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出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一職的史維教授,已向大學校董會正式請辭,預計於2022年10月約滿卸任。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接受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等人專訪,就多項教育議題交換意見,何漢權校長形容特首熟悉教育、着緊教育,雙方就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徐磊教授團隊早前聯同中國內地科學家,成功在實驗室製造出可自由調節彈性的新型智能彈性材料,有望日後廣泛應用於工業、建築及防震材料。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11月2日舉辦「金融科技會議2021」,會上設有多個創新項目示範,包括中大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學者和學生共同設計的自動檢測洗黑錢活動模型。
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今日舉行「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成立三周年慶典暨科創大講堂」啟動禮,並一連3天舉辦「科創大講堂」為本港中、小學生提供30場科普講座。
資深傳媒人車淑梅多年來熱心服務社會,全情投入義務工作,多個團體為表彰她的貢獻,先後向她頒贈獎項,繼2018年獲嶺南大學頒授榮譽院士後,今年再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榮譽院士。
徐立之教授作為會長召集下,多位專家擔任顧問的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宣布慶祝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動。
聖保羅書院將於10月21日慶祝170周年校慶,不少知名校友均現身支持母校,包括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海洋公園行政總裁黃嗣輝等。
何旭華教授在算術幾何、代數群及表示理論的研究成果,獲美國數學學會頒發2022年度「Chevalley Prize in Lie Theory」,為首位獲此獎項的香港學者。
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顏慶雲教授,因「在被廣泛應用的新型材料的表徵、開發和應用上,有傑出和持續的貢獻」當選英國皇家工程學院外籍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周四(10月7日)於Facebook專頁宣布「為同學最大利益著想」故而解散,感謝中大同學及社會各界多年來與學生會同行。
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指出,過去3年,在張翔校長具有遠見的領導下,香港大學在推進主要工作方面更上一層樓。我們有信心張教授會繼續發揮他強而有力的領導作用,成功地將大學提升至卓越水平。
為表揚資助大學優秀教學學者,教資會9月28日舉辦2021年傑出教學獎頒獎典禮,得獎者包括:香港大學官綺雲博士、香港科技大學Rhea Patricia Liem教授及香港城市大學郭黎玉晶博士領導的團隊。
目前,對許多中學生來說,國民身份認同仍是個敏感問題,如何贏取學生的信心和信任,引導學生重新認識、接納國民身份,是「公民科」教師的巨大挑戰。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首兩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2022年適逢楊振寧教授百歲華誕,香港中文大學特舉辦一系列活動以茲祝賀。
專門講述中國故事的網上平台The China Current教育頻道周五(17/9)正式啟動,希望透過大量優質影片、文稿和教材,為全港中小學師生,呈現一個看得見、聽得見、感受得到的真實中國。
香港以往的社會運動,學生都甚少參與。通識科的「教科書」 慢慢充塞着「違法達義」的所謂公民抗命議題,學生認為社會存在不公義,尤其涉及大是大非問題,違法也要走出來。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學生變成主角。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港大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裴偉士(Professor Malik Peiris)因冠狀病毒(SARS-COV-1)相關研究獲頒「生命科學獎」。
香港中文大學9月9日宣布聘任澳洲「中國通」金江先生(Mr. Laurie Pearcey)為協理副校長(校外聯繫及推廣),任期三年,預計9月中到任。精通中文的他,將協助中大在大灣區的發展作出貢獻。
趙永佳等人的研究顯示,通識科課程沒有讓同年中學生變得激進化,是什麼原因、在什麼時候使參與Dennis Fung等人研究的大學生變得如此的負面?
香港浸會大學周二(9月7日)舉行開學禮,衞炳江校長在典禮上向逾2000名新生致辭,他以「力量」為題寄語學生保持靈活變通、開放態度和同理心,來面對世界重重困難與需要協助的人。
中大校友黃君恒和浸大校友陳浩源是今屆東京殘奧港隊代表,分別為本港勇奪一面銀牌及銅牌,受到母校校長祝賀,指出他們的頑強鬥志令人欽佩。
通識科從醞釀到提出,引來不少的疑慮及爭議。一些人士擔心政府藉通識科作為洗腦的手段;另一些人質疑坊間傳媒批評、抹黑特區政府及內地情況不斷,放手讓學生討論現代中國議題是否適宜?
香港公開大學今日(9月1日)正式易名為香港都會大學。雖然大學已重新命名,但教育初心並沒有改變,9月並將開設新的公開進修學院,集中資源統籌和支援所有遙距課程,為修讀的同學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透過嶄新「啟迪創新習作」模式培育學生創意與能力。早前,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分享此嶄新教學模式在過去三年已如何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果,並計劃進一步在本港中學持續推廣。
理大於今年五月首度舉辦為期三個月的「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獲理大逾60位不同學系的學者支持響應,中學界別的反應亦相當熱烈,經面試及挑選後近100名來自36所本地中學及國際學校的同學獲取錄參與計劃。
盧煜明教授是今屆英國「皇家獎章」的生物學得主,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以及早診斷唐氏綜合症和多種遺傳病的革命性成就,並為其他類型的液體活檢奠下重要基石。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國際及專業顧問陳鳳翔博士指出:「馬來西亞是大灣區輻射地的重中之重,與亞洲一起擁有巨大和長遠經濟前景,屬於一帶一路沿線中不能錯失之地。」
香港科技大學今年開設全新的「國際工商管理碩士數碼課程」,並於上周宣布啟用亞洲首個虛擬課室,令教師可即時取得學生舉手或回應提問的次數,全面掌握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港大宣布將推出總額50萬元的獎學金,予循「精英運動員推薦計劃」入讀的2021/22 應屆新生。2022/23學年起更推出「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破格以體育成就作為首要入學遴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