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教育

林正財指市民應信賴專家接種疫苗 陳美娟倡教師定期檢測助復課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9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周六(4月17日)繼續舉辦疫情資訊講座,會上討論長者及學生在疫情下的生活問題,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醫生及英華小學校長陳美娟女士各自提出他們的看法及解決方法。
中大語言學教授黃俊文研究語言演化 榮獲2021年古根漢基金獎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2
黃俊文教授是傑出的語言學及認知神經科學家,目前擔任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所長,研究範疇相當廣闊,包括:生理及文化等因素對語言及認知發展的影響、基因與語言演化的關係等。
40多國學子競逐哈羅亞洲獎學金 哈羅亞洲:回饋社會及詮釋百年教育願景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08
4月7日,亞洲國際學校公布2020-2021學年哈羅亞洲獎學金獲獎名單,得主包括來自中國、新加坡、英國、美國等4個國家的優秀學生。
敬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大博文講座教授蒙代爾教授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06
被譽為「歐元之父」、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兼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蒙代爾教授(Professor Robert A. Mundell),4月4日於義大利離世,享年88歲 。
港大研究發現:良好的親子關係與溝通 是新常態下學生學習時身心健康的關鍵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31
長時間的抗疫和停課,讓學界歷盡挑戰。學校和家長為學生網上學習所提供的機會和支援,不但可以克服社交距離,逹至「停課不停學」,亦啟發了復課後重塑教育的機遇。
腹有詩書問答比賽第四日賽事競爭激烈 漢師德萃學校、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聖公會聖雅各小學出線晉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28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3月27日假荔枝角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第四日比賽,漢師德萃學校、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聖公會聖雅各小學高分出線順利晉級。
教評會倡復活節後增加面授課堂比率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25
教評會周四(3月25日)發出聲明,指現時學校的復課情況相當順利,肯定教育局的安排,並且提倡如果復活節假期後,疫情再趨穏定,應該盡快在小學方面實施2/3的學生回校面授課堂。
張仁良:大學普及化令競爭延至職場 籲教師入行前慎重考慮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18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3月17日出席香港恒生大學訪談節目《恒傳感言》時表示,時代改變令老師不再擁有往昔的權威,令教育工作的挑戰更形巨大。他寄語老師要肩負培育學生品格的責任,不能抱住「打份工」的心態。
福島事故10周年 城大合辦論壇倡研核能安全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12
3月10日,城大聯合主辦論壇上,匯集了世界一流的專家和學者討論相關策略和新技術,對維持地球健康踏出了積極的一步。
段崇智:學生須學習負責承擔 校園戮力多元共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06
香港中文大學自前年歷經社會運動衝擊,直至近日學生會幹事會內閣政綱涉嫌違法,並於3月1日集體請辭事件,一直是公眾注目焦點,校長段崇智2月下旬學生會辭職前接受本社專訪談談他對近兩年事件及對大學治理的看法。
嶺大研發消毒機械人 服務大型室內場所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05
嶺大設計了專為大型場所而設的智能紫外光消毒機械人,冀望為減輕新冠疫情貢獻,長遠或考慮成立社企,收益將投入改進機械人。
中大舉行多元共融宣誓儀式 積極建構和諧共融校園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04
多元共融宣誓儀式是中大設立多元共融周後的首項活動,標誌着大學社群正同心協力、積極構建一個多元共融的校園。
教評會:通識科新名須兼容國民和社科教育原素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01
2021年2月初,教育局就優化高中核心科目正式諮詢教育界人士,備受關注。香港教評會就此提出三個主要範疇、三個聚焦項目以及三個課程的主張,以期有效地重新推動2012年擱置之國民教育。
東華學院畢業生平均月薪再創新高 近八成畢業生月入逾3萬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26
東華學院學士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持續樂觀,平均月薪突破$31000,較2019年上升3.5%。
考評局決定TSA口試如常 教評會反對稱漠視疫情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22
考評局因應疫情取消或精簡各類考試安排,但決定繼續舉行中三TSA口試惹來爭議。
教評會就《學校全面恢復面授課堂及教師檢測》之意見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17
近月疫情反反覆覆,各級學校如何同時兼顧有效防疫和學生學習?
史丹福大學公布全球2%科學家排名  教大22學者榜上有名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08
本港8家公立大學學術研究能力居於世界前列,致力推進世界進步,成就不斷,今次香港教育大學逾20名學者便獲得史丹福大學肯定。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勉勵學生:勇於創新 堅持理想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08
創科學院位於港大許愛周科學樓新落成兩層的譚榮芬創科翼(創科翼),它的至高使命,是要啟發學院、學生及工業界追求研發一些為商界和社會帶來裨益的突破項目,同時為頂尖研究項目提供一個設備完善、啟發靈感的環境。
教育局就國安教育提供指引 教聯支持 教協憂規限教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05
教育局正更新課程文件及指引,在中小學階段幫助學校推動國安教育,包括新編訂涉及八大範疇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幫助學校掌握,把學科教學與國家安全教育有機結合。
香港大學蒲飛路校園動土 預料2025年落成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7
香港大學蒲飛路校園的動土儀式1月26日舉行。蒲飛路校園的第一期、第二期及第三期發展預計將於2023年第三季、2024年第一季及2025年第三季落成。
香港公開大學首任校長譚尚渭教授病逝 享年86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26
香港公開大學榮休校長譚尚渭教授於2021年1月1日安詳辭世,享年86歲。譚教授於1995年出任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校長,在他的領導下,1997年升格為香港公開大學。
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1
東華學院校董會今日宣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學院第三任校長,任期由2021年1月13日開始,為期五年。陳校長於護理界桃李滿門,曾任教多間本港及海外大學,上任後期望推動東華學院成為一所優質私立大學。
青年史學家年獎頒獎 跨學科知識有助治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19
青年史學家年獎2020的得獎者謝穎豪、林嘉澔和關浚鋒分享了個人研習中史的心得。其中謝穎豪同學表示,歷史劇集、書籍和遊戲啟迪了她研習中史的興趣。
段崇智:黑衣人搗亂校園保安崗位不可接受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16
1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多名黑衣蒙面人以不明粉末襲擊工作人員及搗亂保安崗位設施。校長段崇智感到非常震驚及不安。
哈佛教授Fernando M. Reimers論教育在新冠疫情期間的七個轉變
作者:徐淑梅2021-01-08
香港教育城推出「LTE2020 Teaser」網上講座,邀得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教授Fernando M. Reimers教授分享。他表示教育界有很多創新,教育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七個變化。
公開大學宣布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 待立法會正式通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11
香港公開大學宣布,將會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表示,新名稱能夠反映本校具備現代化及前瞻性的教學和研究,並能回應香港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需求。
國際數學與科技趨勢研究出爐,本港小四、中二數學成績斐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9
「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2019」報告日前出爐,本港小四及中二學生數學表現名列前茅,但科學表現略為遜色,數學專家盧安迪及聖若瑟前校長程景坡接受本社專訪,分享他們對中小學數學教育的心得及此次評比看法。
教育評議會:《施政報告》重視香港青年未來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0-11-26
就教師素質方面,政府將會加強培訓,提升操守。教育評議會認為教育局要應再定更具體落地措施 。對近日教育局敢於嚴正處理嚴重失德個案。教育評議會認為方向正確,亦予以支持。
「香港新聞教父」黃應士獲浸大頒授榮譽博士
作者:編輯精選2020-11-17
香港浸會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以表揚他們的卓越成就及對社會的重要貢獻。黃應士博士獲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香港城市大學優秀畢業生開展精彩職業生涯
作者:編輯精選2020-11-11
城大兩位經濟及金融系應屆畢業生,主修計算金融學,他們表現出色,以其多方面才華和卓越技能獲本港或海外企業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