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政治

霍詠強:俄烏衝突距離核戰只有一步之遙?誰把世界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2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種種跡象顯示,世界正處於一種令人憂慮、一觸即發的危險中,未知會否在幾年後,我們才發現原來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開始。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曾鈺成:中央駐港機構有哪些分工?它們受《基本法》22條規管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0
《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實施,設立國安公署對於中央駐港機構有什麼影響?它們受《基本法》22條規管嗎?一起聽聽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分析。
黃錦輝教授:國際局勢愈動盪 美國愈受惠?金融、醫療、軍火商如何齊齊發大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0
國際局勢動盪,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美國不同的企業最終都會受惠,但是,未來經濟發展不太樂觀。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雷鼎鳴:美國通過《台灣政策法》挑釁中國能否奏效?上合組織如何不斷壯大抗衡西方?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7
佩洛西訪台事件改變了中美格局,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台灣政策法》,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上合組織發展日升,美國實施的制裁不易成功。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黃錦輝教授:本屆政府如何調節防疫政策?0+3措施仍多限制 須盡快推出0+0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5
香港過去一直跟隨國家防疫策略,但為了與外地通關,調節為「0+3」方案。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新政策只達到一半的目標,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霍詠強:「中國崩潰」論為什麼仍有市場?誰才是世界麻煩解決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4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這些年中國往往成為世界麻煩的解決者,跟這兩年美國四出惹麻煩、迫使資本回流來「斂財」完全不同,這種對國際秩序的差異,緣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關鍵思維。
霍詠強:英女王不作為就是最大貢獻?現代王室還有什麼存在意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6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王族在現代社會只是一種為人民提供虛幻的演員,王室生活也不過是一齣長篇連續劇,演技精湛的可以爭取在台前更多表演機會,擔當更多節目;如果演技不濟,只能選擇躲在幕後,做一個低調的君主。
雷鼎鳴:英女王如何令衰落帝國維持形象?英國對殖民地曾經造成多少禍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3
英女王逝世引發港人悼念。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引述殖民地歷史,認為英女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屹立多年值得尊敬,但不用過分緬懷她。一起聽聽他的想法。
霍詠強:新加坡處心積慮搶香港生意?為什麼亞太地區資產、人才都轉移到那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16
過去,香港較諸新加坡的優勢關鍵在於背靠祖國,但香港沒有善用,加上在疫情措施上處於中外夾縫中,令香港經濟停滯不前。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根本問題在於港府缺乏長遠規劃。
黃錦輝教授:歐洲自身難保 仍會全力挺烏克蘭作戰?美國為什麼口惠實不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9
俄烏戰爭不但影響烏克蘭,同時正影響歐洲國家。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歐洲多國元首曾勸喻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和解,未來事件會怎樣發展?一起聽聽黃錦輝分析。
霍詠強:聯合國新疆人權評估淪為政治打手?選舉臨近 美國政治極化思想如何令選民互相踐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8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香港回歸以來,受到反對派及外部勢力的蠱惑,一步步走向泛政治化。但無論左右派,意識形態凌駕理智肯定會出問題。最近國際社會發生的兩宗事件,均說明了政治化的可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劉兆佳:「化解去殖民化」取得佳績,但遠未完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5
中央、特區政府、愛國力量乃至廣大香港市民都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務求把一切阻礙一國兩制實踐的因素制止於萌芽階段,讓一國兩制能夠行穩致遠。
專資會譴責佩洛西訪台 冀中美走回和平正路
維護中國主權、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特別是大家身處世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專資會希望特區政府加強培養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充分認識國家安全相關資訊,以及國際關係的變化,加強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專資會舉辦習近平講話交流會 學員讚揚愛國者原則是指路明燈
專資會會長潘燊昌認為,習主席講話強調香港獨特地位及優勢,如何營造則取決於政府內部能否做到互相信任。「愛國者治港」便規範了管治者均是愛國者,有了互信便能管治好香港。
港府須與業界合作 齊為公共道路運輸減碳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01
為加快過渡至零排放交通,港府應盡快為零碳排放專營巴士制定有明確時間表的路線圖,與專營巴士公司合作,加快並擴大試驗電動巴士和氫燃料電池電動巴士計劃的規模,從而測試零排放車隊的營運表現,確定技術可行性。
習近平講話明確點出了香港發展之道
政府和社會應着力培養青年國家認同、提高民族自豪感與主人翁意識,同時還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的發展大勢。
張建雄:G7各國自身難保問題多多 金磚國家聯盟如何抗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8
俄烏戰爭戰爭已持續超過一個月,多次談判仍未見曙光。張建雄指出,當下如此嚴峻的情況,歐美仍趁機挑起經濟戰,說穿了這場戰爭只不過是西方國家「鬼打鬼」。
習近平講話為港府指明路向 攜手各界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專資會深信,在祖國的堅實後盾支持下,香港得以排除萬難,砥礪前行。冀望在新一屆政府的帶領下,共建關愛共融的社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再現東方之珠的光芒。
潘燊昌:冀新班子務實辦事 不負中央及港人所望
《人民日報》近日發表的通訊,當中顯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香港的關愛,多次強調祖國是香港堅強後盾,中央政府定必大力支持香港發展。相信新一屆政府都會不負中央及市民的信任,盡力促進香港各方面發展。
欣喜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懷香港 鼓勵各界同開新篇
專資會冀望在國家支持下,特區政府能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作為內地「走出去」、「引進來」雙向平台角色,締造下一個繁榮昌盛的黃金時期。
聶德權:重回正軌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26
隨着新時代的來臨,公務員同事會有更廣闊的空間,建設社會,貢獻國家。我深信所有公務員同事,會一如以往,全力配合下一任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施政,帶領香港邁進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政府新班子獲正式任命 冀聚焦復甦經濟改善民生
專資會冀望新班子上任後,積極穩控疫情,創造有利條件讓香港與內地及國際恢復通關,促進疫後經濟復甦,同時積極改善民生,解決土地及房屋問題,讓市民安居樂業。
紫荊辦一國兩制論壇 林鄭月娥:香港經濟未來更穩固 李家超:由亂及治處繁榮階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16
「紫荊文化國際論壇──一國兩制的成就與展望」周四(16日)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一國兩制在香港回歸以來經得起時間考驗,克服了重重挑戰,相信香港未來在政治上將更穩定。
專資會專題講座 鄭若驊籲珍惜一國兩制
鄭若驊表示,中央領導一直明確支持和堅決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她亦很有信心一國兩制在香港行得好、站得穩,「前50年是不能變,50年之後是不需要變」,並會行穩致遠。
李家超:上任後將加強公務員危機應變意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05
從事公職數十年的李家超,認為香港公務員整體勤奮優秀、有辦事能力。不過,有些程序的確是繁複或過時了,可能讓公務員無法發揮效率,上任後會強化團隊危機意識、建立團隊精神。
冀新政府貫徹一國兩制 以民為本 改善民生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5月30日)會見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專資會冀望新一屆特區政府繼續善用兩制優勢,扮好連接內地與國際的橋樑角色,同時施政着重以民為本。
劉兆佳:掌握輿情分析內外形勢 必須重設中策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05
劉兆佳教授認為,縱觀海內外,每個政府都應該有自己的政策研究機構,來協助政府從宏觀、長遠的戰略角度來分析問題。尤其當今香港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國家發展態勢瞬息萬變,香港內部亦面臨許多挑戰。
林鄭月娥早就表明不連任? 曾鈺成分析何解中央沒有表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15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接受本社專訪指出,現屆政府接近任期結束,林鄭月娥宣布不尋求連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同樣辭去職位參選行政長官,歷史似乎在重演。但「歷史重演」的背後,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分別?
尹國聖、陳齊浩:用數據說話──香港抗疫為何惜敗新加坡?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12
疫情持續至今,香港老人院成為疫情重災區,而新加坡由於mRNA疫苗接種率高,正慢慢走出疫情。同為昔日「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我們應借鑑其抗疫經驗,令公眾正確認識疫苗作用,才能亡羊補牢。
李家超競選辦名人雲集 劉兆佳:以結果為目標 提升治理能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10
「李家超 John Lee 2022」個人專頁已開通,並由社會各界人士組成「明星級」競選辦公室。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接受本社專訪時認為,其「以結果為目標」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必然之舉。