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教育

牛津大學「神科」PPE課程 集哲學政治經濟於一身
作者:編輯精選2019-08-01
牛津PPE課程兼具「神科」的地位及與時並進的職業訓練元素,因此由成立至今,牛津PPE畢業生都在英國乃至全球政壇叱咤風雲: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
高校齊合作 產業創新有賴各地知識交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23
五名嘉賓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探討粵港澳大灣區高校之間該如何合作,把握機遇面向世界。
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2019 感受閱讀的快樂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22
香港書展在今年迎來30歲的生日,「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也步入了第七個年頭。今年活動結合了書展的「科幻」主題,作家以「登上想象的飛船」為出發點,與1000多名中小學生們一齊分享想象的無盡魅力。
理大生深大生組隊 深圳初創實習練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18
參加交流計劃的內地同學認為,香港同學考慮問題比較實事求是,而內地同學考慮問題則比較廣泛,思考的是整個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而香港同學則會多考慮針對個別地域、市場、行業的問題。
歷史人物專題研習報告精采紛呈  劉遵義:國史教育很必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15
國史教育中心校長何漢權指出,「獅子山下,東江水流」,中國歷史是從過去到現在,永遠沒有終止的對話。國史教育中心沿着三個路向──香港心、國家情、世界觀──舉辦活動。
大灣區新類型人才工作坊:專家解讀大灣區營商環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12
大灣區新類型人才工作坊,為學生提供跨領域學習框架,提升創新領導能力,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及企業家在複雜、多變的大灣區環境運籌帷幄。
張翔重申 反對任何形式暴力行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11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表示,7月1日晚上,當他看到所發生的事情時,他非常擔心我們的市民,包括年輕人的生命和安全。像許多人那樣,他擔心最壞的情況發生,擔心我們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通識科改革:廢除獨立專題探究 反對教授政治議題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09
有人認為中小學的通識教育應教授「民主、自由、人權」等方面的知識,這我是反對的。因為這些具政治性和意識形態及哲理性很強的概念性的東西,中小學生並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公大先進科技全面培育護理專才 應對社會發展需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09
為應付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公開大學正開展一項新的校園發展計劃,興建香港公開大學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預計明年落成啟用,培育健康護理專才,回應社會需求。
錢大康:紓解香港困局,要心連心地與青年對話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08
我們曾經從我們父母和老師承傳了一個充滿希望的香港,我們有責任和青年人共建一個更美好的香港。
科創新時代 灣區高校合作充分發揮優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05
香港學者協會五月於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辦「高校.科創.灣區——大時代的角色與挑戰」,邀請粵港澳各高校校長以及著名高科技企業,一併探討如何發展大灣區科創事業,交流當中遇到的困難與經驗。
理大新校長滕錦光履新 強調為大灣區發展作貢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01
理大校董會於2019年3月宣布委任滕教授為理大新校長,任期由2019年7月1日開始,為期五年。
共建大灣區 高校企業合力培育創科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6-26
教育資源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優勢之一。四名嘉賓皆以培育創科人才為發展目標,在研討會上分享對於高校的教學和營運方針之看法,以及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
家長的小組討論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24
討論開始了,組員大約包括十名父親、四名母親,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公大商學院拓學生國際視野 培育新時代商管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6-12
公大商學院已有30年歷史。時至今日,公大已首創了多個優質且緊貼市場的商管課程,銳意栽培學生成為具備商業管理、產業知識和軟技能的商管專才。
理大深圳初創實習 學生開眼界稱受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6-11
香港理工大學推出深圳初創實習項目,旨在令到理大學生、深大學生和海外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大灣區創新和創業的機遇,也希望同學之間有多些交流的機會。
中文科,給了我們什麼?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05
每個人喜歡中文的原因都不同,有些因為對作家作品有共鳴;有些因為文字動人,可以陶冶性情;有些因為中文必須達標,最初被逼投入,沒想到因此產生感情。應付課程是基礎,能否獲得更高的價值,得靠我們自己。
耀中幼教學院開幕 開創幼教新紀元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04
耀中幼教學院是本港以至亞洲首間及唯一一間專注幼兒教育的高等院校,提供多元化的幼兒教育課程,致力培訓幼教專才。
抽到,抽唔到
作者:陳家偉2019-06-04
每年到「放榜」之日,有人歡喜有人愁,鏡頭前的母親最真情,有喜極而泣的,也有淚一滴一滴落下失望的眼淚,無論是哪一種眼淚,都是代表了母愛的偉大,父母的苦心。
叩什麼合適的門
作者:陳家偉2019-06-03
無論是為了什麼原因,叩哪間學校的門都有一些基本的考慮。首先是孩子自身的能力,包括語文能力和學習能力,若能力強愛學習的,可挑戰一些水平高,課程深的名校,預備要打硬仗。
千金易得,學位難求
作者:陳家偉2019-06-02
學位如此「珍貴」,受歡迎的津小官小每每有幾百人申請競爭十個八個的學位,供求極之失衡,學校都自然採取「擇優而教」的策略。
把時間還給閱讀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27
要推動閱讀和提升語文能力,釋出時間等如釋出善意,一定要把時間還給自己,還給學生,還給閱讀。閱讀,既要時間也要空間,但絕對值得付出,不止是為了語文能力,為了應付考試,還有更加重要的品味、情意。
公大人文社會科學院融合多範疇教學 培育新世代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24
面對人才競爭日益激烈,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鄺志良教授提出學院的應對方針,結合專業、多元、學術三大範疇,致力透過研究提升教學,為學生未來就業及升學奠下強而有力的基礎。
程介明、楊銳對談:發揮香港優勢 重建中國教育精神家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23
香港的學者是否可以從香港這個特別的位置、從一國兩制的角度去看、去說中國故事,長遠來說,從中國故事放眼世界,或許可以解決世界教育的問題?
程介明:40年來中國教育的發展與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22
程介明指出,在工業社會,教育是瞄準就業的,所謂「一紙文憑,一技傍身」便可以「一帆風順」,但在今天的後工業社會,往往是「用非所學」。
培育21世紀領袖 從高等教育啟航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21
為配合21世紀全球化社會和第四代工業革命、人工智能的降臨,香港必需發展創新的課程,培育年青領袖善於與團隊、電腦、機器人合作,同時致力提升情商和倫理道德感,發揮人類的專長和特性。
陳美齡出新書 給家長30個正確育兒貼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17
陳美齡博士推出新書《讓孩子面向未來──30堂家長必修課》強勢回歸,給年輕家長提供育兒方法,讓孩子在變化迅猛的社會能與時並進,面對未來。
聖保羅書院資深老師 分享DSE中文科致勝秘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17
高中文憑試的中文科給予學生很大壓力。蒲葦老師認為將中文知識視為對人生有幫助的材料,而考試或關乎應試時的狀態,壓力太大容易適得其反。
推動體驗式學習 公大培育軟硬技巧兼備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23
公大未來5年將投放逾1億港元,用以增強學生支援服務和發展,其中5000萬將用於策略性擴展境外學習活動,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陳敏慈女士表示,目標是讓本科學生在4年的大學生涯中,至少有1次境外學習的機會。
紀念五四運動一世紀 國史教育中心考察京滬巴黎 倡導現場學歷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13
觸發五四運動的巴黎和會,簽約地點在凡爾賽宮,當年顧維鈞等人就在凡爾賽宮為中國爭權益,最後沒有簽署和約。因此,國史研修團會安排凡爾賽宮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