻譯家的性格嗎?你知道我最喜歡的那句說話,就是翻譯是全世界第二古老的行業。
近些年來國學復興,各地高校紛紛成立國學院。北大國學研究院建立至今已有24年歷史,可謂得風氣之先。
研究一個問題,必先注意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到有關這個問題的前沿,將研究工作的起點提高。
陶淵明是古代士大夫的一個精神家園,通過他我體察到古代許多士大夫的心靈。
香港大學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版的《中國文選》成為莘莘學子認識國學的津梁。個中情況,自然值得後人珍視。
立本之學雖說在立「本」,但目的還是在「用」,為生命的成長提供源泉。
人有惰性、人有欲望、人有本能、人有自我。人要成長,處處都是障礙。
作者一直倡言國學是立國之學,今更進一步指出:立國必先立人,立人必先立本。
國學是立國之學。國無學,拿什麼來做支柱?財富嗎?制度嗎?法律嗎?信仰嗎?知識嗎?
研究唐代文學也有一個新的方向,就是將文學和文獻、文本史的關係一起研究。
讀《夷堅志》的時候發現,不知為何其內容很注重女性的生活。那裏面有幾千個故事,很多都是以女性作為題目,什麼婦、妻、妾、女、老嫗、唱女、尼姑等都有,各式各樣的女性,而且不只是提到,還把她們當作故事裏最要緊的人物。
宋代那樣一個環境,一個女人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作家是非常不容易的,比起明清時候一個女性作家想出一本詩集或文集,李清照要難上好幾倍。
我決心和每一位「故宮人」一起把故宮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 把故宮博物院建設好。我將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都注入故宮博物院事業發展的歷程中,力求不斷延續故宮博物院的事業,傳承故宮精神和故宮人精神,同時努力創新思路,不斷開拓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
你說糾字讀九,粵人聽來,懷疑你黃錫凌不是廣府人,不識廣府話。你把糾字讀成九,粵人聽來,就只能當你客家人,因為客家人才這麼讀,粵人是不會這麼讀的。在粵語中,「九」「狗」同音,「九正」音同「狗正」,真是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